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冶長篇第十九:子張問曰
文章來源: 孤島俠客2021-04-16 01:13:37

公冶長篇第十九:子張問曰

 

原文:

子張問曰:“令尹子文三仕為令尹,無喜色;三已之,無慍色。舊令尹之政,必以告新令尹。何如?”子曰:“忠矣。”曰:“仁矣乎?”曰:“未知,焉得仁?”“崔子弑齊君,陳文子有馬十乘,棄而違之。至於他邦,則曰:‘猶吾大夫崔子也。’違之。之一邦,則又曰:‘猶吾大夫崔子也。’違之。何如?”子曰:“清矣。”曰:“仁矣乎?”曰:“未知。焉得仁?”

譯文:

子張問孔子:“令尹子文三次被任命為宰相,沒有歡喜的樣子;又三次被斥退,也沒有惱怒的樣子。離開以前,一定把政務交代給新市長,怎麽樣?”孔子說:“忠臣。”子張又問:“這算仁嗎?”孔子回答說:“不了解其他方麵,怎麽能算仁?” 崔杼殺害了齊國國君,陳文子有十乘馬車,扔下出走了。來到其他國家,卻說:‘與我國的大夫崔杼沒什麽兩樣。’於是離開了。到另一個國家,卻又說:‘同我國的大夫崔杼沒什麽兩樣。’於是又離開了。你覺得崔杼怎麽樣?”孔子說:“是個清官。”又問:“他仁義嗎?”回答到:“不了解其他方麵,怎能知道是不是仁?”

譯文:

齊國無道,臣子崔杼殺害君主,陳文子不願意與逆臣為伍,逃到其他國家。發現天下無道,其他國家也一樣,到處都是崔杼一樣的人。陳文子沒有苟且遷就,繼續流浪。

天下無道,君子除了流浪,還能做什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