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的孩子,管與不管之間是藝術
文章來源: 混跡花草中的灰蘑菇2022-07-15 03:13:04

最近城裏幾位名博都發文分享討論小留的情況,或多或少涉及與青春期孩子的相處問題。記得‘菲兒天地’分享過跟成年女兒的感人對話,剛才也讀到‘亮亮媽媽’寫和兒子視頻做飯聊天,不經意間透出溫馨。和成年子女的相處狀態常常是與青春期孩子'鬥智鬥勇'結出的果子。對於青春期的孩子,很多家長都頭疼,不管不行,管也不是。從我看見的、經曆的,我說呀,管與不管之間是藝術,不是科學。

科學力求客觀、理性,而藝術是主觀的、感性的。所以,與青春期孩子的相處之道,沒有放之四海皆準的原則或方法,也沒有絕對的對與錯,因為每一個孩子都是不同的。做父母的,唯有不斷反思、不斷調整。我記錄幾個例子,是我反思的一部分。

第一個例子是水兒的一個好朋友,稱為A吧,關於他的A-level學校的選擇。英國的中學分為兩個階段:7-11年級(GCSE考試)和12-13年級的A-level。在GCSE結束後有的孩子會因為各種原因換學校上A-level。水兒學校傳統上會有不少孩子換到一個本地很有學術名望的公立學校。如果不是有省錢的因素的話,最主要的考慮是大學名校對公校畢業的孩子有政策傾斜。那個學校招生對GCSE成績要求高,每年招2,000多A-level學生,會有好幾十能考上牛津/劍橋。我們完全沒考慮換,一方麵是懶得折騰。水兒的學校離家近,他在那也很開心。另一方麵也是覺得那個學校太大,就兩年時間,不值得花精力去適應。更重要的是那是2020年,英國第一波疫情最嚴重的時候,去那上學要坐短途火車,再加上學生多,感染新冠風險大。

A去了新學校,2020年9月份開學,經曆很多波折,包括因為疫情上網課沒法交新朋友、2021年1月份染新冠,等等。最後實在不行,在上了兩個學期後,在2021年複活節又轉校回來了。因為兩個學校教學進程不一樣,他轉回來又得補課,模擬考試成績也不理想,精神壓力極大,甚至玩了一出離家出走。我在2021年6月份在一篇博文中寫過他的情況:孩子出走了後來這孩子決定推遲一年申請大學以減輕壓力。盡管不少孩子會選擇中學畢業後推遲上大學(gap year),可大部分都是有計劃的,而A是不得已,對gap year幹什麽也沒有好好計劃。在考完試的各種集體慶祝活動中,能明顯感覺到A的落寞。

講了這麽大半天,回到主題,這孩子為什麽搞得這麽折騰?當時他媽媽強調這都是他自己的決定時,我有點將信將疑。我猜他們應該不是經濟原因,因為A的父母都是醫生,應該供得起,因此覺得有可能是父母考慮到公校申請大學的優勢。畢竟他們是印度人,和咱中國人一樣,比較投機,也看重教育和學校排名。可後來各種情況說明還真是這個孩子自己的決定。問題是,十七、八歲的年輕人,強調獨立、都想要顯出他們能對自己負責,可他們畢竟不成熟(這後一點是和我家娃討論這個問題的時候,他說的),這時候父母的引導就很重要,完全讓他們自己去做重大決策真不一定是好事。從A的情況來看,在疫情嚴重的情況下換去那個學校實在是極大的失策。當時有好幾個學生也同樣辦理了轉學,但在2020年開學前就要求轉回來,學校也考慮到特殊情況而接收了。A卻一根筋走,直到實在不行才轉回來。做父母的,如何在尊重娃們的前提下、參與和指導他們的決策,真的是一件需要智慧的事。A的父母其實不是完全放羊類型,他媽媽經常跟我聯係,訴說焦慮、通過水兒的情況來看她兒子該怎麽做。這其實說明她跟兒子的溝通不好,需要通過第三方來了解情況,因此在管與不管之間沒有把握好。現在木已成舟,隻能祝福他8月份成績揭曉結果不錯,明年的大學申請順利。

