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波奧運金牌“九宮格”齊了!
文章來源: 歲月沈香2021-07-28 08:02:17

東京奧運會開賽後四天,昨天,中國第一波奧運會金牌“九宮格”出爐了!

 

(圖片來自中國駐紐約總領館官宣網)

 

7/24: 楊倩獲得女子10米氣步槍金牌

7/24: 侯誌慧獲得女子舉重49公斤金牌

7/24: 孫一文獲得女子個人重劍金牌

7/25: 施廷懋和王涵獲得女子跳水雙人3米跳板金牌

7/25: 李發彬獲得男子舉重61公斤金牌

7/25: 諶利軍獲得男子舉重67公斤金牌

7/27: 薑冉馨和龐偉獲得10米氣手槍混合團體金牌

7/27: 陳芋汐和張家齊獲得女子雙人10米台跳水金牌

7/27: 楊皓然和楊倩獲得10米氣步槍混合團體金牌

 

今年的奧運會因疫情來襲,全世界的運動員不僅要經受住賽事的心理壓力,還要承受住被新冠病毒感染的風險心理壓力。奧運會自從開賽以來,每天都有頻頻傳出工作人員和運動員新冠病毒陽性。因此,一個運動員的心理素質在今年的奧運會上尤其顯得重要。

 

昨天有一個視頻大家可能都看過,記者現場采訪剛剛獲得金牌的中國跳水冠軍張家齊。視頻中張家齊長得一張芭比娃娃的臉,非常純真可愛,說話還含有童聲童氣。

 

當記者問她:“有蟬聯應該是一件特別了不起的事?”

 

她天真而直率的回答:“應該是吧,我也不太清楚,才兩屆,” 然後,她很自信的說:“我還要蟬聯更多屆”。

 

記者又問:“多少屆?”

 

她說:“能蟬聯多少屆就蟬聯多少屆吧!”

 

看得出來,此時的張家齊雖然第一次參加奧運會,但表現出來的心理素質蠻不錯的,淡定從容,沒有緊張情緒帶來的心理壓力,對自己的未來也充滿了信心。看著這段視頻,也讓我想到有句成語“初生牛犢不怕虎”。十幾歲的“肉肉齊”第一次參加奧運會,思想上沒有顧慮,敢做敢拚,不畏不懼。不過,一個運動員心理素質的教育和培養是一個長期過程,希望她在今後的運動生涯裏得到正確的心理素質教育和引導,在她的思想教導中,她的教練少對她用一些為國、為黨、為人民爭光的的高壓語言,盡量讓她作為一個個體運動員在賽場上發揮能力!

 

在我的上篇博文裏,博主亮亮媽媽在我的博文評論中留言,她對運動心理學很感興趣,想知道心理學對運動員的臨場發揮有多大的影響?

 

心理學對運動員的臨場發揮肯定有著極其重要的影響。任何人的心理活動都會影響自身的行為和態度的表現,運動員也無一例外。

 

心理因素對運動員的影響主要表現在正反兩方麵。正麵的心理因素可以使運動員在賽場中充滿信心,能夠以強大的內心麵對和包容賽場上遇到的各種環境,如對手和觀眾的不利環境。相反,消極的心理和平時的心理障礙在運動員內心留下陰影,使得運動員在賽場上身體體質的機能能力和技術得不到良好發揮,平時訓練的技術和戰術失去效果。過度的緊張和焦慮會嚴重影響身體器官,尤其肌肉的緊張和內分泌係統的紊亂,嚴重影響運動員的臨場發揮。

 

運動心理學作為一門專業學科自1923年在美國伊利諾伊大學開設以來越來越受到體育界的重視,現代運動訓練除了身體、技能、戰術訓練外,專業的心理訓練非常重要,這樣才算得上達到完整的體育訓練體係。

 

7/28 即興寫於紐約長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