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2023(1)世內桃源 - 文根小鎮(Wengen)和少女峰(Jungfrau)
文章來源: 混跡花草中的灰蘑菇2023-04-01 04:46:38

想趁複活節假期出去走走,水兒很忙,說隻能幾天。正好一直想去西班牙那個懸崖上的龍達(Ronda)小鎮,可以從塞維利亞(Seville)去。時間上要三人都合適也不容易,到能確定日期的時候已經是三月初了。我興衝衝地把行程住宿等都計劃好,交給我家教練審批。那位大叔慢悠悠地批示:“好,咱們好像有免費飛的劵,正好快到期了”。“那敢情好呀,趕緊定吧”,我心中竊喜,省下錢來吃吃吃吧,投水兒所好。“嗯,西班牙的票沒了”,教練漫不經心地說。“那你找,看你那劵能飛哪咱就去哪!”我知道絕對不能再更改出行時間,(否則假期就在協調時間中度過了),但去哪可以商量…於是乎,我們就在三月底到了瑞士的少女峰腳下。就五天時間,我們誤打誤撞選了一個最佳時期 – 有關交通、住宿和行程等方麵的小tips,我統一放到文末吧。

初印象 撲麵而來的雪峰

從倫敦飛蘇黎世,然後坐火車,中轉兩次就到了文根小鎮(Wengen):Zurich-Interlaken Ost-Lauterbrunnen-Wengen。一路上的小鎮美不勝收,而接近Interlaken的時候,雪峰就開始或遠或近的出現在視線中。印象中高山腳下都是一兩陋屋、零星農戶,可瑞士的歐洲第一峰腳下卻是美麗而又現代化的小鎮,雪山就如此猝不及防的撲麵而來、觸手可及,這,應該是為什麽少女峰讓人感覺截然不同的地方吧。

火車上拍的路邊景色: 

開始進入文根,漸漸見雪花飄飄,路邊的雪厚起來。無論看過多少片片、視頻,讀過多少遊記、描寫,當這些高聳的山峰撲麵而來的時候,這些文字、視頻的印象都化成碎片,從腦海中飄走、被抹掉,你就瞬間變成那個聖誕節早晨急不可耐的打開禮物盒的孩童,激動、興奮、要忘我地撲上去。

黃昏時候到達門利興(Mannlichen)山腳下的文根小鎮:

到達酒店門口,感覺今年提前過聖誕節了:

第二天,我大早晨下樓問了服務員,知道我們房間麵對的中間偏左是少女峰,於是就守在陽台上等太陽出來。在小鳥的啾啾歌唱聲中,看見少女峰被鑲上了一絲金邊,遛狗的踏雪而來,第一輛纜車(從文根到門利興Mannlichen)也上山了。

我早晨拍的這張酒店餐廳窗口的照片,是不是直接就是一幅風景畫了:

美在觸手可及的雪峰

到達的第二天按天氣預報是那幾天中最好的,陽光燦爛,自然就給了少女峰 (Jungfrau)。從Wengen上去是一路火車,大概1.5小時,沿途都是雪峰和杉樹林,景色迷人。少女峰上有觀景台,可以俯瞰在僧侶峰(Mönch)和少女峰之間的冰川。

如果說在冰島看見的冰川和火山猶如外星球獨特的話,少女峰上看見的冰川和山峰是帶有人類的靈性的, 給我們那份難以言述的激動和興奮。看見水兒也是興奮得又說又跳,還難得地入鏡讓我拍了好些照片,讓我特別感恩。

盡管看著冰天雪地,除了手以外身體並不太覺得冷,因為神恩待,賜了我們陽光燦爛且無風的天氣。在室外觀景台可以俯視1千米厚的冰川,讓我們在那流連忘返。

然後去了插有瑞士國旗的山頭。這應該是少女峰上最受歡迎的到此一遊照相點,許多人排長隊去旗杆前取景照相。我們對排隊一向沒耐心,相對於那麵旗子,對自然景觀更有興趣,就拍一張別人排隊的照片留念吧:

那裏海拔3,571米,上麵有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天文觀望台之一的Sphinx,可惜我們去的時候不對遊客開放。

也許是多少有一點高山反應、也許是太激動和興奮,總之我到第二天才意識到,那天那麽好的天氣,我竟然沒有好好分辨到底哪座山峰是少女峰~~我在第二天到雪朗峰上補課了,知道我上麵第一章少女峰冰川的照片是有少女峰的。有興趣分辨的網友推薦看博主“北歐風輕雨棉”的博文夏日裏的少女峰

博友canhe (荷姐)專門去北歐的博文中查找少女峰的資料,給我發來了美麗的文字:“網上說被稱之為少女峰主要是因為那山峰的氣候經常是雲霧繚繞,好似一位羞澀不想見人的少女,的確有個古老美麗的傳說:天使來到凡間,在一座美麗的山穀間住下,並為它鋪上無盡的森林和鮮花,鑲嵌了銀光閃爍的珠鏈,這座讓天使都心醉的山峰就是少女峰(AI的搶答)“ - 謝謝荷姐!

