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蓮花
文章來源: 楓散仙2023-06-09 09:23:24

藍蓮花

這兩天有點心神不寧的,好像丟了什麽東西。開始以為是年紀大了,記憶力差,忘了什麽事兒,其實不是。

我在家裏進進出出時,總是看到車庫裏空空的車位。那裏曾經是我那心愛小車的家,它在那裏住了十多年了。近幾年因為疫情,它都沒動過地方,成為了車庫裏的一個固定擺設。我隻是定期擦一下車,充一下電,就這樣擱置了幾年,連車保險都停掉了。我確實看不出在可預見的未來還會讓它上路,就打了一個廣告,把它賣了。

小車雖然很舊,但是已經伴隨我上下班多年,有了感情。而且這座駕特別皮實,從來沒有出過什麽問題,也沒有花過多少錢做換這換那的維修,就像一條忠實的老狗,沒有讓我失望過,不管是在大雪紛飛的冬季,還是烈日炎炎的夏天,它都像 “Old Faithful” 一樣,從不掉鏈子,就連空調都還在正常工作。

說實話我本不想賣車。我既也不急用那點錢,也不差它停放的地方,隻是實在是用不上了。疫情期間拖了幾年還有點理由,算是以防有變。而現在還不賣就好像是有點戀物癖了,所以心一橫,賣了吧。

賣二手車往往很簡單。就像搞對象,如果一個好人碰上了另一個好人,看對眼兒了就成交。賣二手車有時也很棘手,要防止網絡空間的詐騙和騷擾,以及現實世界的坑蒙拐騙。

廣告一發出去,就有一位叫 Dave Peterson 的老兄來和我聯係。他表現得很得體,說他看好了這輛車,問這問那的,並約好了第二天來看車。然後他說他需要安排一下換班時間,明天好過來。因為第二天是周末,我看他還要工作,也不容易,就說我的時間機動餘地很大,不方便就換個時間。他說不用,明天就行。他讓我感覺待人處事很認真。

我給他了我的地址,就等他來了。

過了兩個小時,他好像想起了什麽似的,問我有沒有MVR報告?我說沒有,我都不知道那是什麽。他說賣車都該有一個車輛狀況報告,就是查一下車輛是否有lien(抵押)、碰撞記錄、召回曆史等等。並自告奮勇地給了我一個網址,說輸入車輛的VIN編碼後幾分鍾就可以拿到。

我按網址一看,發現是收費的,覺得不太對勁,就告訴他,這個要五十幾塊錢。他說:“沒關係,我來付款,明天過去就把錢給你”。因為我這輛車很幹淨,沒有什麽亂七八糟的經濟麻煩和大的碰撞問題,也是基於對人的信任,就付款買了這個報告。心想即便他不買,這個報告也是有用的。

的確,付了款後馬上就收到了所謂的MVR報告。可是,我一看就知道不對了,因為報告給出的隻是這個車型的一般信息,基本是新車廣告裏麵的內容外加公開的召回曆史,完全沒有碰撞記錄和其它與本車具體情況的相關信息。我知道遇到 scam 了。

於是,我就繼續和 Dave 保持聯係,並按他的要求把報告傳給了他。同時,我聯係了我付款的信用卡公司,告訴他們我要 dispute 這筆付款,並提供了相關的 scam 證據。於是信用卡公司就 hold 住了這筆交割。我雖然是經過 paypal 付的款,但安全起見我還是取消了舊信用卡,換一個新的,反正卡的有效日期也馬上就要到了。

我繼續保持和 Dave 的聯係,沒有捅破他的伎倆。到了第二天約定的時候,他當然是爽約了。不過,我還是問他還來不來。他說交通出了一點狀況,需要另約時間。我問他什麽時候,他說回頭和我聯係。嘿嘿,到了今天他還是沒有聯係我呢。我又和 scammer 打了一次交道。


轉天,又來了一位 Scott 和我聯係,也是說是看中了這輛車。他的聊天內容比 Dave 還規範標準,非常有禮貌且循序漸進。我還是本著與人為善的態度,認真地和他交流,沒有受到 Dave 的影響。因為我相信,世上還是好人居多的。

其實我們短信裏互動隻有就幾次,不像和 Dave 那樣來回說了那麽多。但和 Scott 短短的幾個來回我們甚至都談好了價格,和看車方式,效率很高。

他說,他希望給這個車做一個售前檢查(presale inspection)。我說可以,不過這輛車目前沒有保險,不如這樣:明天你過來的時候,我們現在我家門口的小巷裏試一下,如果覺得可以,我就去買一個單日保險,你去做一下售前檢查。如果不滿意就到此結束。

