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麽寫博, 海島上魔煞的頭盔
文章來源: 混跡花草中的灰蘑菇2024-05-10 05:33:07

從2021年5月份開博,轉眼間三年了。翻翻我自己的文字,最喜歡的仍然是最初的兩個短篇:與兒時的自己的對話天河、銀河、Milky Way-奇妙的時空穿越,因為那時候文學城於我是一個黑洞洞的、陌生的虛擬世界,那兩篇短文就完全是心底裏的自言自語。

漸漸的,在城裏混久了,認識的博主多起來,驚歎於文學城的藏龍臥虎,也對點擊、排名等等開始有所了解。不能說自己完全沒有被這些外在的東西影響過,在去年(2023)八九月份看見我的博名後麵加了一個紅尾巴(熱門博主),也挺開心的。好在,我能到城裏玩的時間有限,客觀上不太可能頭腦發熱偏離自己寫博的初衷。反思一下,我當時沒有經過什麽深思熟慮的開博初衷,倒正是我現如今仍然想要堅持的。

三年前開博的時候,我在蘑菇屋牆上貼了“鍵盤上的生活點滴-用心生活,用腦子工作”。到如今回過頭看,還是覺得很貼切。迄今為止,我的博客記錄的都是生活,是隨心隨性的記錄。就像有些遊記,沒有時間馬上寫的話,放一放就沒有了那份內心的感動、或要寫的熱情,爛尾了也就隨它去吧。去年開始一個新的工作崗位,想要開一個記錄用腦子工作的係列,因為會涉及到人和事,考慮的多一些,就比較慢,至今也沒發文。

寫博的意義,於我,是對話。生活中的經曆和體驗,記錄下來,是一個自己與自己對話的過程。在水兒中學畢業的時候,我記錄了最後一次送他上學的心情:請讓這最後的一天,像每一天;最後的一次,像每一次……”。回過頭看,那是我生活的一個重要分水嶺,甚至我後來的工作變動都跟此相關 – 因為從此空巢了,時間上自由了。

當然,水兒的考大學經曆,山兒的結婚等都是重要的,但對我自己,也許空巢係列更有意義,因為那段經曆,如果不是即時記錄,現在回頭看,大概不太能想得起來。

對話,說與自己,也是與他人。所寫的既然公開放在博客裏,和網友們的交流自然也是寫博的樂趣所在,就像我最近寫的五漁村的遊記,因為很多北美朋友去過或計劃去,大家一起“對筆記”也很有趣。

博文下的交流,就很像在社區裏的閑逛、散步,會有幾家園子是要特意繞路去拜訪的,因愛戀園中的風景,還有博主。這愛戀有公開的,也有暗戀的。後者多半是知道園主清高、或園中花木茂盛我卻識之甚少,就隻是安靜的欣賞、悄悄的離開,帶一份默默的感謝和敬意,隻留下如園門輕輕轉動般的那一個點擊。

更多的時候,是隨意看見各家有特色的園子,駐足欣賞,有時候留下隻言片語,像鄰裏間見麵點頭問好,語言不一定有什麽實質意義,卻透著溫馨。也有時候是如同心意相投的朋友間的對視,瞬間觸及內心那柔軟的角落,就留下或對自己、或對雙方、或對更多讀者有觸動的文字。這是網上社區的美妙之處。

當然,有的園子種的是刺,也有的是有酸臭氣的,那就捂住鼻子飄過。有喜歡刺、喜歡酸或臭氣的,那是人家的自由。偶然有刺伸出來,紮到園子外麵的人,自然是應該有社區管理人員來修理的。至於社區管理的有效性和原則,這是另外的話題了。

博客對我的另一個意義是逃避。當我有不想做的、或棘手的工作的時候,寫博或閑逛文學城就成了我逃避的手段。盡管這從一定程度上可以說是拖延症犯了、浪費時間,但人是需要有逃避的地方和機製的,無論是現實的還是精神的空間。很多時候,我們會說要勇於麵對,不要逃避,但能時不時逃避一下責任,放鬆一下身心,於我很重要。無論對工作有多麽強的責任心、或有多麽大的追求,在我不想幹的時候,就都不重要了。時間,是可以用來理直氣壯的“浪費”的,這,大概也是要到一定階段才可以安心享有的特權。

為什麽寫博?就想到這些,先寫到這吧。

***********************************************************

英國五月的第一個和最後一個周一是公共假期(叫bank holidays),可以享受一個長周末。我和我家教練約好了,五月的第一個長周末,他周六打球,周一我們出去走走。可到那之前的周四,他工作上突然有一個緊急安排,需要周一去出差,於是問我周一能不能去一個下午四點能趕回來的地方,這樣他可以定周一晚上的飛機。我否決,因為原本就是想去放鬆一下,要掐著時間回來的我不要。

我最近工作太忙,這個長周末還有一天得加班,很希望有一天放鬆一下。於是我們開始了以下的“自我利益保衛戰”:

你可以把周六的高爾夫改期呀,我們周六出去走走”,我建議。

那不行,我們四個人約好了,那是俱樂部的一項賽事“,教練急了。

我絕對不想要趕時間的出遊:“你球賽可以改期啊!

