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去了終身愛好
文章來源: 青白丹城2023-01-07 06:53:13

大約有二十幾年,我相信我唱演京劇,是終身不變的愛好。三年前情況發生變化時,我並不很清楚是怎麽了,到去年底,終於比較明白了。

2022年底的12月31號,華府“京劇之花”在摩門教堂的訪客中心舉辦了一場京劇晚會。摩門教堂是大華府地標建築之一,教堂主體建築一色白淨大理石 ,四麵無窗 ,塔尖高聳入雲 。行駛在大華府環城主幹道495公路往西,晴陽或陰雨天氣,都不會錯過這座宏偉的地標建築。

疫情開始前的2020年1月18號,教堂第一次邀請“京劇之花”辦了一場京劇晚會,我做主持。三年後,教堂再次邀請“京劇之花”辦同樣的晚會,我繼續做主持。這三年間,不但世界變了模樣,我自己的心意更新,裏外也變了模樣。

三年時光,對已入中年的女人,回頭看時,多少會發出一兩聲歎息。期間添加的白發,已不是拔去就可以看不見的幾根了。在疫情之前的某一天,忽然對打粉底、上油彩、掃胭脂、勒頭吊眉、貼片插花、珠翠滿頭的京劇上妝過程,生出了厭倦。每想到這套程序,便索然無味,毫無興致。這樣的變化,讓我納悶。後台化妝間是一片特別的天地,燈光和明鏡中散漫著的脂膩粉香味道,多少年來,總是讓我心生喜悅而精神振奮。這樣的感覺,毫無前兆地突然消失了,我在意外中無法解釋。隨之又生出對吊嗓練唱的倦意,且一旦懈怠,就一連幾個月不開腔。一連幾個月不開腔,自然無法演唱。於是索性罷手,竟然沒有絲毫念想。隻是總歸是團隊合作,於是這三年來,就包攬了“京劇之花”的主持事務,隻說不唱了。

四麵的燈光環照舞台,一桌二椅色彩明豔,我向來是喜歡站在舞台中央的,常常感到花團錦簇春風滿麵的愉悅。那件花費780人民幣定製的正紅色旗袍,已經穿了二十四年,是我衣櫥中性價比最高的一件衣裳。雖然脫稿做英文主持,總會感到一點壓力,事前需要花時間準備,但比起演一個角色半年不間斷練習的投入,這幾天的準備,實在算不得什麽。結束之後,身心輕鬆,各色人等合影周旋,歡聲笑語裏,也是一派暖意洋洋。回到後台,看“京花”姐妹們忙著摘下珠翠簪環,脫去錦披翠裙,用卸妝油把嬌嫩的脂粉和漆黑的眼眶混塗成一張花臉,而後用麵紙抹去,露出褐黃的皮膚本色。這種膚色刺眼的對比,會激起蕩悠悠的心情失落,那是我很熟悉的感受,那種失落會持續好幾天。

魔門教堂訪客中心的舞台精巧溫暖,橡木地板沉實厚重,觀眾席座椅舒適,從天花板到地毯,都是隆冬季節使人觸目而安心的暖色調。但是這次出台,我已經不再有以往做主持時的興奮。做好工作的意識很清晰,出出入入,有點機械,因而內心平靜,倒也不慌不忙完成了任務。

回家後,沒有一點要看照片看錄像的急迫心情。對鏡洗去妝容,似乎臉上輕了幾兩。施粉時絲毫不覺得沉重,卸下後卻真真實實感到了輕鬆,覺得日子就應該是這種身上臉上裏裏外外沒有多餘粉飾的狀態,哪怕是薄薄的一層。

“京劇之花”姐妹繼續忙碌認真地對付著各種演出邀請,偶爾對旁觀的我說,你是暫時沒有興趣了,過一段時間,會再有的,這是終身的愛好。

我不著急。人生充滿各種不確定,我的內心狀態和幾年前有很大不同,目前的變化,其實滿好。

今年留影:

三年前留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