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誕將臨期3-紅包和聖誕禮物
文章來源: 雁東閣2021-12-03 01:52:46

《紅包和聖誕禮物》

         中國人最大的節日自然是春節, 據說堯舜時期就有了, 習俗各期各種, 各地各樣, 現在最不能缺的就是紅包。

         我小時候可不是這樣的, 紅包是沒有的, 因為大家都窮。

        雖說如此, 童年時的我總是盼著過年, 過年有新衣服穿, 小碎花布的棉襖襯著新棉花, 在陰寒的上海穿在身上暖暖和和的。

        然後到鄰居家道一聲“新年好”, 總能得到一把帶殼的花生瓜子, 一二粒糖。幾家下來, 兜裏也是滿滿的。

        “恭禧發財” 是沒人說的。大家都彼此彼此, 發財誰都沒份, 誰也不奢望, 也就不必掛在嘴上了。

         這些都是後來才有的, 不過我從來不說“恭禧發財”。別人發財, 我眼紅還來不及, 為啥要恭喜他呢?所以我不說口似心非的話。

         還有過年的時候可以好好吃幾頓, 這在物資貧困的年代, 可是咱們老百姓的盼頭。一年到頭, 辛辛苦苦, 也就是盼幾口好吃的。

        這自然從年夜飯起, 我媽做得一手好菜, 紅燒排骨、蹄膀、炸薯泥等等, 一頓飯集中了一年的精華。

        大年初一, 是走親戚的日子。我太外婆在世的時候, 自然是她最大, 全家都聚在她那裏。隻是我十二歲時, 太外婆去世了, 核心沒有了, 聚集力也少了很多。

        剛開始的一、二年也沒什麽。後來, 我就聽我舅婆婆在埋怨, 我的幾個舅舅都跑去女朋友家了, 大年初一她做了一桌子菜都剩下了。

        這些都是我對過年的記憶, 除了吃還是吃, 但是真的是好吃, 每一口都讓人回味無窮。

        後來中國一下子變富裕, 過年的習俗也變盡了花樣。吃飯還是要吃的, 隻是再也沒有窮困時代的香了, 物質太富裕, 百花叢中看花了眼, 挑不出美了, 人就不珍惜了。

        再有就是過年一定離不開紅包了, 隻是紅包越來越大, 人卻越來越不滿足。

        其實, 我是從心裏抵觸紅包的。我小時候從沒收到過紅包, 而到了我這年齡, 也就是分紅包的年齡, 發的多, 我心疼, 發的少, 別人嫌棄。

        有錢的人可以多發, 收到的人受寵若驚、感激涕零。無錢的若我, 實在是心有餘而錢不足啊。

        馬雲派個一萬塊的紅包, 和我發的區區十塊, 從付出的角度來說, 價值是一樣的。但又有多少人在乎我的十塊呢?

        究竟紅包還是給有錢人長麵子, 給窮人增無奈。所以我常想, 雖然這是咱們的習俗, 但我還是想要摒棄。

        在歐美過聖誕節也是要送禮物, 禮物雖然要用錢去買, 但放上一顆心, 附上一份愛, 就珍貴無比, 價比天高。

        送禮的人要用一年的時間去傾聽、去尋找禮物, 然後用心地把禮物層層包裝, 裝進一份驚喜。 而接禮物的人慢慢地一層一層地拆開, 收到的定是一份感動。

        紅包是我們中國人的禮物, 簡單實惠。隻是, 我還是覺得, 赤裸裸的一疊錢, 怎麽聞都有一股銅臭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