少女峰站有一條上上的冰雕隧道,裏麵有一個郎朗的冰雕:他曾在上麵演出。

第二天去了雪朗峰Schilthorn)。去少女峰是全程火車,去雪朗峰有好幾段要坐纜車雪:文根 (火車)-勞特布倫嫩Lauterbrunnen (纜車加火車)-米倫(Murren,兩段纜車)-雪朗峰Schilthor。有恐高症的我,或者以為自己這些年“膽大”了,或者這兩天興奮,就沒當回事,結果第一段纜車眼睛往外瞄了一眼,馬上就知道我還是那個慫樣的我-感覺人在往下掉、心跳加速…我趕緊把眼睛閉上,無論外麵的景色怎樣震撼,我也絕不敢再看一眼。

這是到雪朗峰的最後一段纜車:

從我自己的體驗我知道恐高症並不是單純的害怕,因為我並不擔心安全、對纜車過每一個樁的顛簸也不覺得害怕。但要具體了解原因和克服,還是得聽專家的,就像寫了係列心理學博文的沈香這樣的心理專家才知道。總之,後來幾段纜車我就都老老實實地找靠邊的板凳坐下來,兩眼不看車外景。

許多人知道雪朗峰是因為1962年的007電影《女王密令》,雪朗峰有關於影片的介紹。我喜歡007電影,但我覺得如果以為雪朗峰就隻是對007迷才有意義,那就大錯特錯了。

雪朗峰最值得的經曆是在360度的旋轉餐廳吃午飯。盡管那天的天氣不如頭一天好,少女峰蒙上了麵紗,但幾大峰仍然清晰可辯。感覺近在咫尺的各大山峰,包括著名的艾格(Eiger)、僧侶(Mönch)和少女峰(Jungfrau),慢慢的從眼前轉過,似乎觸手可及,那感覺是一種夢幻般的美妙。

網上介紹說餐廳一圈轉下來能看見200多座山峰。咱也不是做地理研究的,就是一“追星族”,隻顧得上最有名的和最明顯的了。那天的服務員也特別友好,一座座山峰指給我們看,再對照地圖,就基本上能對上號了。位置這麽優越的餐廳,食品從份量到口味都不錯,價格按瑞士的物價標準也不貴,實在是超乎想象,所以那天的小費不僅給得足,也給得很開心。

雪朗峰也有一個室外的觀景台,盡管風有點大,我們還是上去了。那上麵有望遠鏡,每轉向一座山峰,鏡裏就會顯示名字和海拔,特別有意思。上麵那張纜車的照片對麵是艾格、僧侶和少女三大峰,但那個方向雲層厚,倒是另一麵能見度高一些:

這篇夠長了,我鍾情的少女峰下的瑞士小鎮隻能留待下篇了。最後記錄一下關於少女峰站的鐵路建設吧。瑞士的雪山給人猝不及防、撲麵而來的奇妙感覺,而這很大程度上得益於瑞士的火車。當一般印象都是要曆盡千辛萬苦才能“一覽眾山小”的時候,瑞士的火車會讓你不費吹灰之力就“淩絕頂”。

到達少女峰站的這條鐵路線穿越阿爾卑斯山脈的艾格(Eiger)和僧侶峰(Monch)的山體,是歐洲森林列車的先驅。海拔3,454米的高峰上,火車半小時一趟,而且這火車軌道還是100多年前建造的(曆時16年,1912年完工),不僅驚歎100多年前他們怎麽想起要建這麽一條鐵路以及如何建成的,更感慨100多年過去了,鐵路仍然穿山越嶺、安全運行,使我們得以不費吹灰之力就到達歐洲最高峰。

上少女峰站的最後一次換乘火車Jungfraubahn:

少女峰站上的遊客中心有一個紀念隧道,裏麵有紀念瑞士鐵路的先驅Guyer Zeller:他在1893年8月27和28日晚上,用鉛筆畫下了少女峰鐵路的藍圖:

更讓我感動的是對普通人的犧牲的紀念。牆上有那時候的照片,還有一塊塊木牌記錄了修路時死傷的工人名字和每一個人的出生和去世日期:

瑞士的火車運行係統也讓我們印象深刻。如果網友們計劃瑞士山中行,有這兩點tips可以參考:

1. 瑞士的火車值得信賴。我們沒有時間提前預定,下了飛機才去買火車票。在谘詢了售票員後,花了120瑞士法郎買了一張可以買半價票的卡,最後除去買卡的成本,大概省了100多法郎 (如果去多個城市旅行,可以買Swiss Pass,很劃算)。很重要的是,除了買第一張票有點搞不清情況的焦慮外,後來所有的旅行都是非常平和的,因為無論轉多少次車、是火車還是纜車,我們一天的行程都隻需要買一次票,且售票員會把所有轉車的選擇和信息都打印出來給我們,包括每次上下車的時間和站台。

2. 去瑞士的最佳時間。我們是誤打誤撞選了一個對我們來說的最佳時機:滑雪旺季已過,夏天的旅遊旺季還沒來,所以既看到雪峰的完美、又那都不用排隊。酒店的工作人員說,以前最忙是冬季,現在卻是夏季客流量超過了冬季。我想夏天的時候,百花盛開,應該有更多美麗的步道可以徒步。但對於我們來說,英國並不缺類似的步道,反倒是雪峰更稀罕。盡管夏天山頂上還是會有雪的,綜合考慮,對於不滑雪的遊客來說,4月份左右是一個遊少女峰的好季節。

關於酒店的信息,留待續的小鎮篇吧。周末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