另一個例子就‘歡樂’一些了。J,也是水兒的好朋友,是一個父母完全放養的孩子。有一回假期,幾個孩子約了去我的俱樂部打高爾夫球,我定了一個緊跟他們後麵的開球時間,因為怕他們打得慢,壓後麵的球員,我夾在中間可以給他們緩衝一下。J 姍姍來遲,開球時間下午兩點,他不僅沒吃早飯、午飯也是沒吃的。後來水兒告訴我,J起床晚了,而他出門前得完成家裏所有房間吸塵的任務,所以早午飯都沒顧得上吃。會把做規定的家務排在吃飯前頭的孩子,這是我見到的第一個(也是唯一的)。他還每個禮拜天在一家酒吧打工,已經好幾年了。他的員工卡可以給5個人享受20%的折扣優惠,所以這幫朋友經常去他工作的地方吃飯。在六月份考試的時候,那個父親節後的周一他們有化學考試,水兒回來告訴我J 頭天晚上在酒吧工作到晚上12點:他忘了提前找老板請假,酒吧因為員工感染新冠缺人嚴重,而父親節那天又特別忙,所以老板不同意他臨時請假。我就想,J的父母看樣子是徹底不管的,也沒提醒他提前安排好複習時間,最不濟他可以辭職不幹了啊。J 家裏不缺錢,他從幼兒園開始就是上的私校,父母也都是很友善的,單純就是他們的育兒觀念不同而已。我很好奇他最後的考試成績怎麽樣。

再寫一個關於喝酒的例子吧。英國法律規定18歲以後就有喝酒自由了,因此很多孩子一過18歲就迫不及待的泡酒吧。英國人的酒吧文化也的確是源遠流長。一般每周四是同事泡酒吧的日子,而這傳統來自於挖煤工人。英國曆史上煤炭資源豐富,很多人在礦上工作,礦工的工資是每周四發,於是那一天收工了就紛紛去喝酒犒勞自己,這一習慣就此延續下來。當然,還有很多借口要去酒吧,最典型的就是看足球了。臭名昭著的英國球迷們,如果不是追著自己的球隊去現場看,那就在家門口的酒吧聚集看,酒自然是不能少的。過了法定年齡的孩子,父母不能限製他們喝酒了,就紛紛下場。6月底考完試後,水兒他們年級的同學包了一家酒店的吧台,去喝酒、跳舞。到11點多結束回家,水兒說就他和另外一個同學是清醒的。因為原本就是去喝酒,所以沒人自己開車,都是父母接送的。我問水兒,看著一個個醉醺醺的,他們父母不管嗎?水兒說,他們父母也很不高興,但沒辦法,管不了。

水兒不喜歡喝酒,因為他不喜歡啤酒的味道。之前他幾個朋友就建議他喝蘇打水兌了酒精的飲料,說那個味道不錯。因為一直忙著準備考試,水兒也遵守我們的約定,考試期間沒參加朋友聚會,所以一直沒試過。我從來沒有反對過他試著喝酒,盡管我也不希望他醉酒,但覺得體驗一下是有必要的。特別在他出去上大學之前,他應該在一個安全的環境中測試一下他的酒精耐受度。但在送他去參加那個聚會的時候,我建議水兒不要在那個場合試新的酒精飲料。因為不知道他自己的身體會如何反應,如果過敏的話,派對的環境不安全。我建議他下次在朋友家小型聚會的時候試,水兒也覺得這樣比較好。那天派對回來,他很興奮、臉上有點紅,說他喝了半杯啤酒,而他所有的朋友都不知道喝了多少,反正是醉得一塌糊塗。