不行,好不容易約好的,換時間其他三人也不行。如果取消就視為比賽棄權、自動認輸!

那你就取消和我的約會吧,如果你覺得高爾夫比我重要“,我以退為進。

那哪行呢,當然是太太重要,那是為什麽我在考慮趕周一晚上的飛機啊”-這也是我不願意接受他提議的原因之一:如果他趕周一晚上的飛機,第二天一早趕重要會議,會壓力很大。

你別光口頭標榜,如果太太重要,你就取消周六的球,陪太太出遊;如果是球友和球賽更重要,我們就取消出遊,我周六和周一都加班。我都沒意見”。周日是教堂聚會時間,感謝神,我們兩人都沒打算利用周日來解決問題。

、、、經過激烈的思想鬥爭(哈哈),教練終於決定,取消球賽,和太太的約會改為周六!

教練的優點是,盡管常常要經過鬥爭才能擺正位置,但一旦決定了,他不會鬧情緒,於是我們開開心心的出遊。那天天氣也特別好,和路上遇見的一老太太聊天,她誇張的說,這是去年九月份以來第一次見這麽美好的天氣!那個長周末也隻有周六是陽光燦爛。我們去了Studland的科夫城堡廢墟 (Corfe Castle)和Agglestone Rock trail (阿格爾斯通鐵石步道)。

Studland是一個很美的海灣,在英格蘭的南部Dorset地區。 那裏有長長的海岸線和侏羅紀海岸有名的白色石灰崖(白崖),海灣的對麵是比倫敦房價都高的兩個城鎮:Bournemouth和Sandbank,還有一個熱門旅遊景點懷特島(Isle of Wight) 。那裏有好幾條幾英裏的步道,風景優美、難度不大。我們去過幾次都是沿海邊走。這次想起來每次都路過科夫城堡廢墟,卻從來沒去看過。

那個城堡建於11世紀,是一座古老而壯麗的中世紀城堡, 坐落在丘陵之巔,俯瞰著周圍的美麗鄉村景色。 可惜城堡在英國內戰期間(17世紀中期)被摧毀。這場內戰是國王派和議會派之間的激烈衝突:國王派支持國王查理一世(及其後繼者)集團,主張君主製度的絕對權力和王室的權威; 議會派由議會及其支持者組成,主張議會的權力應當限製國王的權力,實現更大的民主和法治。兩個勢力之間的衝突導致了長達數年的內戰,最終以議會派的勝利和君主立憲製的建立結束。當時科夫城堡因其地理位置和防禦工事,成為了國王派和議會派爭奪的重要戰略要地。1646年,議會派攻陷了城堡,部分被炸毀以防止其再次被用於軍事目的。現在供人參觀的,是城堡廢墟。

我們那天先去了科夫城堡。在城堡上一望無際的英格蘭鄉村景色,最喜歡的是近處的那個蘑菇頂房子:

從上麵那個窗望出去,現在看見的是和平美景,不知道當年這裏是用來賞景還是架槍炮呢。下麵這些悠然自得的牛們,是在城堡下麵的山坡上:

離科夫城堡不遠的地方有一個荒地自然保護區,裏麵有一塊巨大的石頭,叫Agglestone Rock(阿格爾斯通)。民間傳說,Studland海灣對麵的懷特島上有一個魔煞,那天他坐在伸入海麵的針尖岩上,一眼望見了遠處高聳的科夫城堡,這讓他很憤怒,怒火中燒的他將自己的頭盔用力砸過去,希望頭盔越過海麵,摧毀這座宏偉的建築。然而,他的投擲卻未如願,落在了科夫城堡和海灣之間的荒地上。(看來人比魔煞厲害,魔煞力不能及的城堡,最終被人類發動的戰爭給摧毀了)。

而實際上,阿格爾斯通是一塊400噸的鐵石殘骸,屬於數千年前覆蓋著現今荒地的巴格肖特岩層 (Bagshot beds)的一部分。這塊巨大的鐵石,就很突兀的在這塊荒地中央,周圍都是沙地。遠處的水窪地叫little sea,是海水。因為地被海水滲透,遍山遍野隻有這種適應力極強的金雀花(Gorse)能生存。

祝大家有一個愉快的周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