文學城寫博百篇隨筆
文章來源: 歲月沈香2022-11-30 06:19:48

截止上一篇博文,我在文學城裏寫博不知不覺寫了一百篇,當然,跟眾多的名博相比,我隻算是一位“小學生”,但對我而來,已是了不起的成就,是一個裏程碑!

 

我是從2021年6月開博的,寫博四個月之後回國了一趟,中斷了四個月,2022年2月又接著寫博,直到這個月底,一共寫了14個月,一百篇,平均每月寫博七篇,自認還算很勤奮,春夏秋冬,時光流逝,雖然不是“三更燈火五更雞”的節奏,但每周都有抽時間耕耘自己的小園地。

 

不知道你有沒有聽說過法國哲學家和人文主義作家蒙田(米歇爾·德·蒙田 Michel de Montaigne)?隨筆、散文(essay )就是他發明的一種寫作形式,他因在1580年寫了三卷《隨筆集》而留名後世。《隨筆集》在西方文學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該作與《培根人生論》和《帕斯卡爾思想錄》一起,被譽為歐洲近代哲理散文三大經典。

 

蒙田的《隨筆集》是世界上首部隨筆集,開創了隨筆式散文的先河。因此,他也被世人稱之為“近代隨筆之父”。

 

為什麽他的隨筆集能得到如此高的評價?第一,在他的那個年代,對大多數著作作品的主題都是神學的、科學的或者兩者的結合,而蒙田卻把自己的生活作為主題來寫作。他在《隨筆集》裏開門見山地說道:“吾書之素材無他,即吾人也”,他在隨筆作品裏強調了自我,認識自我和反思自我,在當時,強調這樣的自我非比尋常。

 

第二,蒙田隨筆的魅力在於,他用普通人能讀懂的白話文來討論很多哲學議題和人生哲理,把這些議題更加大眾化、生活化。他的隨筆沒有定義、沒有邏輯可言、沒有章序,讀他的隨筆不必絞盡腦汁,不須有哲學根基,也不須按章節順序,可以信手拈來隨意挑選和跳躍式閱讀哪一章即可讀懂。

 

第三,雖然他是一位哲學家,但在他的《隨筆集》裏,蒙田說出的都是一個平凡人的平凡生活經曆和心路曆程。他用人生的最後二十年來微觀自己,放眼世界,透過他的引導,讀者能打開心扉審視自己,並從他的隨筆中看到不同文化習俗;看到古人們的各種論述,為讀者展開了一場多姿多彩的文化盛宴。他所描述的人老病死、喜怒哀樂、愛情親情友情等等這些人生事,仿佛都正發生在我們的身上,讀他也看見自己,看自己時也會聯想到他的話,很容易產生共鳴。

 

從心理學的角度看,蒙田在他的隨筆寫作中的大膽創新,是現代心理學中自我意識和個體身份認同感的先驅!

 

我們現代心理學認為一個人的個體性和強調私人的內在生活是理所當然的。但以前並非如此,我們現在強調的自我意識,也就是一個人的“我”是自己周圍世界的中心,卻是經過了幾百年哲學、醫學、宗教等各種實踐的變遷緩慢發展而來的。我們可以說,蒙田1580年發表的《隨筆集》,他是自我意識理念的重要貢獻者!

 

這是蒙田的畫像

這兩張圖片是我在網上讀蒙田《隨筆集》的上卷第三章《論憂傷》時截屏圖

 

自上世紀九十年代開始出現的博客(Blog )實質上,跟隨筆一樣強調了自我和自我意識,博客是一種非常個性化的日記型式的個人網站博主藉由張貼文章、圖片或視頻來記錄生活、抒發情感或分享資訊等等。

 

今天,我讀了博友人參花的博文《誰和你一起漸漸變老》,她在寫好鄰居Jeff因心髒病突發而離世的最後,感歎歲月無痕、生命無常,也引發了思考,生命的意義是什麽?人活著的意義是什麽?此刻,我就想,成為了我生活一部分的寫博客又有什麽的意義呢?

 

其實,對我而言,寫博的意義很簡單,就是記錄自己的生活、記錄自己的情緒、記錄自己的所見所思所想,同時分享自己知道的知識,並與博友真誠的交流,最後以文會友,結識博學多才多藝的博友。

 

隨著寫博客日漸紅火,心理學家們發現了,經常寫博客對心理健康有幫助。美國的一些心理學家開始鼓勵他們的病人使用Blog 來治療某些心理疾病。

 

心理學專家們認為,日記形式的網絡博客,有利於把自己內心的痛苦(憤怒、不解、迷惑等等)表達出來,也許在讀者的關注和幫助下,內心的痛苦能得到一些緩解。這樣的幫助可能不是直接的,而是通過博客與讀者相互的溝通交流,慢慢釋放人們的心理壓力,達到心理治療的目的。

 

比如,紐約的心理學家邦妮· 耶科布森博士在“早安美國”欄目中表示:“對付抑鬱的最好辦法是借助於藥物並輔以集體治療,而博客正是集體治療的一種方式。”

 

她還說:“有數以千計的潛在人群在線,他們可能有過相同的經曆,可以彼此傾訴,對正在飽受病痛、情緒和心理問題困擾的人來說,他們可以互相提供幫助。傾訴並獲得幫助可以讓人意識到自己並不孤單,自己生活的奧秘也可以拿出來和別人一起分享。”

 

另外,從醫學角度來說,寫博也有利於身體健康,寫博能讓人心態比較平和,不浮躁,能讓心靜下來,這些都能增強人的免疫力和對疾病的抵抗力。

 

“歲月歡喜一步步,成就人間與朝暮”,人生路上,進一寸有一寸的歡喜,邁一步有一步的價值。寫博也是如此,每寫一篇都是自己小園地的一朵花、一根草、一棵樹,都有它們存在的意義。餘生不多,我願在人生路上不虛度、不放縱、不辜負,做到最好的自己。

 

文學城是我第一,也是唯一的寫博平台,我喜歡這裏的環境,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盡管不完美,還是與之和解為好,想想,這個世界本身就不完美,而我們可以在不完美中懷揣期待和希望與世界共存。

 

感謝文學城這個百花園平台!

感謝小編們的辛苦付出!

感謝博友和讀者們的關注和支持!

 

 

我第一次見這種花,叫生薑花(拍於台北大安森林公園)

 

 

 

11/30 寫於台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