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宿舍裏的那個小九妹(下)
文章來源: Tigerlily662022-02-10 04:34:21

附上篇:大學宿舍裏的那個小九妹(上)

轉眼就到了大四。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打算,想繼續讀書的忙著考研,想進入社會的忙著找工作,也有人想趕在畢業之前談談情說說愛,在青青校園裏留下一段關於青春的回憶。

蓉兒很少對我們提起將來的事。但我們都知道以她爸爸的畫家身份和社會關係,在那個城市找個工作易如反掌。想必她不用自己操心什麽。

過了春節回到學校,這是大學的最後一個學期了。那些畢業後想回家的同學都已經有些按捺不住,身在曹營心在漢,整天打牌喝酒混日子。

誰都沒有想到,在那個人心浮躁的時期,蓉兒卻邂逅了她的白馬王子。

那個男孩姓畢,個子高高,眼睛亮亮的,五官長得很周正。臉上總掛著淡淡的笑容,看起來很紳士,也稍微有些靦腆。

他是我們班長的老鄉,在回家休假的路上,順便來我們大學所在的城市玩一趟。他在上海的一個船員學院讀書,當時是否已經畢業,我已經記不清了。隻記得後來聽說他出過幾次海,經常在海上一漂就是半年。

這個帥氣的男孩,和蓉兒初次見麵,兩人就相互傾心,一見鍾情。

還沒等我們反映過來,人家兩人已經挽著臂膀,相互依偎,成雙入對地走在校園裏。兩人貌似都是慢脾氣,走起路來也都不急不慢,一路低聲細語,看起來很協調。

畢同學大概用的是海員的作息製度,出海半年,休整半年。那一次,感覺他在我們學校至少住了幾個月。

每天他的工作就是大清早從男生宿舍樓踱到女生宿舍樓,接了蓉兒,兩人一起慢悠悠一起去食堂吃早飯,再一起慢慢踱回來。中午再來接了蓉兒去吃午飯,然後是晚飯,日而複始,周而複始。

小情侶在食堂就餐,充滿柔情蜜意。吃飯時也不忘相互凝視,偶爾你喂我一塊肉,我喂你一個蝦。我們提著飯盒從旁邊經過,看到這對愛情鳥兒不自覺有點窘,趕忙加快腳步。人家那倆卻毫不在意,旁若無人,繼續一臉甜蜜地對視著,依偎著,嬉笑著。

回到宿舍,蓉兒跟我們說:“在我見過的所有男孩子裏,他是最帥的!” 一臉的幸福喜悅溢於言表。四年大學生活裏,那是蓉兒的高光時刻。

轉眼畢業臨近,我和同宿舍的老三被保送上了研究生。忙忙碌碌收拾行李的時候,得知蓉兒要到離我們大學不遠的一個中專去上班了。她的職位是數學老師。

大學時班裏的同學來自全國各地,畢業後大多數人都回到了家鄉所在地兒,或者所在省,再想見麵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兒。蓉兒離著母校那麽近,卻很少和我們在校的人聯絡,也沒人知道她的聯係方式。

讀研的第一年,一個挺暖和的日子,蓉兒有個讀研究生的老鄉來我們宿舍敲門,約我和老三一起去蓉兒工作的學校去看看。那個老鄉以前就住我麽麽宿舍隔壁,經常來找蓉兒,和我們都臉熟。

我們乘公交車找到那個學校,又找到了單身宿舍,見到了分離了幾個月的蓉兒。她變化不大,見到我們蠻開心的,還帶我們參觀了校園和教研室。

記得自己當時隱隱為她感到有些遺憾,覺得大學裏學了那麽多高等數學和物理,她又是那麽聰明的一個人,在那兒有點大材小用。

她自己倒是毫不在意的樣子。言談之間感覺她對工作不太在乎,她隻想在那兒安安靜靜地等著畢,等他從上海搬來這個城市,從此兩人不再分離。

那是我畢業後和蓉兒的唯一一次會麵。那個年代,沒有手機,沒有微信,沒有互聯網,失去聯係是正常不過的事情。

很多時候,兩個曾經的朋友,就像海麵上曾彼此碰撞的兩束浪花。會麵後,各自在浪和風的作用下沿著自己的軌道繼續前行,再也沒有重逢過。

幾年後,我和宿舍的老三先後來到了美國求學。

命運就是這麽奇怪,當年蓉兒在宿舍大聲喊著她爸爸將來要送她到美國讀書時,我還覺得出國這事與我沒有半毛錢關係。更不會想到有一天我會在美國,寫一個九妹有關的故事。

一直不太明白蓉兒為什麽不願和大家聯係。前些年的校友錄,這些年的微信群,大多數同學都能在虛擬的空間裏重新碰頭,敘敘舊,雖然時間長了也無話可說。我留意到從始到終,蓉兒從來沒有出現過。

