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有種族滅絕嗎?
文章來源: snowandlotus2022-08-19 16:52:52

一個字:有!是從八十年代起長達三十多年的針對漢族的殘殺滅絕,也有針對回族的殘殺滅絕。種族主義恐怖分子喊了多年的口號是:“殺漢滅回,把哈薩克趕到山裏去”!曆史上被趕到山裏去的還有原住民塔吉克族,以及克爾克孜族等。

 

關於種族滅絕,維基上的定義是:“種族滅絕(英語:genocide)或群體滅絕,是指意圖全部或部分消滅一個族群、國族、種族或宗教團體的行爲。”我個人比較認同這個定義。

 

聯合國《防止及懲治滅絕種族罪公約》第二條對種族滅絕行為的定義有五條,如下:

“蓄意全部或局部消滅某一國族、族群、種族或宗教團體,犯有下列行為之一者:

殺害該團體的成員。

致使該團體的成員在身體上或精神上遭受嚴重傷害。

故意使該團體處於某種生活狀況下,以毀滅其全部或局部的生命。

強製施行辦法,意圖防止該團體內成員生育。

強迫轉移該團體之兒童至另一團體。”

 

不提複雜的曆史恩怨,隻從八十年代初到2016年的三十多年間,精心策劃組織的、有一定規模、且造成人員傷亡的暴力屠殺案件多達數千起,包括公交車、集市等爆炸,包括劫飛機、炸火車,包括搶銀行、襲擊政府與公安部門等等,僅據維基單方麵統計(https://zh.wikipedia.org/wiki/%E6%96%B0%E7%96%86%E6%81%90%E6%80%96%E6%B4%BB%E5%8B%95%E5%88%97%E8%A1%A8),死亡達六百多人,傷四千人。但是!這些數字並不包括平時隨便就捅刀子的個體案件。個體死亡和傷殘從來沒有過公開數據,也沒有準確的內部數據,因為按照對少數民族“少抓、少捕、從寬處理”的民族政策,傷殘類大部分都不了了之,沒有立案,如果累計起來數字會更驚人。幸運活著的遇害人在身體、精神兩方麵都受到極大傷害,精神傷害也波及到家人、親友、社區。

 

這些主要是針對漢族、回族的恐怖活動,也殃及不支持疆獨的維吾爾族和其他族群,令廣大的平民百姓生活在驚恐之中。而且生活在同一個地區,漢族、回族不能帶刀,有的民族卻有特權。按習俗,大部分有刀的普通人是為了方便日常生活的需求,但極端分子們不珍惜別人對他們風俗的善意尊重,反倒時時拔刀耀武揚威地進行恐嚇,漢族、回族每天行走在危險之中,驚恐又憤懣,日子隻能苦中尋樂地過。哈薩克族等其他少數民族則長期處於被歧視、被驅趕的狀態下,也心情鬱悶。

 

對照聯合國的定義,新疆的漢族、回族符合前三條,其它少數民族符合第三條。建議善心大發、聽信讒言的聯合國人權組織針對這種實實在在的種族滅絕進行公正、公平的立案調查,看看三十多年間到底有多少無辜的平民死於非命、終身致殘、精神失常。

 

相反,漢、回等族沒有針對別的民族進行身體、精神上的殘害,更別說殺害。有說法指控中國政府違反了定義的後三條,是這樣嗎?我們可以分別看一下。

 

曾經的教育培訓中心:

說“曾經”是因為2019年底就已經全部關閉,因此聯合國人權事務高級專員Michelle Bachelet到新疆沒看著。教培中心當時采用的半封閉型住宿製可以說是“故意使該團體處於某種生活狀況下”,但絕不是“以毀滅其全部或局部的生命”。語文老師說過要把一個句子理解完整。

教培中心裏有唱紅歌、也唱少數民族歌曲,有吃有喝,但沒有酷刑、體罰。相當一部分學員以前隻學過古蘭經,把它當作法律,沒怎麽學過數學、科學等課程,所以要補習文化課、法律知識,還要習練縫紉、修理等技能。裏邊允許打電話,隻不過預留的時間比較短。周末允許回家,但實際上隻有離得近的能回,離得遠的確實回不了。

教培中心是把學員當作犯了嚴重錯誤的老百姓,以教育、培訓為目的,他們學成出去以後沒有坐監的記錄,在社區裏仍是普通百姓中的一員。以漢人為主的政府借一百個膽子也不敢虐待做為老百姓的少數民族,小心翼翼地供著還差不多。別跟我說監獄,那裏是犯人,不是一回事,而且對待犯人,世界各國誰也甭指責誰。

 

關於節育和人口:

