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對中國留學生同等友好’, 我跟兒子說
文章來源: 混跡花草中的灰蘑菇2022-11-29 09:39:00

人的歧視和偏見是根深蒂固的,隻是自己常常都沒有意識到。我曾經參加過一個關於歧視的培訓課程,人家舉例說明隱性歧視是如何影響人的意識的:如果你走進一個坐滿了人的會議室,你意識/注意到會議室多少是女性、多少是男性,說明你心裏就有潛在的性別歧視。盡管這有點危言聳聽,但有意識的去審視自己習以為常的思維和看問題方式,還是有幫助的。

比如說,作為一個中國人,我們對種族和膚色往往比較敏感。如果要我描述一個人的外表,我會不由自主的先說膚色、再說國籍,而在英國出生的小兒子水兒就不會。如果問及他的新朋友,他會說那個朋友什麽方麵有趣、他們去參加了什麽活動,但不會提起人家的膚色和國籍。被孩子影響,我也盡可能的不去關注孩子朋友的膚色和國籍,但說實話,還是很難的。

水兒小學和中學的朋友都是英國本地人,中學朋友裏有一個印度裔,但完全沒有華人。這是因為英國華人少,他的學校也不在亞裔多的地區。現在上大學了,學生群體相對更多元和國際化,並且英國的大學存在中國人‘反向留學’的現象(‘反向留學’也是我在網絡上看見的一個新詞,大意是指出來留學但從班級同學到老師大部分都是中國人)。水兒會怎樣看待這些留學生呢?我多少有點擔心。

不得不承認,這些年國內發生的一切和中國政府在國際上的表現,讓中國在西方國家中的形象普遍負麵化。在中國政府和其政策頻頻登上西方的電視和報紙的時候,海外華人難免有躺槍的時候。前幾天我家教練說起在俱樂部更衣室發生的事。當時有幾個英國人在那,他們應該是在聊英國政府的對華政策,言談中說到‘We can’t trust Chinese’(我們不能信任中國人)。教練立即抗議,‘我也是中國人,你們不可以這樣說’。那幾個家夥立馬道歉,承認應該就事論事,不應該泛稱到‘中國人’。水兒的好朋友中有一個關心政治、常常抨擊中國人權問題的英國孩子。他是那種稱為‘主流社會’的家庭出身,父母分別是牛津和劍橋畢業的。他們關心政治、又對中國的印象極其負麵,那個孩子估計沒少在他的朋友圈裏討論有關中國的熱點新聞。那個時候我不太擔心,因為水兒和他那幫朋友一起長大,他們的討論就事論事,不會涉及歧視。

水兒上大學了,麵臨的環境不一樣,我感覺做父母的有責任提醒他。首先,無論是什麽國籍,我們是華人。在這點上我希望我的孩子不卑不亢。從對祖籍的了解來說,如果不是對曆史感興趣、也不從政的話,我更喜歡英國的中小學曆史教育方法:從看得見的、有關聯的開始。我希望我的孩子們知道,中國是他們的父母出生、長大的故土,那裏有愛他們的親人。在疫情前我每年假期都帶他們回去,也是希望他們對故土、對老家有直觀的、溫暖的感受和記憶。我不在意孩子們是不是知道中華民族的幾千年曆史,也不覺得必須為中華民族幾千年的文明(?)熱血沸騰。與其說要以什麽什麽為榮,我更願意他們對那片故土的感受是溫暖。

對中國的曆史和文化,他們若感興趣,我當然會全力支持他們去了解;若沒興趣,也沒什麽關係。至於當代社會的各國政府特征和行為,在一個自由民主的社會,我們有權評論批評任何政府和政策,也容許別人評論和批評,但是,種族歧視是不能容忍的。所以我把教練在俱樂部的例子講個水兒聽,跟他討論我們自己的立場和對任何涉及種族歧視的言辭不能容忍的態度。

其次呢,我希望水兒把每一個國內來的留學生當獨立的個體看待,對待他/她像對待其他同學一樣的友好,不帶預設的偏見。在當前中西方從政策到文化和觀念都越來越對立的大環境下,中國留學生作為一個群體給人的印象,是五味雜陳的。但‘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既然我們自己不希望作為華人被歧視,我們就應該平等友善地對待這些離開家鄉來留學的年輕人。

