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和保姆們(中)
文章來源: 歲月沈香2022-08-04 06:58:10

昨天是我媽媽的三七,本來我該昨天發這篇博文。請媽媽原諒女兒,昨天我都在關注佩洛西老太太旋風訪台。她可真厲害,82歲高齡,飛來飛去,沒有時差,穿著細高跟鞋,早上6點鍾就出門,參加了一整天的訪問活動依然沒有倦意,上飛機前還不斷跟所有人員告別合影,連機場地勤人員她都一一道別合影留念。

 

我不得不佩服她的精力和體力。博友注冊很麻煩在我上一篇博文裏留言說:“應該請教她老人家如何麵對老去,如何養生?”,我真的很想知道她的養生法,希望我到了80歲也能有她這樣的精氣神,隨便飛來飛去,沒有時差。很遺憾,我現在已經不願穿細高跟鞋了,走路腳會痛。

 

前幾天,我讀了兩篇博文,讀時淚眼婆娑,讀後,心情久久不能平靜…

 

一篇博文是博主青白丹城寫的《萬裏探母,隔簾相望》。博主從美國飛萬裏回香港探望母親,老人家住在香港政府新開的老人院,因為疫情,雖然可以允許親人探視,但她與母親之間隔著一塑料薄膜,可以相見,可以通話,但不能觸摸,每次20分鍾的探視時間,博主不能拉住母親的手,不能與母親擁抱、親吻。

 

另一篇博文是博主TRUEFIRE寫的《疫情下父母雙亡,守孝百天回歸文學城》,疫情期間,博主的雙親相繼離世,不能回到父母身邊陪伴最後一程,讓他痛徹難當,倍感悲傷、悲痛和悲涼。

 

疫情下的海外華人麵對遠方親人的衰老和離別有太多的無奈。

 

今天,我繼續說說我媽媽與保姆小翁的故事。

 

我曾看過美國一部電影《依然愛麗絲》(Still Alice),該電影講述了一位50歲的大學女教授患上了阿爾茨海默症,也就是失智症的一種。這是一部疾病電影,很細致地描寫了典型的阿爾茨海默症的發展過程和家人們如何對待患者。愛麗絲從被確診為阿爾茨海默症之後,她的人生軌跡發生了徹底的改變,她與家人和世界的關係也發生了變化。她和家人們都經曆了早期的恐懼、害怕到最後的接納和支持的過程。

 

失智症,也稱老年癡呆症,是一個臨床症候群,造成失智症的疾病有多種,其中以阿爾茨海默症最多,約占60%,其他的有多發性的腦梗塞、腦溢血、或者有腦部腫瘤、腦硬膜外出血以及帕金森病等。

 

目前為此,對失智症患者沒有特效藥治療,現在一些藥物也隻是控製病情加重,延緩生命。據維基百度稱,全球人口中有10%的人在有生之年會得失智症,而且這個發病率逐年增加,聽起來有點可怕!

 

對於患有失智症的人來說,家庭成員和照顧者的生理和情感心理照顧與支持非常的重要。照顧失智症的老人是打一場沒有勝利者的戰爭,一場持久戰。

 

我媽媽因帕金森氏病越來越嚴重,行為越來越困難,同時失智症也表現越來越明顯。當時,有親友建議把我媽媽送去專門的養老院,由養老院的專人管理,但是,我爸爸不同意,他希望媽媽就在家裏養,跟家人們在一起媽媽有安全感,也對媽媽的病情發展有減緩有幫助。

 

媽媽在家裏的這些年,小翁作為這場戰爭的主力軍付出了難以置信的汗水和心血。

 

3. 媽媽行為依賴她

 

到了2019年,媽媽的帕金森病發展到完全不能自主行動,所有的吃喝拉撒睡全靠人照顧,小翁個頭不高,但很有力氣,我試過,我根本不能憑雙手把媽媽抱起來,媽媽年輕的時候身高比我還高一點,比小翁就更高大了。可是,小翁小小的個頭能一下把媽媽從床上抱到輪椅上,在這個時候,媽媽在家裏都隻是坐輪椅,從臥室、衛生間、到客廳和飯廳,輪椅就是媽媽的腿。

 

後來,媽媽開始了不能自主大小便,醫生建議立刻穿成人紙尿褲,小翁好心的堅持萬不得已不急著穿紙尿褲,要盡量讓媽媽有規律的大小便,同時保持皮膚幹淨。這些年她掌握了我媽媽的生活作息,她說她可以定時帶媽媽上廁所。

 

說實話,對失智症和行動不方便的老人來說,最麻煩的就是大小便,親生的兒女都不可能做到這樣精心的照顧。小翁做到了!她每天用鬧鍾定好時間幫助媽媽大小便,夜間也是一、兩次起來,偶爾有把握不準的時候,她都是馬上給媽媽換洗幹淨。

 

到了2021年,媽媽的病情進一步加重,這個時候必須要穿紙尿褲。從我媽媽穿紙尿褲以來,皮膚一直沒有長褥瘡,沒有長濕疹。媽媽到最後離世的時候,身上都沒有異味,每天穿得幹幹淨淨的。僅僅這一點就讓我們兒女們對小翁感激不盡。

