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盡心上22:孟子曰伯夷辟紂
文章來源: 孤島俠客2022-02-26 10:23:43

孟子.盡心上22:孟子曰伯夷辟紂

原文:
 
孟子曰:“伯夷辟紂,居北海之濱,聞文王作興,曰:‘盍歸乎來!吾聞西伯善養老者。’太公辟紂,居東海之濱,聞文王作興,曰:‘盍歸乎來!吾聞西伯善養老者。’天下有善養老,則仁人以為己歸矣。五畝之宅,樹牆下以桑,匹婦蠶之,則老者足以衣帛矣。五母雞,二母彘,無失其時,老者足以無失肉矣。百畝之田,匹夫耕之,八口之家足以無饑矣。所謂西伯善養老者,製其田裏,教之樹畜,導其妻子,使養其老。五十非帛不暖,七十非肉不飽。不暖不飽,謂之凍餒。文王之民,無凍餒之老者,此之謂也。”

 

譯文:
 
孟子說:伯夷為了避開商紂王,住在北海之濱,聽說文王興起,說:為什麽不回來呢!我聽說文王對老人好。薑太公為了避開商紂王,住在東海之濱,聽說文王興起,說:為什麽不回來呢!我聽說西伯文王善待老人。天下能做到善於對待老人,仁人誌士就覺得是自己回歸社會的時候了。五畝的宅院,牆下種上桑樹,讓婦人養蠶,那麽就夠老人穿絲綿衣了。五隻母雞,兩頭母豬,按時交配繁殖,老人就有足夠的肉吃了。一百畝的田地,給男人耕種,足以養活八口的家庭 。所謂西伯對老人好是,規劃好農村的田地,教育他們耕種和畜養,引導家裏的妻子和孩子,從而可以贍養好老人。五十歲的人沒有絲綿不暖和,七十歲的人沒有肉吃不飽。吃不飽穿不暖,那叫做挨餓受凍。文王的臣民,沒有挨餓受凍的老人,就是這個意思。

短評:

文王對老人好,所以仁道流行,薑太公和伯夷都想從海濱回到文王的國度了。可不是嘛,本來是為了逃避商紂王的虐政,現在天道流行,文王興起,還在海濱躲避什麽!

一個社會的文明程度,不是你有多麽現代化,科技多尖端,武器多強大,而是你對待老人的態度。老人無所養,幼兒無所托,年輕夫婦離開家鄉在外打工,遭受非人的奴役,這算是什麽文明社會呢?!這不是當年伯夷和薑太公逃避的非人社會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