班上沒有一個人知道她的近況,或聯係方式。甚至同在美國,和我聯係頗多的班長,畢同學的老鄉,也完全不知道他倆的下落。

2010年秋天,先生被派到上海工作兩個月,那段工作告一段落的時候,他安排我帶著兩個年幼的孩子去上海和他團聚。懷著激動興奮的心情,我開始和在上海的幾個大學同學聯係。期間問起蓉兒,大家都搖頭不知。

臨要啟程幾天前的一個晚上,我突然想起可以在網上搜索一下她有名氣的畫家爸爸-這麽多年來,我一直還記著她的爸爸和兩個姐姐的名字。果然,敲入畫家的名字後,網頁?出現了很多關於她爸爸的個人介紹及采訪報道。貌似這些年來,他的熱度有增無減。

我又試探著敲入她爸爸和姐姐的名字,又有很多新的搜索結果出現。我往下拉啊拉,沒想到,竟然找到了她大姐羽的新浪博客。

照片上的羽,依然如記憶中長發飄飄,仙氣十足。隨手點開幾篇文章,文筆很美,唐詩宋詞信手拈來。我往下讀著,哦原來她離婚了,帶著女兒回到家鄉,在一個中學做美術老師。原來她從來沒放下過畫筆,一直勤奮練習和揣摩。原來她的很多作品都獲獎了,在藝術上越來越向畫家爸爸靠攏了…..

正在為她高興,下一篇博文映入我眼簾,題目竟然有“悼母”的字樣,我心裏猛往下一沉。帶著緊張和恐懼的心情仔細讀下去…文章真摯優美又充滿哀傷之情。原來一個極平常的日子,她媽媽去市場買菜,竟然被一輛車撞倒意外身亡,再也沒有回家。才六十多歲的年紀啊。想起以前那個被父母捧在手心的蓉兒,感到深深的難過和悲傷占據了我的心……

不知不覺又有很多年過去了。微信上的大學微信群也早已過了熱乎期,鮮少有人說話。

自始至終,從沒看到蓉兒的名字出現。

寫這篇文的時候,忍不住又去百度了一下蓉兒的爸爸。一篇對畫家個人采訪的文章裏提到了她的三個女兒:大女兒二女兒從事藝術類的職業,而且成果卓然:小女兒在一個高校教數學。

文章裏還提到了畫家的孫輩,並列出了孩子們的名字。德才兼備的大外孫女已經進入大學,最小的外孫也頗具藝術天賦。仔細看了一下那個外孫的名字,看完後不禁揉了揉眼睛,又仔細看了一遍。

是的,我沒看錯,小外孫的確姓!!

心裏有一陣莫名的安慰和感動。

眼前不禁又出現當年校園裏那一對熱戀中的情侶,滿臉的柔情蜜意,手挽著手,慢悠悠走在石板路上,高跟鞋發出清脆的響聲……

 


 

人生啊人生。大學裏一起嬉笑怒罵的時候,曾以為我們的生活裏,一直都會有彼此的影子。可驀然一個拐彎,你已消失於人群,再也不見。

時光荏苒,當年那一群青春飛揚的女孩兒,都在自己的人生軌跡上慢慢前行著,得到著,失去著,早已經活成了年輕時覺得好老好老的年紀。

有時候會忍不住想-親愛的蓉兒,不知你現在是什麽樣子的,是一個賢妻良母還是事業上的女強人?你是不是偶爾也會想起曾經同住一室的姐妹們,也會上網搜索一下那些再沒音訊的我們?你是不是也和我一樣眼角有了密密的皺紋,看著那些雨後春筍般的在咱們大學畢業後才出生的年輕人覺得不可思議?

你是否也還記得那櫻花樹下的身影,馬路邊試戴草帽的狂笑以及黑暗中的挑燈夜談…..

一切的記憶都在我腦海中,鮮活如昨。

日後無論見與不見,我的牽掛與祝福是真心實意的。

隔著遙遠的時空,我們仍共享著同一個太陽,同一個月亮,同一片星空。所以我有理由相信,在某一個白天或黑夜,你會想起我們,就像我們也會想起你一樣。

時光的長河中,永遠不老的記憶中,願我們都被歲月溫柔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