 

4. 媽媽對她傾訴

 

失智症患者對近期的記憶下降很快,但並不是失憶,他們遠期的記憶依稀存在,有些失智症患者到了中晚期還能有遠期的記憶,陳年往事如數家珍。

 

我媽媽有段時間,出現嚴重的失眠和精神興奮狀態,經常整夜整夜不睡覺,由於精神亢奮,媽媽不停的講話,小翁是她忠實的聽眾。

 

媽媽通常講的都是過去的生活,有兒時的、青少年時的和年輕時期的一些陳年往事。

 

我們都知道弗洛伊德的本我、自我和超我理論,當失智症患者的超我出現紊亂,不能抑製本我和監控自我,本我成了他們人格的主體表現,想做什麽就做什麽,想說什麽就說什麽。

 

這時媽媽的遠期記憶庫門大大敞開,整天不分晝夜不停的對小翁訴說,重複一遍又一遍地說:講了她小的時候讀私塾時因功課完成不好,被老師用尺子打手心;她的媽媽從小管教孩子很嚴,每天放學回家必須要幫家裏做農活兒,做不好會輕的被罰站,重的罰不能吃飯;以前小的時候,她下麵的一個妹妹(我的三姨媽)經常欺負她,媽媽跟三姨媽拌嘴吵架,三姨媽嘴巴特別能說,我媽媽總說不過她,最後外婆批評媽媽,維護三姨媽等等,媽媽講的很多往事基本上都是一些不愉快的事兒。

 

以前,我從來沒有聽媽媽提起過她的那些不愉快的事,我媽媽平時總是把她曾經吃過的苦和經曆過的坎坷埋在心底。媽媽在我們孩子麵前很少表現出負麵情緒,我們從小一直感受到媽媽陽光的一麵,感受到她對生活的熱情和積極樂觀向上的態度,我們有心情不好的時候,媽媽總是疏導和安慰我們。

 

我剛進文學城不久寫過一篇博文《我老媽不是黨員》,裏麵的故事就是媽媽講給小翁聽的,2019年我回重慶的時候小翁又轉訴給我。(https://blog.wenxuecity.com/myblog/78604/202107/168.html

 

媽媽不僅給小翁講她的故事,還給她背誦兒時的課本,有些課本內容小翁都記住了,內容都像古詩古句一樣。小翁有背誦給我聽過,我聽不懂。我下次回重慶,找時間請小翁把媽媽給她講的故事和課本都記下來。

 

小翁作為媽媽的忠實聽眾,給媽媽當時的心理帶來多麽大的安慰!人需要有傾訴者

 

5. 媽媽情感依賴她

 

媽媽與小翁朝夕相處了七年,不僅在生活上依賴了她,到後來,在情感上也依然了她。隻要小翁在身邊,媽媽就比較安靜,吃飯睡覺都比較正常,如同小孩子那樣有安全感。媽媽病情發展到後期,對家裏其他人都好像沒有了感覺,但對小翁一舉一動特別有反應。

 

2019年我回重慶陪伴爸媽的時候,有幾天小翁休假回農村了,我接替照顧媽媽。這幾天把我累得夠嗆,媽媽不好好吃東西,不好好睡覺,大小便也不正常。我不懂得媽媽的表情和眼神的含義,媽媽也不跟我多說話。妹妹晚上下班後也來幫我,我們倆連哄帶騙好不容易給媽媽喂了一頓像樣的飯。

 

終於小翁休完假回家了!小翁剛一進家門,叫一聲“阿姨,我回來了!”,我媽媽馬上頭一扭,轉向家門,臉上露出了笑容,眼神也立刻流露出歡喜。小翁回到家,媽媽跟小孩一樣,乖乖地服從她的照顧。

 

媽媽走的那天清晨,也隻有小翁陪伴在醫院病床前,隻有小翁看著媽媽最後一次心跳和最後一次呼吸。那一刻,小翁哭了!

 

在我的上一篇媽媽和保姆們的博文留言裏,很多博友都讚許小翁,並留言表示,我媽媽有小翁的盡心盡力照顧非常幸運,找個好保姆不容易,同時也表示,這也是我媽媽和我們一家人與小翁真誠相待,雙方努力的結果。

 

七年來,我們一家人對小翁非常好,除了在生活上很善待她,我們很尊重她的工作,從不過多的指指點點和挑剔,即便有什麽意見和建議,我們都很客氣的跟她溝通。我經常跟小翁交流,詢問她有什麽要求和想法,她也很直率坦誠地說出自己的心裏話,我們一家人也是這樣真誠對待她。現在她還經常跟我妹妹通電話,聊她在新雇主家裏的情況,最近好像不太滿意,我妹妹答應她,有機會幫她找更好的人家。

 

人與人之間的和諧關係是靠雙方平等對待,真誠相處而獲得,國與國之間也是如此,沒有大小之分,沒有強弱之別。

 

(待續)

 

今天是中國民間傳統文化的“七夕節”,為天上的媽媽送去夏花。(昨天看見博友艾唱的片片這樣製作好看,有立體感,我也學了。)

 

七夕日落

 

 

8/4 寫於台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