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譯名從哪兒來?
文章來源: 趙登禹路2021-03-03 05:30:59

您要說是“從新華社編印的《英語姓名譯名手冊》(編者署名辛華;“Trump 特朗普”條見其1973年7月修訂第2版402頁右上第三行),早知道啦,用不著再說”,我不能跟您抬杠。以下“再說”的這些,無非自說自話,理理所思而已。

一望可知,與“川普”或“創普”等等不同,這個至遲四十多年前出爐的“Trump 特朗普”條目,非為目前的美國總統特製。筆者幾度談這個譯名,也是盡就一般而言。

今天看電視,對談雙方提到俄國總統普京,仍多把來自俄語的 Putin 當英語念,發近似“普庭”的音。俄語中 t 這個輔音會“來事兒”,到不同的元音麵前念法不同。以俄語發音為準,“普京”為正,“普庭”為誤。

這種外來名詞在英語中應有很多。苦於知識不廣,筆者很怕多舉例會舉錯。但聽說某法國名人有言:(什麽)英語? 那不就是念錯了的法語嗎? 如此調侃的由來,是否針對這種外來語進了英語就“跑腔”的現象呢?

Trump 姓氏來自德語(因為老家很少有人喜歡他,現任美國總統信口開河說祖上與瑞典有關,較真兒的德國人考其說後得出冷冷結論,曰 fake news),聽德語發音,近似“托姆夫”。猜想這就是“特朗普”中“特”音的由來了,當然還須存疑,更不妨存異。

音譯外語姓名入漢語,簡單從事而得恰如其份的大概也有,但要是都能那樣也就不成其為難題了。這主要是就采用音譯姓名的第一原則名從主人而言(至於第二原則約定俗成,就是承認流俗,不問道理,沒啥可爭)。名字的主人原非英語,是常見的事。爭論各方的依據不同,必然難於一致。幹脆不譯,或能根本取消難題。

從如何定 Trump 譯名這件事扯開,再說一點點感想,是關於從某族語言的衍變論斷其社會曆史哲學政治發展的種種。別的不說,寫那樣的文章,總應該要求通不止兩種異係語言。若老是拿英語代表一切外語,論據中隻有英、漢對照的舉證,而結論涵蓋卻不恨其大,怕是有點兒忽悠讀者吧?

又及,忽然有點明白“譯名應當名從中文讀者喜好”的主張是從哪兒來的了。

曾任美駐華大使的 Jon Meade Huntsman, Jr. 中文名“洪博培”。筆者還知道一位 Bruce Gore 中文名“高步思”,更有“行成於思”的美意。此外還有將 Stephanie 化為“申凡妮”,令人聯想是“來自申城的女孩”。如此等等。

可是,拜托! 以上那些都已越出音譯外文姓名,走到給外國人起中文名的題目下了。起名兒,隻要本人接受,怎麽起都行。卡瑪的夫君,也是那部關於六四的影片主創之一,要精通中文的妻子給他起個通俗的中文男士名,卡瑪說叫“高富貴”,就叫高富貴了,見於影片,單麵掛格。可那跟音譯外文姓名應遵從的規則又有何幹?

且將一眾譯者中誰主張什麽和誰發明了什麽的問題放到一邊,小結一下有關 Trump 的中文譯名發生過什麽:一、《英語姓名譯名手冊》有“Trump 特朗普”條目。二、在美國的中文媒體如《世界日報》與“美國之音”和在台出版的譯著如《川普談判學》一向采用“川普”。(其他譯名如港報早期采用者和筆者相信為貼切者一概不計。)三、美國之音自 2018 年 9 月起不再用“川普”。

美國之音中文部之所以棄“川普”而就“特朗普”,說是與別家中文媒體看齊,說得通。認其為向新華社看齊,無論是“屈從”還是“從善”,說不通。因為美國之音每日每時在眾多問題上都不從新華社,沒有理由單從這樣一件事。

音譯音譯,但凡想譯,首當訴諸聽覺。幸或不幸,英文裏有 tramp 一詞。Trump 與 tramp,說英語的人即使是大舌頭也必分得清,特因後者難用於稱呼人。有如在中國名“創成”的人(張王李趙等還真是不少),你要給人家叫成“串成”,必是有意戲謔貶抑。美國之音中文部的創建執掌以來自台灣用國語的男士女士為主,原來沿用“川普”屬自然而然。但 VOA 以英文為主,那裏不懂中文的人隻會覺得中文部那邊整天“川普”“川普”的聽來絕似 tramp, tramp! 而不大可能去領略那兩個漢字之雅。

Ivanka Trump 的女兒學字正腔圓的國語。那孩子告訴家大人,咱全家在中文裏叫“川-普-”。她上兩輩人聽了如何?……正如中文“麗”“晶”兩字意思都好,可胡家父母絕不肯給女兒起名叫“麗晶”,是同一類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