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洪災,防口甚於防川
文章來源: 青白丹城2021-07-25 06:57:57

鄭州洪災,我們在海外所見的畫麵,揪心發怵。國內發放的新聞,以救人義舉為主,雞湯文字各種雷鋒。死亡真相和家破人亡的悲情,一律遭到封口噤聲。

我想起多年前在上海電台做記者的親戚對我說的話。

我當時在香港讀中學,喜歡文字,想著以後要進新聞界。記者親戚來香港公幹,知道我的誌向後,以長輩和專業人士的身份對我諄諄教導:報道新聞,事件本身的報道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事件中可寫的人。比如報道火災,重點應該是消防人員如何奮力滅火,英勇救人。如果要寫火災本身,那寫的目的也是為寫人物服務。火勢越凶猛,越顯出消防人員的奮不顧身,才是有深度的新聞報道。

我鄭重點頭,恭謹受教,覺得他講得有理。經過這一席教導,我再留意香港的新聞報道,無論電視和報紙,都注重報道事件的來龍去脈,細節詳盡,常常追根究底。報道中也包括人,通常是要求對方解釋疑問,並且進一步追究細節,追究責任。感人的事跡有,但不是新聞報道的重心。我認定那是因為香港民眾膚淺俗氣,不求深度,隻求八卦刺激。這一次性洗腦居然很起作用,是因為我的腦子在來到香港之前已經被洗過。而且香港向來被稱為文化沙漠,流行歌曲很風行,文化底蘊和深度,卻是談不上的。

長大後,自己稍微能自主用腦,便明白了親戚的教導,就是十年八個樣板戲突出正麵人物高大上的模式。以前是挺胸突眼振臂喊口號,現在是雞湯文字講究正能量。所謂的正能量,就是用脈脈溫情屏蔽現實真相,春風陽光遍地鮮花。螻蟻的命,是腳下的土,主要作用是當作肥料,保證開出的花朵又紅又香。

鄭州水災的慘狀,在國內官媒上,從頭到尾都被屏蔽了。“鄭州加油!”,“鄭州頂住!” 這些口號聽著是在賽場上為選手呐喊,隻是那些困在地鐵車廂裏即將被渾濁雨水沒頂的人,困在隧道裏眼看車輛被洶湧大水淹沒的人,連一個讓他們逃跑的通道也沒有。他們的絕望和恐懼被靜音被屏蔽,而無數如我那位親戚一樣的記者,會認為那是正確的取舍,是個人為整體服務,不僅認同,並且相信唯有如此,正能量才得以傳播,社會才得以和諧。京廣隧道四公裏的長度,全程淹沒,據說拖出兩三百輛車,隻有四具屍體!如此看來,鄭州洪災隻能是一場小天災。

當一個人被有效洗腦之後,他會由衷的認同被塞進腦子的邏輯和價值,成為衡量自己思維和行為的標準,並熱心地宣揚,傳播給別人,成為洗腦設計者的幫凶。我的親戚是一個,類似的人還有很多,包括已經在海外居住了幾十年的人。古有“苛政猛於虎”之說,現在可以說“洗腦毒於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