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白
文章來源: 雁東閣2023-11-29 16:17:12

《空白》

        中國畫喜歡留空白, 尤其是宋畫, 這和宋朝崇文抑武有關。

        抑武的結果就是掌權的文人多了, 文人講話吞吞吐吐地, 講一句話留三句, 生怕講直了, 被人看穿心思, 丟了烏紗帽, 吃不起好飯了。

        本來嘛, 戰場上要靠戰績, 官場上靠的就是誰最會結幫拉派、勾心鬥角了, 政績很難評, 靠的是時勢、人勢, 且文人們出山靠的是科舉, 這種製度下考出來的人都半斤八兩, 心裏是誰也看不起誰的。

         但嘴上不能說, 留下一片空白讓人猜。

         宋朝是文人的天下, 文人又愛風雅, 所以畫如人性, 畫一點空三分, 還說妙在空白。

         空白其實是一種意境, 用的好是相當地美。但好像這種意境隻有中國人懂, 還有日本人, 日本人更把這種意境發揮到極致, 連文字都壓縮了, 俳句可以算是留著空白的文字。

         西方人就不懂空白了, 他們的畫都是密密麻麻的, 天上必有雲、有彩霞。當然, 近代西方畫就另當別論了, 米羅的一個圓圈, 康定斯基的一個三角都可稱為畫, 空白是大大的有。

        有一次, 我去某國的德國大使官邸, 官邸修繕了快一年, 總算是煥然一新。夫人帶我們參觀, 走到一幅畫前, 畫巨大占了幾乎一麵牆, 不過與其說是畫, 不如說是牆, 因為整個畫布畫的就是棕灰色一片。

        這幅畫是被國家的收購的, 西方國家一般對藝術家有補助, 靠藝術吃飯的人, 平常的人很難養活自己。不過, 當時我想, 這個藝術家還不如去當粉刷匠, “靠自己的努力吃飯, 光榮!” 這是我們中國人從小所受的教育。

         不過, 此話我終究沒說出口, 留點空白吧。

        《照夜白》裏寫道, “然而單隻空白, 不足以生成境界, 還要有實景在。若無實景, 空白也隻是空白而已”。

         若無實景, 空白隻是空白, 這話太對了。沒有對比, 就沒有傷害, 沒有實景, 就沒有圖畫, 那空白就是真正的空白, 沒有圖畫的空白就是一張白紙。

         然而, 在“空白”這一章裏, 作者舉的卻是馬遠的幾張圖。

        第一張“水圖”, 第二張“雲生蒼海圖”, 第三張“長江萬頃圖”。

        這三張在我看來與其稱之為圖, 不如說是教科書, 大概美術老師教學生畫波浪時, 黑板上畫的大約如此吧。

        這個經驗是我親曆的, 因為畫《挪威海岸千裏圖》時, 不知如何去描繪海浪, 就上網查了, 查到的就是馬遠的這幾張圖, 後來我臨摹了, 再發揮到了我的圖中。

       最後一圖是"黃河逆流"圖, 這張畫的真不錯。但若以我這等俗人的眼光, 加個海鷗則妙, 一對更歡樂。

        空白要有實景幫襯, 但於我凡俗之人, 景還是要些美景, 太簡單了、太深奧了, 我也實在欣賞不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