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倫訪華想要什麽?如果沒有要到會發生什麽?
文章來源: 2020的冬天2023-07-07 10:30:56

耶倫訪華想要什麽?

實際上在耶倫訪華之前已經通過紐約時報放話了,一共五條:

1、技術和貿易管製

希望中國接受美國資金對中國尖端技術投資限製的政策(特別是芯片領域)不要試圖反抗。不過中國已經在耶倫到達前做出了反製,宣布對用於生產某些芯片的镓和鍺做出了出口設限。

2、營商環境惡化

這一條針對的是美光禁令及反間諜法,認為中國需要放寬禁令,文章特別指出在中國的涉外谘詢公司受到了打壓。言下之意,你們管這麽嚴我還怎麽開展間諜工作嘛。

3、匯率

人民幣貶值引來美國官員的擔憂,他們指責中國故意讓人民幣貶值,使其產品能以更低的價格在海外銷售,因此重提了匯率操縱國的話題。美國官員擔憂了,證明我們做對了,參見我前麵的文章:

中美之間似乎正在複製美日廣場協議,美國目前已經有七個州陸續提出了貨幣獨立的計劃

4、全球債務

表麵上,紐約時報說中國不應該給發展中國家貸款5000億美元,使得這些國家陷入債務陷阱,麵臨債務違約。實則這是在提醒中國你有5000億去借給那些非洲、南美洲的窮國,為什麽不增持美債?

要求中國繼續增持美債應該是耶倫此次訪華的主要目的,畢竟耶倫是財政部長,把剛剛發行的7000億美債順利賣出去才是她主要的任務和工作,不買至少也不要再賣了,哪怕隻增持幾百億呢,也對是對美債發行工作的支持和鼓勵嘛。至於中國最後會不會買,我不知道,不過我可以猜測一下不買的結果。如果中國不增持美債甚至繼續減持美債,美國極可能在中國周邊挑起一場類似於俄烏戰爭一樣的代理人戰爭。

中國如果願意買美債,那麽意味著可以幫助美國延緩債務危機爆發的時間,但等於又拿自己的辛辛苦苦生產出來的商品去換了一堆白條。不買呢,我們有被迫卷進一場不在自己時間線裏的戰爭的可能。畢竟用發展的眼光看,時間在我們的一邊,如何取舍確實是一個難題。

買多少?上麵不是給了個提醒嗎?5000億美元。

買了以後會怎樣?參見2008年中國大量增持美債之後美國的做法:繼續瘋狂打壓中國的崛起。奧巴馬說,如果中國14億人都富起來,那將是世界的災難;特朗普說,他們(中國人)的好日子過太久了。

今天資本市場上有一則傳聞:市場中有一支數字貨幣將取代黃金成為數字儲備金,你可以叫它類黃金,然後美元可以錨定這個類黃金公鏈化,從而擺脫債務的錨定。

這倒是一個一勞永逸的好方法,美元與美債徹底脫鉤,以前發行的美債全部作廢。不過美債70%的購買者是美國國內的買家,所以我認為推進這個方案無異於自宮。不過,昨天看到美媒的一篇文章,大膽預測十年之後人類的生活,其中有一條就是:數位時代的錢,將是某數字幣 ,是在智能電腦中的「數據」。這說明這則傳聞也不是完全的空穴來風。隻不過,要推動全世界去黃金化認同類黃金,是一項浩大而且需要SUPER POWER的工程,甚至是一次世界大戰重新構建世界秩序,我看不到美國有這樣的能力。

5、人權和國家安全問題

這是美國人專門用來惡心人的話題,不說也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