從八十年代開始執行的計劃生育規定:少數民族的指標是城市2個、農村4個,但在2014年之前新疆隻是象征性地執行過很短的時間,大多數年份就基本上是擺設,城市裏有一部分市民自覺遵守了,但有很多家庭是3、4個,農村裏有6、7個的相當普遍。到2014年春天烏魯木齊早市爆炸案後,計劃生育政策開始被當回事地執行了,後來到2016年疆獨教材事發,才真正嚴格落實,但執行過程都比較守規矩。有些視頻裏哭訴的悲慘絕育故事隻是故事,您所熟悉的對待漢人那樣的嚴厲施暴行為根本不存在,少數民族一直享有超國民待遇。我猜個別執法人員態度不好是有可能的,但漢族執法人員一般不可能。

 

從2010年至2018年,維吾爾族人口增加了254.69萬人,增幅13.99%,漢族人口增加了17.69萬人,增幅2.0%。但這個時間段維、漢各有一個非常態的驟減。維族得益於之前寬鬆的生育政策,人口穩步大幅遞增了幾十年,使得處於生育年齡的人口基數巨大,在2014、尤其2016年起真地嚴格執行計劃生育政策了,導致出生率猛然降低,容易給不了解情況的人一個錯覺和誤解。而漢族這邊,新疆長期執行控製漢人遷出戶口的政策,到2016年陝西、四川大開發,需要招人,對新疆放開了限製,於是大批漢族抓住了這個機會勝利大逃亡,僅2017年就實際遷出二百多萬,其中有一部分因不適應又迅速遷了回來,到年底最終淨遷出人數為一百多萬,是全疆漢族總人數的十分之一。不知道中央有關方麵看到這個數字有什麽想法,反正2018年戶口政策又有收緊。

 

下圖能清晰地看出這兩種驟減,但是有些專家因不了解情況、聽信媒體的忽悠而做出錯誤的解讀(圖取自平等性先生的文章,來自Dr. Adrian Zenz和他的博士生所發表的論文,在此感謝):

 

2005年至2018年新疆漢族(為主)縣與少數民族(為主)縣每千人的人口變化數

孩子被強迫從自己團體轉移至另一團體了嗎:

聽著像有奪子之恨似的。新疆麵積太大,大到從村這頭到那頭要走幾個小時,之間廣袤的大地上隻分散地住著十幾戶、最多幾十戶。人少的村子隻能跟鄰村合用一所學校,即使本村有學校,有條件走讀的也是少數,學校為住得遠的學生提供住宿,孩子們一周或一個月回一次家。這在一些視頻裏被說成是孩子被人帶走、不準回家。簡單的住校怎麽就被演繹得變了味?

提供住宿的不隻是偏遠地區與少數民族學校,烏魯木齊也有好幾所帶住宿的漢族學校。

另外說明一下:新疆的義務教育是從幼兒園就開始,而其它省都是從一年級開始。

 

除了以上聯合國關於種族滅絕的定義,有人又提出新的定義:“在文化,文字,風俗,宗教上消滅,也屬於種族滅絕”。這怎麽看都像是把大屠殺的殘暴罪行跟文人沒原則的情懷混淆起來。即便按這個變著花樣的定義,新疆存在這樣的所謂“滅絕”嗎?來逐個看一看吧:

 

行政上:

1954年,出於對少數民族的尊重,沿用了二百年的“迪化”城名改回乾隆之前的蒙古語“烏魯木齊”。

1955年新疆省改置維吾爾自治區,下設其它少數民族的共5個自治州、6個自治縣、43個民族鄉,全麵照顧到十二個少數民族。

政府機關、事業單位、國有企業有規定,少數民族必須要占夠一定的名額,可多不可少。除了大家熟知的考學照顧,工作中評先進、晉級、提拔都要優先考慮少數民族,但實際工作、加班從來都是以漢族為主力。燈塔國目前做到了考學照顧、工作崗位種族多元化,感覺越來越向新疆看齊,但是晉級、提拔、獎金還是以工作表現為基準,不看族裔。以後該哪個學哪個呢?