水兒完全認同我的觀點,但他也提到中國留學生自成一個圈子,外人是很難插進去的。醫學院並沒有多少中國學生,所以水兒也隻是在迎新周的活動中對中國留學生有印象。‘他們的存在是不容忽視的,因為他們人數不少、紮堆說中文’,水兒說。我好奇:活動的主辦方不會試圖打破一下這種局麵嗎?‘沒有,至少我沒看見’,水兒說。‘我們也覺得不方便去主動接近他們,因為他們都在說中文,我們要是加入進去,他們就得說英文了’,水兒覺得那會給他們添麻煩。我現在對中國留學生抱團倒也覺得沒什麽關係,他們的群體足夠強大,自成一體也不會覺得孤獨,挺好的。

對上了大學的孩子,我隻能盡可能‘巴結’他們、‘不恥下問’的向他們學習、努力的跟隨他們的步伐去了解這個世界,卻已經不能‘告訴’或要求他們什麽了,最多也就是猶如聊到的種族和歧視問題,討論一下、希望起到提醒的作用而已。

水兒上大學兩個多月了,對大學生活的適應之好讓我這空巢的老媽很欣慰。盡管聊天的時候也會問起他感興趣的學習方麵的事情,我其實是不擔心他的學習的 – 那是他自己和他的老師們的事情~~我比較留意的是他的身心健康。

首先是生活習慣和運動。除了迎新周的瘋狂,他仍然能夠堅持晚上11點左右睡覺。試了各種健身活動,最後和幾個朋友形成了有規律的去大學健身中心遊泳的習慣,每周兩次。他們的健身中心在市中心的主校園,學生會員年費居然是30多英鎊!就我們大學坐落在倫敦外的小城,學生會員年費也要200多鎊,8年前我們住倫敦的時候,記得健身中心的會員費是每月就得60多鎊。就他們學校給學生的優惠程度,我隻能說他們財大氣粗了。

其次是吃飯。他的早飯都是牛奶和Weetabix麥片,簡單、方便又健康;午餐隻能在校園解決,不是漢堡之類的快餐就是三明治;晚飯他自己回宿舍做,從意麵到米飯。兩個多月了,他帶去備用的方便麵居然沒有動過。有一次看他忙,心疼他還得回宿舍自己做飯,就跟他說如果太忙了就別自己做了,去外麵吃。反正在倫敦市中心,隻要舍得花錢,是不愁沒好吃的。他居然說沒關係,做飯是一種很好的放鬆!我簡直太欣慰了,這些年對他廚藝的培養可以說是成效卓著啊!成就感不在於他的廚藝有多好,而在於他享受做飯。上幾個他秀給我們看的勞動成果吧:有五花肉豆角炒飯,豆角炒肉,煎三文魚,胡蘿卜炒雞肉, 和永遠的意麵。

前幾天在一段50分鍾的步行去另一個校園上課的路上,我突然想起上次博文寫的‘當氣息漸微’, 其中的保羅從本科的文學與生物、到碩士的哲學和科學史、再到醫學院的選擇。他也許骨子裏是想學醫的,隻是當時不願意接受看似理所當然的選擇。他有一顆敏感的心和一個自由追求的靈魂,而他家的經濟狀況大概也給了他自由空間,所以他可以在盡情地探索後,聽從自己內心的呼召而選擇學醫。自由探索是有風險的,探索就有成功也會有失敗。我家老大的一個朋友(不是華人)從醫學院四年退學、轉法學再次未完成學業,現在好像也還沒確定職業領域。

好在自由是一個相對概念,是有度的。融合中西方文化和教育的華人父母,會不會在把握這個度上更有優勢呢?很難說,我覺得我們對自由探索還是很大程度上不認同的,會比較擔心孩子會失敗或吃苦,在培養孩子自由追求的心態方麵不如很多西方父母。這也很難說對與錯。 做父母的,在管教/引導和放手之間,隻有不斷調整去保持一個動態的平衡,希望在支持孩子自由探索的同時,也能幫助他們降低風險。每一個家庭和孩子都不一樣,除了用心觀察體會和不斷調整外,實在不存在一個理想的狀態。如果一個孩子從小就很清楚自己要做什麽,是不是也挺好?隻願他/她的心是自由的。

這一篇的主題寫得好像很離散,但希望大致在父母與孩子的主線上,就這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