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歡有著更多溫暖和光亮的《人世間》
文章來源: Tigerlily662022-04-24 04:17:14

 

看電視劇向來比別人慢半拍,幾周前終於聽完了《人世間》的有聲書,前幾天也剛看完了電視劇《人世間》。看完劇,相比聽完小說時的沉重和心寒,心裏有種如釋重負的感覺。

 

從故事的角度而言,我更喜歡王海鴒對電視劇的改編。

 

一個時間跨度達50年,眾多人物,多條線索,多個主題的故事,電視劇和小說都是以平凡的小人物周秉坤跌宕起伏的人生為主線,主題上也是把平凡百姓的愛情都放在了非常重要的地位。

 

周家人,包括爸爸周誌剛及三個兒女,隨著時代的變遷,人生路上起起伏伏,有歡喜,自豪,欣慰,更也有種種失意、無奈甚至痛苦。但讓人欣慰的一點是:他們中的每一個人,都和意中人結為連理,都有很好的感情歸宿。

 

周誌剛和老伴,書裏和劇裏雖都沒有很多卿卿我我的場麵和描寫,但完全可以感覺到夫婦倆的信任和默契。周誌剛父親的形象非常高大,正氣十足,處變不驚,極有擔當。媽媽則是典型的慈母,一心撲在孩子身上,任勞任怨。也許正因為如此,他們才培養出了優秀的兒子周秉義和女兒周蓉,以及不優秀但善良樸實有擔當的周秉坤。

 

周誌剛去世時是寒冬,夜晚,兒女們在院外搭建了靈堂為父親守靈。平時腦子時而清醒、時而糊塗的周母來到院子,語氣篤定地勸兒女們回屋休息,她來陪父親一會兒。第二天一早孩子們起床,驀然發現緊緊握著父親手的母親身體已被凍僵,表情安詳,陪父親一起離開了這紛繁複雜的人世間。這感人至深的一幕是電視劇裏加進去的,很好地體現了周父周母的生死與共的深情。而在書裏,周母是周父去世多年後秉坤在獄中時才去世的。

 

周秉義和冬梅是識大體顧大局、成熟懂事的一對。周秉義剛直不阿,一心為國為民,對冬梅也是一心一意。除了工作太忙對家人有所疏忽外,簡直可以稱得上一個完人。冬梅雖然貴為省長千金,不僅對周家毫無輕視之意,反倒對周家事無巨細關心備至,是一個盡職盡責的好大嫂。兩人多年來一直感情甚篤,不過後來,因為周秉義完全忙於工作,冬梅自覺做出的犧牲太多,心生怨恨,甚至提出離婚。這時周秉義查出胃癌,冬梅痛哭失聲,自然也選擇留在了愛人身邊。

 

在劇中結尾,隻是暗示周秉義已經到了癌症晚期,並給弟妹留下了一封信。在書中,周秉義去世,去世前和冬梅私談,讓她答應自己,一定要改嫁。冬梅後來果然嫁給了一美籍華人,路上偶然遇到周秉坤,兩人竟然無話,心裏都惘然若失。

 

周蓉年輕時是一個有才華但我行我素,認為自己的夢想重於一切,為別人考慮得比較少的人。所以年輕時她會選擇離家出走,去偏遠的貴州山區尋找詩人馮化成,全然不顧父母的感受;她也會把自己的親生女兒送給家境貧寒的弟弟弟媳撫養,一托就是十幾年。

 

她是個幸運的女人,在和馮化成婚變後,年輕時就對她著迷,一直默默等了她這麽多年,才華橫溢,俠膽仁心又善解人意的大導演蔡曉光娶了她,而且事業上也能給她指導和幫助。

 

