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巢期(3)- 加加減減 (獨自旅行,人在旅途的感覺)(芬蘭的赫爾辛基(Helsinki))
文章來源: 混跡花草中的灰蘑菇2023-07-18 03:15:26

空巢期(1)綜合症

空巢期(2)新冠/帶狀孢疹/憂鬱,三駕戰車的輾壓之下

空巢期(3)獨自旅行,人在旅途的感覺

很久沒有獨自旅行了,行前竟有諸多忐忑,疫情的確是讓人變遲鈍了。直到一大早到達熙熙攘攘的機場,在Pret買上一杯茶,找個角落坐下來,在不知道什麽調的背景音樂中打開電腦,那份人在旅途的自在感才悄然回歸。

2023年5月底,去芬蘭的赫爾辛基(Helsinki)開幾天會。盡管我們每年有出去開一兩次會的經費支持,但家裏有要上學的孩子,我之前很少出得去。今年開始,空巢的我,自然要好好把握這些看世界的機會,這,應該算空巢期的加項。這次的會議正好卡在老大婚禮前,要接待國內來的親友團,有很多事情需要處理,但這麽一段獨自旅行的時光也許正是我需要的。 在出發前安排好親友團的接待,我計劃了在他們到達的同一天才回家。

我們的學術會議有兩種,一種是小型的,以交流討論論文和研究主題為主;一種是大型的,以networking(發展人際關係)為主。這次赫爾辛基的會議是後一類,而我,選擇了“閉關自守”,大部分時間待在酒店,在發展人際關係上做了減法。到咱這年齡和階段,跟年輕人一樣去networking已經沒什麽意義和必要。該認識的都認識了,不認識的大概也不需要認識、或者顧不上/犯不著。原本付了100多歐定了一個晚上的吃吃喝喝社交活動 – 肯定是在感覺精力充沛的時候定的。臨出發前感覺實在太累、太多的事情要處理,於是做了減法:不去了,就讓那點錢打水漂吧。

最近工作上也在做減法,把我在空巢期初始不知不覺加上去的工作再一點一點的削下來。前幾天有一個帶學生去企業做的項目,學校要拍一個紀錄片,做營銷宣傳用,選了我領隊的組。為上鏡當“明星”,必定得從衣著儀態和言語表達都打起精神、得幫助學生準備、還得協調攝影/營銷/企業各個團隊,再加上一大早到企業耗上一整天…我就想,這個“明星”機會對我有意義嗎?我需要嗎?答案都是否,於是果斷做減法,推薦了組裏的其他兩個成員參加。同事千恩萬謝我給了他們機會,我呢,偷得了浮生一日閑,這個減法很合算。

扯遠了,回到赫爾辛基。我於是遠離會場,在酒店舒舒服服地待了三天。說到舒適,現在出差最高隻能住四星級的酒店,我到的時候一看房間,實在是不喜歡:我一個人住卻放了兩個單人床、房間小、窗外是亂糟糟的樓頂。前台說實在沒辦法,酒店滿員,沒得選,除非加錢升級行政樓層。升級自然是得自掏腰包的,跟教練一說:“那就升啊,你猶豫啥?”於是趕緊跟前台說,拿到行政層的最後一間房,在舒適上做了加法。

四星的行政層隻是能比較舒適的工作,說不上奢華,但那錢花得的確值。整天泡在行政樓層的咖啡廳,我不僅高效處理掉了好幾天壓頭的工作,身心也得以放鬆。

盡管沒時間去探秘城市的特色地方,還是在酒店周圍轉了轉。這個酒店後麵的湖,早晨去的時候有點細雨蒙蒙,走著看著舒服,拍出照片來有點暗。

等到下午出太陽了又專門去重拍了:

下麵這個圖書館很有特色,愛極了那流暢的線條,在那個線條底下的空間來來回回走了好幾趟。有幾個小男生在玩滑板,一個女生把那鏡麵牆當練功房,旁若無人地練習舞蹈-很喜歡這些在自我放鬆狀態中的年輕人。

赫爾辛基有不少有特點的建築,隻是沒時間去打卡。很喜歡那些安靜的街道和湛藍天空下白色的教堂:

看網上說一個泰國菜館的taste menu不錯,去打卡了:第一(mussel,蚌)和第二道(crab,香脆螃蟹)很好,咖喱雞(圖五)也不錯,最讚的是甜點(Lime cake,Rhubarb mousse,lemonggrass-ginger sorbet)。那道脆片五花肉就一般般 (圖四),不如咱老祖宗的紅燒肉。

盡管還是5月底,赫爾辛基的日照時間已經很長:早晨四點日出,晚上十點多日落,但春天還是比英國晚,鬱金香還盛開著。

************************************************************************

空巢期的適應期比我期望的要長,也許是因為我兩個孩子年齡差大,導致我的育兒期長,而空巢期又與工作中的進退瓶頸期重合吧。對我來說,與其說是空巢期,更準確的說是人生中角色和重心的轉換期。六月份接下來的時間忙山兒的婚禮和接待來參加婚禮的親友團,然後是香港的會議、回國與閨蜜團浪跡西雙版納、回老家與家人團聚、、、忙忙碌碌,一直到七月中回到英國。此刻再次安靜坐到電腦前,各種思緒紛至遝來,意識到我仍然在加加減減,尋求新的平衡的建立。我不是一個喜歡回顧過去的人,因為相信神的帶領和恩典原本都在每一刻的經曆中,我活在當下也享受當下。我因此在過程中記錄,不斷的直麵和審視自己。到新的平衡建立的時候,也許就忘記了過程中經曆的掙紮和思考,也沒有熱情寫什麽了。上麵的記錄是當時在旅途中隨手寫在手機上的。從這一點,很感謝文學城博客這個平台,讓我能把手機上的片段歸攏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