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史中的裏程碑(九)新教徒的自我
文章來源: 歲月沈香2021-09-25 12:34:53

 

但凡學過一點心理學的人都知道,我們對每一個心理學理論和技術的學習都是從介紹這個理論和技術的創立者以及創作背景開始的。那些創造了心理學理論和技術的人物光輝的一生及他們的理論和技術也影響著以後每一位心理學從業者和學習者。

 

心理學史就是以心理學人物為主線,介紹心理學的發展。所以說,學習和了解心理學理論和技術應該先學習和了解心理學人物,通過學習人物,才能掌握他們創立理論和技術的來龍去脈,才能更好的理解,更恰當和更好的應用心理學,才不會斷章取義,曲解心理學技術的應用。

 

所以,我在這個《心理學史中的裏程碑》係列中,著重還是介紹一些曆史人物,通過一些曆史背景事件的發生,來了解該人物對心理學發展的影響。

 

新教徒的自我(The Protestant Self)-- 公元1517年

人類進入中世紀後期,尤其是文藝複興時期,歐洲進入了一個“謀臣似雨、猛將如雲”的時代!

 

在這個時代裏,一大批卓越非凡的全才集大成者相繼湧現。正是這些耳熟能詳的偉大人物開辟了歐洲,乃至全世界的新紀元!他們的思想、理論以及實踐推動了人類社會的進步和各個學科的發展!

 

在哲學與神學的土壤裏滋養了數個世紀之後,此時的心理學在這些偉大人物的思想和影響之下也得到了發展,“現代心理學”開始萌芽~

 

今天我給大家介紹一位德國神學家和哲學家,他於十六世紀初發動了德意誌宗教改革,最終引發全歐洲的宗教改革,也促成了基督新教的興起。在宗教改革中,他因主張新教徒的自我認同,被認為是現代心理學強調“自我意識”的開路人!他就是馬丁· 路德(Martin Luther 1483-1546)

 

這就是馬丁· 路德的油畫肖像畫(由老盧卡斯畫於1529年)

 

中世紀的天主教開始“腐敗”變味,當時的教會成了達官貴族有錢人的教會。人們可以花錢買牧師職位;可以花錢贖罪,社會底層教徒百姓對當時的教會怨聲載道~

 

天主教僧侶馬丁· 路德在1517年寫了著名的《九十五條論綱》(即《關於贖罪券效能的辯論》),譴責了天主教會的一些不當做法,同時,也表達了對天主教會控製人們的精神世界的不滿。路德的這一論綱不僅在宗教習俗上,而且在理解對人類身份認同方麵都掀起了一場重大變革運動!

 

幾千年來,在天主教的信仰中,救恩是由教會所主導;因此,教會裏每個人的個人身份被淹沒在教會的集體身份之中。教民們沒有自我,個體的一切都由神控製。

 

馬丁·路德認為,隻要信教者,無論是上層階級,還是農民和窮人,都有得到天主的庇護。在上帝麵前,我們每個人都是獨自的個體;每個人的正當理由都是通過信仰而得,而非由神指令。路德的這一改革將人與上帝之間的關係提高到了一個新的層麵。人現在可以直接同他的造物主對話,不再需要教會以及神父或者聖人作為中介。因此,人從教會這個代言者那裏解放了出來。

 

這張圖片表現了,路德於1517年10月31日在德國維滕貝格的諸聖堂大門上張貼《九十五條論綱》的場景。

 

這是路德張貼論綱的大門真實照片。

 

這張圖片表現了,1517年天主教皇派人到德國兜售贖罪券的場麵,這是路德倡導宗教改革的直接導火線。

 

為什麽這樣的宗教改革被視為心理學發展史中裏程碑?

 

雖然路德的初衷目標是挑戰他認為教會的一些錯誤做法,但後來,他的宗教改革行動帶來的影響力遠遠超出了教會和宗教事務的範疇。

 

從心理學角度來看,宗教改革帶來的影響促成了一種新的自我意識,因為新興的新教信仰要求其追隨者關注他們自己的內心生活,並致力於自我精神實踐。

 

這場改革引入一些新方法,比如宗教《行為手冊》和《日記》,以幫助基督徒們保持與上帝的私人個體關係。

 

其中最受歡迎的虔誠援助是《行為手冊》,裏麵充滿了各種格言和諺語,旨在指導個人精神反思和幫助每個人判斷自己精神進步。《行為手冊》和《日記》都是為了幫助信徒們對內心生活的關注,從而增強對罪惡思想和衝動的自我控製。

 

路德的宗教改革強調,個體與上帝的私人關係有助於人們關注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從而增加了一個人的主體感,即一個人需要關注自己的內在生活。當年的這些理念為現代心理學鋪平了道路,因為現代心理學強調個人的自我價值。

 

下麵這幅畫的名稱叫《正在閱讀的基督徒》,由英國詩人、版畫家威廉·布萊克畫的一幅插圖,該圖出現在約翰·布尼揚的《朝聖者的進步》(1678年)一書中。

 

這個意義深遠的基督教寓言鼓勵新識字的基督徒們多關注他們的私人內心生活。這一理念最終有助於創造了一種心理學上的自我意識。

 

 

自我意識和自我價值是指一個人對自身存在的認識,是自身的社會角色的認識與評價。後來的現代心理學家們紛紛從不同的角度和層麵強調了一個人自我意識和自我價值認可的重要性。

 

我今天看到了穀歌的首頁圖片人物就是美國已故電影明星克裏斯托弗· 裏夫(Christopher Reeve),因為今天是他的生日。西方文明比東方文明更加強調自我價值在社會中的作用。

 

前幾天我看到了兩則不幸的消息:一是一對醫生夫婦帶著三個女兒從南非移民新西蘭。沒有想到,一家五口人在酒店隔離14天後剛出來沒幾天,妻子突然殺害了自己的三名幼女。另一個不幸的消息是,美國聖路易大學在剛開學的兩周內兩名大學本科生在自己的宿舍裏自殺了。

 

疫情當下,人們的心理承受力和心理素質經受著考驗,快兩年的疫情使得心理障礙發生率節節攀升。產生焦慮和抑鬱最多的原因是人們經曆失去,失去自由、失去健康、失去工作、失去學業、失去經濟來源、失去親人和失去愛情等等,有的失去經過內在努力或者外在的幫助可以找回,有的失去將不再失而複得,這樣的現實隻有自己學會接受,學習一些心理調節技能自己去化解負麵心理,做自己的心理醫生,正如瑞士心理學榮格所說:“心靈的探討必將成為一門十分重要的學問,因為人類最大的敵人不是災難、饑餓、貧窮、戰爭等等,而是我們的心靈自身。”

 

 

9/25 寫於紐約長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