 

文化上:

新疆少數民族文化被列為聯合國、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有:維吾爾《木卡姆》大型樂舞及其相關的器樂、詩歌,克爾克孜族《瑪納斯》說唱史詩,蒙古族《江格爾》史詩,哈薩克“阿依特斯”對唱及冬不拉琴藝術,俄羅斯族巴揚琴藝術,塔吉克族鷹舞,塔塔爾族薩班節,錫伯族西遷節等等。這些都是大量人力、物力、財力,從新中國建國起長期投入七十年的成果,收集、整理、記錄、出版、申遺,這些瑣碎、耗時又費力的工作主力是苦哈哈的漢族,少數民族得以專心地去傳承。如果不是從五十年代就開始搶救,這些珍貴的文化遺產大部分會已經失傳——剛解放時能唱全《木卡姆》、《喀納斯》、《江格爾》的藝人全疆就隻有一兩個、兩三個人而已。

 

語言文字上:

一進新疆就能看到路牌、招牌上的維語,有些地方是哈語、蒙語,異域風情自在其中。

新中國成立後曾經每所學校都配有漢語老師、設有漢語課,八十年代胡耀幫執政後,漢語老師陸續離開,於是很多學校便再沒有漢語課,少數民族學生隻學本民族語言,高考用本民族語的考卷。近幾年來,中小學開始實行民漢雙語製,在漢語的基礎上,按不同地區繼續教授維、哈、柯、蒙、錫、俄語課程,大中專院校則繼續開設維、哈、蒙3種語言。2019年起,新疆的語文高考試卷全部都改用官方語言——國語,嗯,終於跟燈塔國SAT隻有英語的作法接軌了。不過,對雙語學生還是保留了一場單獨的民語科目考試。

新疆出版物有漢、維、哈、柯、蒙、錫等6種文字的報紙、圖書,衛視節目有漢、維、哈3種語言的頻道,廣播電台有5種語言。

 

風俗上:

除全國規定的節假日外,古爾邦節(宰牲節)為新疆法定假日,放假3天,肉孜節(開齋節)1天。

“豬”這樣的字眼絕對是禁忌,人們隻說大肉、大油,而且絕對不會當著穆斯林的麵吃。人們常開玩笑說吃漢餐像做賊。

從改革開放以來的幾十年間,新疆的羊肉沒怎麽漲價,財政上是靠漲豬肉的價格來補貼低價羊肉,以至於我二十多年前剛到美國時,感覺超市裏69分、99分一磅的豬肉簡直就是不要錢,但是美國的羊肉卻是豬肉的好幾倍,正好跟新疆反著。喜歡豬肉的在美國很愜意,想吃羊肉的新疆才是天堂。

有強迫改變民族風俗習慣嗎?有。比如,一夫一妻製是強迫執行的,而其它伊斯蘭教國家是可以一夫多妻的。又比如,近年來十幾歲的未成年人不可以登記結婚了,強製執行婚姻法。也有些習俗的改變不是強迫的,比如,這些年的脫貧工作讓全疆偏遠的農村、山區都通上了自來水,以前因缺水而沒有洗澡習慣的地方也能洗上澡了,還有不少土炕換成席夢思。再比如,很多少數民族也開始吃綠葉蔬菜了。移風易俗,是不是現代社會發展的必經之路呢?

 

宗教上:

一千多萬穆斯林人口擁有兩萬多座清真寺(指通過審核的,還有很多沒經過審核私自修建的沒統計在內),平均每千人1.83座,比例在全世界排名前三位,高於孟加拉、埃及、阿聯酋、伊朗及鄰居中亞五國,甚至土耳其。

喀什艾提尕爾清真寺平時的星期五做禮拜人數基本上在五千左右(疫情除外),古爾邦節達到兩萬以上。

1987年,新疆伊斯蘭教經學院由世界伊斯蘭發展銀行和中國政府共同投資開辦,是一所用維吾爾語授課的宗教高等學院。2010年校園又擴建,並在烏魯木齊經濟開發區以及伊犁、昌吉等幾個地州開設了分校。

需要說明的是,在2009年的七五大屠殺後,接管新疆的張春賢主張大力翻新清真寺,漢族眼睜睜地看著一大批漏網、寬大處理的暴徒在豪華亮麗的清真寺招搖,而當時的新疆窮得沒錢修校舍,引起諸多不滿。不過他也修了很多路,倒是屬於民生建設。

 

說了這麽多,新疆的種族滅絕到底是怎麽回事?不如您親自去看看。新疆對待外賓的政策跟全國除了西藏以外的其它省份一樣,邊境口岸的政策也是全國統一的,您去廣州、南京、西安、漠河旅遊能住哪、做些啥,在新疆就能住哪、做些啥,唯一的差別是有安檢,這項自2014年烏魯木齊早市爆炸案後開始執行的應急措施暫時還沒有撤。還有,遇到的人可能高鼻梁、聽到的話像歌唱、見到的字如波浪。

 

2022年8月19日

喀什艾提尕爾清真寺做禮拜的場麵

 

參考:

對教培中心的學員來源、狀況請參閱《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https://blog.wenxuecity.com/myblog/78464/202206/31223.html

 

兩百多年間維吾爾族人口暴增了50倍 https://www.zhbaike.com/shcs/txzt/134575.html

中國和世界某不可描述的數據統計 https://zhuanlan.zhihu.com/p/27539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