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殺會傳染嗎?
文章來源: 歲月沈香2022-05-27 06:15:23

最近,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官方發布了一則訃告:五月份裏短短五天之內,普林斯頓大學兩名本科生學生去世,先是一名華裔學生,死在卡耐基湖畔,後是一名韓裔學生,死在家裏,該學生明確了患有精神疾病。

 

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在訃告中並沒有注明兩位學生去世的原因,但我從另外的媒體報道中得知兩位本科生都死於自殺。去年普林斯頓大學也有一名華裔本科生因抑鬱症自殺身亡。

 

短短幾天之內,同校兩名學生自殺,這讓我想起了2019年轟動韓國娛樂圈的自殺案件:當年10月,沒有任何征兆,韓國藝人崔雪莉在家中自殺身亡,當時才25歲。11月,崔雪莉的生前好友,同樣是韓國藝人的具荷拉被發現在家中身亡,後來證實是自殺,享年28歲。

 

再比如,2003年4月1日香港明星張國榮跳樓自殺後,從當天夜裏到次日淩晨的9個小時內,全香港有6名男女跳樓自殺,有的死者在留下的遺書中說明了自殺與張國榮自殺有關。

 

另外,2008年,我的一位大學同班同學因抑鬱症在家裏跳樓自殺身亡,大約幾個月之後,我班另一位同學也是因抑鬱症在家跳樓離世,一下子我班失去了兩位同學。這是我班所有同學們心中的痛,現在每次我們班同學聚會都會為失去的同學表示哀悼。

 

這種短時間內同一個地方相繼發生自殺事件不免引人疑惑,難道自殺會像新冠病毒那樣傳染嗎?

 

是的,自殺會傳染!

 

自殺的傳染不是我們所理解的病菌通過接觸或空氣傳染,而是暴露在自殺的訊息中,會讓有的人,特別是已經有心理障礙的人產生想自殺的念頭。

 

2019年,美國社會學協會在一篇《社會與精神健康》的研究報告中對自殺的傳染現象做出了解釋:當自殺發生時,周遭的人往往會把這些自殺事件合理化,當人們把自殺合理化之後,反而會引發社群中其他人也產生想死的念頭,而且選擇自殺的方式也相同。

 

美國當代社會心理學家大衛· 菲利普斯(David Phillips)把這種自殺傳染現象稱之為“自殺模仿”,也稱“維特效應”(Werther Effect)。所謂的“維特效應”是根據1774年德國大文豪歌德的成名作《少年維特的煩惱》而產生的。小說中的主人公維特最後為情自殺了,維特的強烈情感色彩大大激發了讀者們的欽慕和憐愛之心。沒想到,少年維特的自殺很快有了眾多模仿者,當時在歐洲引發了一股自殺流行風,人們發現很多年輕人在自殺時身邊都放著《少年維特的煩惱》這本書,有的甚至把描述自殺的頁麵翻開著。為了遏製這股自殺風潮,當年歐洲各國政府不得不將這本書列為禁書。

 

大衛· 菲利普斯研究和統計了1947年到1968年的自殺事件,並將一些自殺新聞報道與同期自殺數據進行了對比,他發現了,每次自殺事件報道後兩個月內,報道所涉及的地區自殺人數就會增加,比如,當年美國影星夢露在服用藥物自殺後,美國的自殺率在一個月內上升了12%,而且多數自殺者是30歲左右的年輕女性。菲利普斯還發現,自殺事件媒體報道越是廣泛、越詳細,隨後的自殺者就越多。因此,1974年菲利普斯首次提出了“維特效應”這個專用詞。

 

自殺傳染的原理還有另外一個含義“社會證明”(social proof),這是由心理學家羅伯特· 西亞迪尼(Robert Cialdini)於1984年提出的一種社會心理想象。社會證明可以理解為“從眾心理”,一種認同原理,也就是說,當內心悲傷痛苦的人從大眾媒體接受到了內心極其痛苦的人自殺身亡消除了痛苦的消息時之後,他會在某種程度上認同自殺是一個作為消除自己痛苦的可行手段,所以,他模仿並采用同樣的手段消除痛苦。

 

因此,鑒於自殺的傳染現象,避免維特效應發生,許多社會心理學家們強調,大眾媒體對自殺新聞的大肆宣傳具有很強的暗示性,並呼籲在簡短報道自殺事件的同時,增加一些心理學專家的一些相關建議,給負麵情緒一些引導或幹預,盡可能避免類似的悲劇再度發生。據我所知,現在有些國家對新聞報道自殺有一些文字規範要求,台灣就是其中之一。

 

我注意到了,這次美國普利斯頓大學在訃告中沒有說明這兩位學生去世的原因。事件發生後,普林斯頓大學心理谘詢中心主任特別對學生們強調,學生們在疫情期間遠離校園時保持親密關係的重要性。他說:“我鼓勵人們用任何可能的方式,無論是視頻聊天還是發短信,讓大家知道你們在彼此身邊,並想辦法用這種方式聯絡。” 該學校在通報兩位本科學生的不幸事件的同時,及時給予了心理提醒和建言,這點值得稱讚!

 

我在媒體報道這兩位自殺學生的文章中了解到,他們的家庭都很正常,家庭經濟條件也不錯,兩位學生在學校的表現也出色,成績優秀,愛好廣泛,熱衷社會公益活動,樂於助人,表麵上看都是陽光,有追求的男孩。我們不知道他們在表麵的朝氣蓬勃之下內心有著怎樣的痛苦?不知道是什麽因素導致他們非要去死?

 

這一段時間我正在聽嚴歌苓的小說《陸犯焉識》,小說中的主人公陸焉識民國時期曾是上海大戶人家的大公子,長得一表人才,聰明絕頂,留學美國博士。回國後不久新中國成立了,沒多久他被打成了反革命,被送到大荒漠草原勞改。十年的勞改犯生活讓他的心身受盡了百般折磨,如果說要自殺,他可能自殺100次都有餘,但是,他從未想過自殺,他要自己活下去,而活下去的理由隻有一個,一個很簡單的理由,那就是回家跟他的妻子馮婉瑜道歉,因為以前他沒有好好的看看妻子,沒有好好的愛過妻子。由張藝謀導演的電影《歸來》就是根據陸焉識和馮婉瑜最後相逢的故事改編的,一部非常感人的電影。我在聽《陸犯焉識》時,腦海裏浮現的陸焉識就是《歸來》中陳道明的樣子。

 

聽著書中那些描寫大荒漠勞改犯們非人的生活狀態,我就想,現在的人與他們相比這痛苦算得了什麽呢?其實,各種痛苦的最深層來源,都在於自己的心智,在於自己對事物的認知。

 

這幅畫表現了十八世紀歐洲一位青年在家自殺後的情景

 

這是電影《歸來》劇照,陳道明了扮演陸焉識,鞏俐扮演了馮婉瑜。

 

 

 

5/27 寫於台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