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島印象(2) - 黑勢力和極致的黑暗(斯奈山半島的黑沙灘)
文章來源: 混跡花草中的灰蘑菇2022-09-15 02:10:27

上一篇:隨心隨性的另類行程-冰島印象(1)

火山是冰島極具特色的景觀,在冰島遊的第二天,從酒店出發往首都方向走的時候,經過斯奈山半島的斯奈菲爾冰川 (Snæfellsjökull)國家公園, 到訪Djúpalónssandur(黑沙灘)。與後來幾天在南部看見的長滿了苔蘚的火山石不同,斯奈山的火山石都是黑黑的,山腳下到處都是,像被巨人從天空拋下,直接砸向地麵。而遠處是雲霧繚繞、黑漆漆的沉默的山,再加上那天是陰天,雲霧和風的渲染,完美呈現了好萊塢式的世界末日景象。我們後來在風和日麗的時候,到南岸的黑沙灘,感覺就沒有這麽特別,可見天氣在冰島體驗中扮演很重要角色

片片1 火山石和山景

黑沙灘 (Djúpalónssandur)也一樣,到處都是奇形怪狀的黑色石頭,叫‘精靈岩’(elf rocks)。

片片2,傳說中的精靈教堂,從這下去到黑沙灘

片片3,這是水兒透過片片2那個洞拍到的斯奈山,我們都很喜歡他這張照片

片片4 黑沙灘上散落著生了鏽的船體金屬件,是某一年(好像是193幾年,記不清楚了)被救上來的一艘遇險的英國漁船。喜歡這種直接把船體殘骸散落在沙灘上的展覽方式。

片片5,黑沙灘

我有去到一個地方就帶一塊小石頭回家的習慣,放家裏花盆裏。我家教練問我,‘要不要帶一塊火山石回去?’我趕緊說,‘別別別,可不要撿這石頭’。那麽深的地下噴出來的,誰知道帶有什麽黑勢力的能量哦!(水兒說我魔幻劇看多了~~)。我最終在海灘上撿了幾個溫潤閃亮的小黑石頭,且當它們是天然的‘熔岩珍珠’吧(lava pearls),經過千萬年海水的衝刷和陽光的暴曬,應該褪去了所有的黑勢力能量:)

離開Djúpalónssandur黑沙灘,路過一個小小的建築,有火山岩洞Vatnshellir Cave)的路標。這個我沒做功課,不知道是什麽,不過正好教練有一點工作上的事情要處理,我們就拐進了停車場。我和水兒買了票,戴著頭盔、拿著手電筒,就跟著導遊進洞了。

這個瓦汀舍利爾岩洞,位於位於斯奈山國家公園地下35米處,水平縱貫大約200米,形成於約8000年前的一次大型火山爆發之中。一條螺旋樓梯垂直下去,水平一段洞穴後再垂直下去。我恐高,好在黑暗中就盯著腳下的手電光,也沒感覺到高度。隻有下到底了,回頭在手電光中看去,才意識到有多深

片片6,這是第二條螺旋梯,下到35米深處。

與冰島的所有熔岩洞穴一樣,瓦汀舍利爾岩洞是滾熱的、所向披靡的岩漿流,在流向大海的過程中,表麵迅速冷卻,形成外殼,而內部的岩漿卻仍在湧流,因而形成一條管道。待岩漿從管道中流散,便留下了中空的洞穴。由於可能有隱藏的洞穴,火山周圍隨意走是危險的:萬一掉哪個洞裏呢?!

由於岩漿有各樣的礦物質:殷紅的鐵、暗黃的硫、亮綠的銅, 它們在岩洞內壁上留下痕跡,成就了色彩斑斕的冰島火山地質的神奇與瑰麗。下麵這個片片的底圖顯示的是岩漿流過的痕跡

片片7

岩洞裏不斷有滴滴答答的水珠從洞頂落下,其中的石灰石沉澱,就形成了石筍,如上圖的頂部兩張片片。右上是兩個粗一點的,左上許多小的。還看見一個更高和更粗壯的,沒拍出來。導遊介紹,一個1米高的石筍,要一萬年才能形成!

看著這些石筍和岩漿流動留在岩壁上的痕跡,我想,它們是靜止的還是流動的? 千萬年流動的時光卻以凝固的方式記錄下來,多麽奇妙!

到洞的盡頭,導遊說傳統節目是把手電和手機都關掉,靜默幾分鍾。我剛開始以為是宗教儀式,沒多想就閉上眼睛,一會後睜開,卻全無預兆的陷入恐慌:按經驗,當人進入黑暗的空間的時候,閉一會眼睛再睜開,眼睛會習慣黑暗,再睜開時就能稍微看清周圍,可我忘了那是35米深的地下,並且下到洞底又曲裏拐彎的平行移動了,所以是完全沒有任何一點亮光的!

睜開眼睛,完全什麽都看不見;看周圍、看頭頂,都是無盡的黑暗!我一下子失去了方位感,那是一種恐怖卻又奇妙的感覺,好像失重了似的。我記得自己是站在圈定走路範圍的繩子邊的,趕緊伸手抓住才定下神來。原來光明是如此重要,因為神造了太陽、我們習以為常,從不覺得珍貴哦!即使看不見太陽的時候,光仍然在,所以我們的黑夜從來不是絕對的黑暗。

後來跟水兒聊起,他說他沒恐慌。我想,大概是他沒有根深蒂固的在黑暗中閉上眼睛以習慣黑暗的經驗吧,他因此就體驗到了黑暗中水珠一滴一滴落下來的寂靜。人,經驗越多,就越容易有思維定勢。水兒問我,要不要找機會再體驗一次,我想了想,大概沒必要了吧,那份滴答聲中的寂靜我是有經驗的,而那份極致黑暗的感覺,體驗一次就可以了。

記得亮媽和平教授最近就蔬法藝術討論過關於平等、差異的相對與絕對問題,斯奈山半島的火山景色和黑暗體驗,讓我不僅想問,我們眼前的,我們到底看到多少?!靜穆的黑漆漆的火山,裏麵是湧動著能毀滅一切的能量的;凝固的石灰石堆積而成的石筍,是水和時間的流動;我們人的‘寶貴’經驗,會成為我們認知的障礙、、、

玄武岩是另一種的凝固的流動。 鹿蔥姐提到玄武岩很震撼,我就再加一點吧。除了第一天去的斯奈山半島的玄武岩(Gerouberg basalt cliffs, 在南岸維克小鎮旁的黑沙灘邊上也有一座震撼的柱狀節理岩壁。這些看著整整齊齊的岩石是流動的火山岩漿遇到海水,突然凝固形成的。

這段岩壁除了有和 斯奈山半島的Gerouberg basalt cliffs一樣的六角形石柱子外,特別奇妙的是還有兩個洞,那岩石都是在洞頂向下著的。這應該是熱切地奔向大海的岩漿、和撲上來的冰冷的海浪親吻,留下的愛的印記。

冰島的火山景色,讓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巨大能量,油然而生敬畏之心!

另:斯奈山半島在我的第一和第二天的行程中(見上帖,鏈接在頂端),我覺得是冰島體驗的很重要部分,因為其景色和南岸不一樣。好像之前的博主分享較少提及這個地方。估計如果是環島遊的話,這一段一般會匆匆略過;如果是住首都跟團一日遊,時間上又會比較趕。自駕遊的話,我強力推薦好好感受這一段。

下一篇我計劃寫追北極光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