不知是不是因為疫情的原因,書裏麵周蓉和女兒在法國那一段在劇裏完全刪掉了。我倒不覺得有什麽遺憾,那一段,聽書的時候,不論情節和細節都覺得有些勉強。不過,劇中的後半段嫁給蔡曉光之後,周蓉成了一個良妻慈母好女兒好姐妹的形象,看女兒的眼光柔和充滿慈愛,和以前我行我素的風格判若兩人,沒能給我留下很深刻的印象。也許是經過那麽多事後,周蓉真的是能做到風淡雲輕了。

 

周秉坤和鄭娟是最讓人感動和祝福的一對。他們代表著最平凡的那些人,每天為衣食住行勞累奔波,嚐盡世間的艱辛和無奈,然而初心不改。他排除萬難,娶了懷著別人孩子的她;她不顧別人流言蜚語,任勞任怨,一心一意照顧著一大家子,從植物人的婆婆到叛逆的外甥女。對秉坤,她更是真心崇拜尊重愛護,從不抱怨指責。這樣一個左鄰右舍覺得有點的人,在大熊罵秉坤監獄犯人的時候,竟然二話不說一個大耳光打過去,打得一個大男人捂著臉驚愕不已。還有後麵教訓春燕那一段,有情有理又點到為止,讓人刮目相看。

 

這個沒什麽文化,在周蓉和冬梅麵前自慚形穢的女人,卻以一顆真誠質樸的心和不卑不亢的生活態度征服了觀眾。

 

扮演秉坤和鄭娟的雷佳音和殷桃真是演活了這兩個角色,讓人不自覺地跟他們共命運,跟著他們哭和笑。

 

電視劇和原著很大的一個區別是對第三代的處理上。在小說裏,周楠在美國被槍殺,馮玥對感情失望,做了有錢人的小三。周聰資質平平,和老婆感情還不好,天天吵架。想當年周誌剛一生浩然正氣,大兒子女兒優秀,小兒子也善良有擔當。第三代卻是如此結局,讓人覺得失落、鬱悶甚至心寒。

 

所以當電視劇裏看到馮玥是一個憑著自己的聰明才智在公司裏打下一片天下的女強人時,心裏有些如釋重負。

 

秉坤的幾個朋友—“六小君子的坎坷經曆和他們之間的友情在小說和電視劇裏都很感人,讓人唏噓。明顯不同的是電視劇裏臥軌的從國慶變成了趕超。

 

頭腦靈活,特會為自己著想的春燕和德寶兩口子真是天造一對,地設一雙。他們因為自己的精明成了朋友裏生活條件最好的,也為此和朋友們鬧翻,成了孤家寡人。春燕的角色塑造得很棒,從活潑可愛的少女到精明算計的女幹部,善良又潑辣的形象栩栩如生,如在眼前。

 

電視劇裏特地安排了一個暖心的結尾,大家一起來參加春燕兒子牛牛的婚禮,暗示大家重歸於好。但我想在現實中,以利益為重和以情誼為重的人走到一起的可能性不大,除非前者變成了後者。

 

不得不提一句電視劇裏兩個我覺得塑造得有點突兀的形象:駱士賓和水自流。一個當年的強奸犯現在變成一個呼風喚雨的大老板不說,而且有格局,有視野,有情懷。而在書中頗有情懷,開書店想傳播中華文化的水自流在劇中卻隻變成了一個跟班的形象。

 

電視劇上映後,編劇王海鴒回憶說,她和梁曉聲初合作,便感覺兩人在劇本創作的理念上非常不同。自此他們就創作未做過任何交流,直到劇集播出後也隻字未談。她覺得梁曉聲心中的遺憾肯定很多,但卻從未因此罵過改編者,充分顯示了他的睿智大度寬容還有厚道。

 

有意思的是梁曉聲被導演王路拉著在劇裏也露了一臉,是審訊秉坤的那個審判長。雖然他以後提到最不愛看的就是那一集:)。

 

 

王海鴒還總結道:

 

原著的底色是鋼鐵色的、青灰色的,雖然讓人感受到主角的堅韌和頑強,但同時也是沉重的。我個人的生活態度,是希望看到更多明亮和溫暖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