第二天我跟老大山兒聊起這個事,山兒脫口而出:‘他不可能就喝了半杯啤酒,肯定好幾個shots’。我沒反駁,隻打趣山兒:‘你大學時期肯定沒少喝吧?’山兒哈哈一樂:‘醫學生,壓力大,都那樣的’。我是知道水兒肯定沒說謊,因為他沒必要騙我;我也知道山兒那時候有不少沒告訴過我的囧事。可那又怎麽樣呢?誰成長過程中不做點傻事呢?!山兒是老大,他青春期的時候,我不知道怎麽處理,溝通差一點;水兒的成長我從容了很多,所以我們的溝通和信任強一些。做父母的,總是愛孩子的,隻是,我們愛的能力需要一點點成長。長大了的孩子會明白這個道理。

山兒成年了,我時時提醒自己不要把他當小孩,隻有他主動提及,我們做父母的才給他提建議(也會有這種時候的)。大部分時候,我問他要各種信息和建議。也因此,現在山兒反而和我們溝通更多,幾乎每天下班都會打電話跟我們聊聊。反思一下的話,最要不得的就是想要彌補一個錯誤而犯下另一個錯誤。父母感覺在孩子的青春期沒管好,希望彌補,就把已經成年的孩子當18歲來管,因而陷入惡性循環。過去,回不去也改變不了;但今天和明天,我們可以不一樣 - 這,就是反思的意義吧。

打住吧,給準備夏季旅遊的朋友分享一點英國信息。從朋友、同事和球友們的觀察交流來看,英國最近新冠感染率肯定是達到了今年的最高峰 – 看數字沒什麽意義,因為大部分人都不測。政府和民眾都選擇了做鴕鳥:政府沒有任何限製或防護要求,民眾也大都不當回事,外麵戴口罩的很少,隻有醫院和診所要求戴口罩,所以大家自求多福吧。另外英國機場嚴重缺人,導致6月份開始機場就一片混亂,政府因此要求航空公司從現在開始到9月11號的旅遊旺季期間減少航班 – 搞不懂什麽邏輯!上周老大山兒去了米蘭附近的葡萄酒莊度假,他說意大利的機場出入境都很快捷,而英國的機場人滿為患、亂哄哄。他很幸運,來回旅途都很順利。水兒和他的朋友去了屬西班牙但靠近非洲的一個島,Canary Islands。去很順利,回來時航班臨時取消。還好航空公司給他們提供了免費食宿,重新安排了第二天的航班,旅途折騰了兩天才回到家。總之,今年夏天出行的朋友要做好心理準備,旅途是否順利靠運氣。

最後給大家分享一點英格蘭美景。Jurassic Coast,侏羅紀海岸在英格蘭西南部,是英格蘭唯一列入自然世界遺產名錄的。其岩石受海水的不斷衝刷,呈現出將近兩億年的地理史,有豐富的化石資源,是重要的科學研究和中小學生的教育基地。海岸線的景色也很美:一邊是英格蘭的廣闊原野,多彩的小村莊點綴其中,另一邊是一望無際的大海和白色的陡峭岩壁。這兩年疫情期間沒少去那邊徒步,前幾天博主‘無法弄’發的Seven Sisters的海邊照片讓我想起來,跟大家分享一下。

最著名的景點當屬這個我稱為‘象鼻子’的石拱門(Durdle Door)。每年夏天都有人去挑戰自己,上到那個60多米高的鼻子頂端往海裏跳,時不時就有死傷的。疫情期間因為不能出國度假,去那裏跳的和需要救援的人數激增,救援隊不勝重負,去年開始隻好把上去的小徑給封了。

我最喜歡的是一個叫Old Harry Rocks的地方。下麵這兩張原野景色是不是讓人想起奧斯丁的‘傲慢與偏見’?那天的雲彩也很特別。

海天一色,羨慕奶牛們如此安詳:

謝謝讀帖,祝夏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