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我以自己為榮
文章來源: 眸影搖紅2022-06-14 09:59:16

2022年6月2日,跟孩兒爹一起參加了兒子學校舉辦的小升初典禮。在孩子們動聽的小合唱和優美的弦樂聲中,曆時一個小時的典禮拉開了序幕。

在校領導的簡短發言之後,每一個學生便上台致辭。兒子說這個致辭他們在最後一個月排練了12遍。兒子是第二個上台致辭的學生。看見兒子大步走向講壇,彬彬有禮,目視全場,聲音洪亮,感謝他的老師們和這所密蘇裏州最好的公立小學,心裏感動。所有的孩子致辭完畢,大屏幕上開始播放每一個學生的照片:畢業照對照繈褓中的嬰兒。那一個個小不點兒,如今都長成含苞待放的花蕾,自信而陽光!悄悄拭去眼角的喜悅之淚,遞給兒子一束紫色的鮮花,家長們雷鳴般的掌聲,送給2022屆的小學畢業生。

美國小學學製因州而異。大多數密蘇裏州的小學共六年,從學前班到五年級(K-5),學生年紀從5歲至11歲左右。兒子的學校每個年級有三個班,每個班18-20人。每個班配備一位班主任老師,負責教授語言/文學,數學,和曆史/時政。學校還開設了藝術教育,每周一次,大約60分鍾;西班牙語每周三次課每次30分鍾;音樂課每周兩次,每次30分鍾。五年級的科學課有三個單元:物理,生命/生物,以及地理/天文,每個單元上22天,每天70分鍾。此外,孩子們每天還有30分鍾的體育課。多數老師們擁有碩士學位。

美國沒有小升初考試,家長和孩子都沒有升學的壓力。兒子的學區共有三所小學,居住在學區內的學齡兒童根據就近的原則就讀小學,三所小學的教學水平沒有差異。孩子們小學畢業後自動升入學區內同一所初中。小學六年幾乎沒有什麽作業帶回家來做。玩,似乎一直是孩子們每天的必修課。最後一學期,學校組織了好幾次遊玩活動:譬如,在管弦樂匯演之後,音樂老師就帶著孩子們去一個遊樂中心玩了兩個小時。最後兩周孩子們還去附近公園的湖裏釣了半天的魚。放假前的一天孩子們在學校旁邊的公園裏狂歡,高潮是全校老師跟五年級學生的拔河比賽。玩,一直貫穿於小學的六年教育之中。在各種遊戲玩耍之中,孩子們學會了關心、參與、責任、謙讓和包容;理解個人與集體的關係;解決各種實際問題,以及嚐試團隊協作等組織領導技能。

當然,孩子們依然會有考試。拿兒子的班主任老師的話來說,她每一天每時每刻都在觀察和考量學生的學習技能,不一定都是通過問卷答題的方式。因材施教是基點,根據每個孩子不同的學習能力量體裁衣。比如數學,老師會給不同程度的學生不同的數學練習題在課堂裏做。學校主管考試的老師是一位擁有博士學位的年輕女士。她告訴我,考試分三個檔次,第一檔是課堂考試,由任課的老師以各種形式考核學生;第二檔是學區級的考試,每個學區每年會有考試,用來了解整個學區學生的學習情況;第三檔是每個州的考試。密蘇裏州的考試叫MAP(Missouri Assessment Program),它規定考試麵對3-8年級學生。3-4年級考數學和英文 ;5年級,除了考數學和英文外,再加科學課的知識。考試一般在4-5月之間進行,學生的分數要到下學期才能送達到高一級的相關老師和家長手裏。學生的考試分數會通過郵件寄給家長。分數屬於學生的隱私,不會公開張貼在學校或者告知其他學生和家長。分數跟恥榮榜絲毫不沾邊。這些分數的背後,用那位博士主管老師的話來說,連接著一個個孩子以及他們身後的一個個故事。分數,不能也不應該,用來作為評判孩子學習的唯一標準。這些分數,隻是考量孩子學習的一小部分,主要幫助學校和老師調整課程和教學。很多老師和家長其實也不太重視這個分數。以我先生為代表的很多教育學者對這種標準化考試都持堅決的反對態度。我自己也 記不得兒子以前的MAP考試成績是幾何,幾乎沒有認真關注過。

不關心考試分數,並不等於不重視學習。幾乎所有的老師和家長都極其重視閱讀和其他學習技能的培養。譬如:五年級開始要求孩子們每天自我閱讀30分鍾,讀完之後讓家長簽字。閱讀是一項長期的習慣養成。從學前班開始,我們每兩周帶兒子去一趟城裏的圖書館,借回來10本書,內容盡量羅列萬象。學校也有自己的圖書館,配備了兩位專職圖書管理員。幾年下來,兒子讀了上千冊各類圖書。兒子熱愛音樂,有時候也喜歡寫寫畫畫。他是五年級管弦樂隊的第一小提琴手。學期末,兒子讓我看他這學期寫的文章,大致數了一下有50多篇,涉及到各種文體長短不一。比如,當他學習美國內戰的時候,他就問我中國以前有沒有內戰。我說,有啊,比如古代的三國之爭,近代的國共內戰。兒子看了很多遍三國的動畫片,但是對國共內戰一點都不了解。於是,自己上網查資料,還邀請他的幾個好朋友做他的編委。幾個小夥伴忙乎了一周,寫出了10頁的國共內戰,圖文並茂。於是,兒子對這段中國曆史有了初步的了解,還在組織和編寫的過程中鍛煉了自己的領導才幹。這樣的自學能力,兒子他們從小就在培養。

在畢業典禮的當天,我留步向兒子的五年級班主任老師道謝,閑聊了一會。她告訴我,在所有的致謝感言中,她最為感動的,是有一個學生說,我以自己為榮 !五年級,是小升初的中轉銜接站。五年級的孩子們,正處於青春期的前期,身體開始發育。有些男生出現變聲,有些女生開始月經初潮。這些變化勢必帶給孩子們心裏上的衝擊。對自己以及對這個變化多端的世界的認知的不確定性,導致很多學生有焦慮症等負麵情緒。引導孩子們了解自己的需求接受自己的不完美尤為重要。在此基礎上,培養孩子們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鼓勵孩子們盡量跳出舒適的那個小我空間去觀察世界,挑戰自己,去探尋新的未知的領域,學習新的知識和技能,提升獨立的思辨能力,雕塑獨立的人格!兒子學校的學生們來自世界各地,有著不同的膚色和不同的文化背景。教育孩子們從小學會接納和包容他人,鼓勵學生們從不同角度去看待問題解決問題,也是老師們每日嚐試做的功課。

在畢業典禮上,收到兒子精心準備的禮物:一本他自己製作的詩集, 裏麵收集了他寫的十首詩。知道媽媽喜歡詩歌,貼心的兒子特意挑選了詩作為禮物,好暖心!封麵有他自己畫的玫瑰,每一首詩都有他自己挑選的顏色和插圖。 細細品讀兒子稚幼的小詩,突然感覺到那個牽著爸爸媽媽大手的小人兒,一天天長大,熟悉又有點陌生起來。

我知道,2022年秋季,兒子又將踏上新的人生征途—初中!

(6/6/2022 於聖路易斯)

封麵

封底

這篇小文發表於《北京青年報》6/13/22 (部分被刪減)

北京青年報:

https://app.bjtitle.com/8816/newshow.php?newsid=6175298&src=stream&typeid=99&did=5047215317b544a8857e0c701517a431&ff=fz&uid=345455&show=0&fSize=L&ver=3.0.1&mood=wx

 

http://edu.china.com.cn/2022-06/13/content_7826703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