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色黃種人
文章來源: 雁東閣2021-04-17 02:51:08

這篇是幾個星期前發在微信朋友圈的, 當時是不想蹭熱度, 怕被灼傷。但思前想後, 反正這事熱度已減, 不妨發出來, 也算是一己體驗。

《黃色黃種人》 

       我一向對王室的新聞不感興趣, 一來我是個堅定的共和主義者, 二來人家這種婆婆媽媽的閑事實在是與我無關。不過這二天, 任我如何不去關注, 總逃不過某王子王妃的故事, 簡直是鋪天蓋地, 哪國的報紙、哪家的新聞, 甚至微信的朋友圈, 都有那兩張臉在晃著。 

         忍不住點開了一下, 那個曾經的王妃說, 王室成員有人討論她生出來的孩子到底有多黑。    

         這也太玻璃心了。 

         貴為王妃, 人們自然好奇將來的小王子會長什麽模樣, 這是人之常情。像我們這樣嫁給不同種族的尋常百姓, 也是經常被人議論的, 這倒真不是歧視, 絕對是興致, 親戚朋友之間總會指著肚子裏評論幾句。 

        黃頭發和黑頭發的人生出的孩子大概是黑頭發的概率高, 藍眼睛和黑眼晴的結合也許會是棕色, 反正各種猜測都有, 大家都是懷著一顆喜愛的心。 

       這其實是對一個結果的期待。就如打賭德國隊和巴西隊誰輸誰贏, 還含著些許的興奮, 至於中國足球隊嘛, 相信大家也不會去費力猜的。 

       其實懷過孕的母親都知道, 夫妻自己也是在問, 肚子裏的孩子健不健康, 這是首問。第二便是會長什麽樣。 

        這個是無論同族或異族通婚的夫妻都會問的問題, 而異族通婚的更甚些, 畢竟變數更多, 或白或黃或黑, 隻要健康漂亮就行。 

        及至孩子出生了, 尤其是混血兒, 大家都會圍著嘖嘖稱讚, 倒底是有些與眾不同, 有點異國情調的小孩引起的注意好似更多些。 

        這可是說是物以稀為貴的一種表現形式, 沒什麽可大驚小怪的, 更沒必要上綱上線。孩子都可愛, 可愛的孩子人人愛, 這真與膚色無關。 

        就是這樣的混血孩更引人注目些。我的小孩, 在國外大家都指著說“瞧, 一個小中國人”, 說的人沒什麽貶義, 聽的人就不必疑神疑鬼了。 

        是一個中國人沒什麽不好, 出生即是, 該以為自豪。像一個中國人更沒什麽不好, 何必自賤。 

        到了中國, 大家又都指著我的小孩說“瞧, 一個小外國人”, 不過說這話的就不止於親朋好友了, 路上行人陌生人都會指指點點。有幾次到了商店, 幾位女售貨員圍攏過去, 撫頭的、捏臉的都有, 小孩有些無奈, 大人就權當作是對自家孩子的讚賞吧, 畢竟沒人是存著一顆壞心的, 純粹看熱鬧而已。 

        當然, 這是20年前的中國, 現在這種情況大概不太會有了吧, 見怪不怪了。 

        所以說, 在國外被當作一個中國人沒什麽不正常, 在國內被當作外國人也沒什麽可恥, 關鍵是要自己的心夠尋常夠強大, 要做到榮辱不驚, 先要做到榮辱不覺, 俗氣點說, 臉皮要厚些, 才不會整天擔驚受怕的, 為自己的膚色煩惱。 

         像傑克遜一樣, 把皮膚漂白了, 這得有多自卑啊。

         黃種人的媽生個黃種孩子, 天經地義, 再黃也是自家的孩子, 越黃越好, 越顯得我們種族強大。別人怎麽說是他們的事, 懶得管。世人眾口難一詞, 好意惡意, 越猜越折壽。 

        我兒子出生後沒幾天, 醫生來查房, 隨口說了一句, “這孩子有點黃”, 我一聽馬上接口“ 這孩子的媽是中國人, 黃一點是正常的”。 

        醫生禁不住哈哈大笑說, “ 我的意思可能是這孩子有點黃疸症”。 

        然後我也哈哈大笑, “我都不知道有嬰兒會有黃疸這個症狀, 我以為你講的是膚色”。 

        “我講的就是膚色”, 醫生回答。 

         此膚色不是那膚色, 隻要對自己的膚色有信心, 就什麽也不是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