他非常高興,表示“你做事考慮得真全麵,讓我也很舒服放心,沒什麽可說的,同意”。

第二天一早,我把車開出車庫,在外麵吧車再好好擦一下 – 這可能是最後一次了。其實車不髒,沒什麽需要收拾的。我就把幾個腳墊子都拿出來抖落幹淨。不一會,Scott 準時出現了。因為天氣很好,他一身短打扮,看上去四十來歲,很精幹,也很有禮貌。於是,我們按照原定計劃進行,一切順利。

期間有一個插曲,在找售前檢查車行時,他說他預定了一家,可是我們沒有找到地方。Scott 是從三十公裏外的 Kitsilano 過來的,對我家附近不熟。我記得在附近的確見過那家車行,但就是記不住在哪裏。按 Google 地圖看就在邊上,於是讓他打電話問,結果被告知在六公裏外呢。我們倆屁顛屁顛地開著這輛小車,到了電話裏給的地址,結果看到不是預定的那家,而是另一家,這才發現他剛才打錯了電話,打了另一家他昨天詢問時沒有 time slot 的車行。害得我們還得再往回開。

他一路抱歉,說對不起。我說反正我沒事,你沒事就行。他說他也沒事,今天就是專門來買車的。我說也不白跑路,這不就是長途的 test drive了嘛。然後他再次打電話,問清楚了原定車行的位置,原來是在胡同裏麵。等我們把小車交給了車行,已經過了午飯的時間了。車行說售前檢查需要約一個小時。

我說這樣吧,我請你吃午飯,等吃完午飯車就檢查完了。於是在我的建議下,我們到了邊上的一個越南粉 Pho99 店(我相信越南人的算數應該都不錯,因為大多數越南粉店的招牌裏都至少有一個數字)。我們倆在店裏邊吃邊聊,彼此就了解許多了。

Scott 姓Truong,是以越南難民的身份來的,而且他可以說一點越南話。來這個 Pho 店就對了。從長相上看,我還以為他是歐裔混血的。更有趣的是,他有中國人血統,而且會說一些粵語,並且可以用普通話說出他的名字,以及用中文畫出他的名字。他說他姓張。

這下我們交流的就更放開了,甚至談及政治、族群等問題。他是 7 歲時從南越西貢隨家裏人(家族)漂流到印尼,在那裏得到加拿大的慈善機構讚助,獲得加拿大難民資格,一家人都到了 Winnipeg。那時正好是中越戰爭開打之時。

他現在是 Air Canada 的空乘(我也就此了解了許多關於空乘的事兒),買這輛車也是為了他在 Winnipeg 的母親。他九十幾歲的姥姥現在在Hospice關懷病床上,七十幾歲的母親需要經常去探望。但那裏不通公交,所以她以前一直借了一輛因為在疫情期間不需要出門工作的親戚的車,一周去幾次。但現在不行了,疫情過去了,人家天天上班,借車不方便了,所以母親讓他幫忙搞一台性能穩定的舊車。

我這個小車是一個 perfect fit。我告訴他,在廣告上我沒有提到,這個車在新買的時候加了四個附加的 package,其中一個就是 anti-rust,防鏽。這在 Winnipeg 那種冬天經常撒鹽融雪的地方至關重要,在我們溫哥華倒是關係不大。這個車的輪胎一直是充氮氣,到了Winnipeg 繼續保持用氮氣在冬天也會更安全。

吃完飯回到車行,檢查已經完成。那個車行的技師說,這個車是 “10 in 10”。Scott 問,夏天開去Winnipeg沒有問題吧?回答是一點問題都沒有,都不用其它修繕,直接開過去就行,幾千公裏,這個車還可以給你省不少汽油呢。Scott 回頭對我說:“這車我買了”。

然後我們回到我家,路上和他商量如何交割。現在的問題是他自己開來一輛車,無法再多帶回去一輛車,而我的車險隻限當天有效。他打電話讓他弟弟過來幫忙,但答複是今天不方便,恐怕要等明天。

他問我能不能把他開來的車先放在我家,他把小車先開回去,等明天他弟弟來取他那輛車。看到這個情況,我就說還是我幫你開回去吧。他有點不好意思,問這樣的話我怎麽回來?我說沒事兒,坐天鐵回來就是了。在他再次謙讓一番後,我就最後一次開著我心愛的小車,跟著他回他家去了。其實,在我的內心,我再開一次小車的動力大概是遠高於幫助他把車開回去的動力吧。我把和小車配套的所有東西都給了 Scott,比如方向盤鎖、遮陽簾、幾個備用的雨刷和轉向燈泡、手機架、電源轉換器等。

到了他家,我把車停在指定的車位。就上樓和他處理車輛過戶手續去了。他家在二層,一進門就看到各種釣具 – 他是一個釣手,還不斷鼓動我去海釣,告訴我那裏采購性價比高的漁具,什麽時間、在哪裏下杆、如何辦理 license 等。我還是更感興趣他的空乘身份:他是跑澳洲、香港線的,每年有十次 standby 的免費機票。

文檔工作一切順利。這一天從早到這時我倆誰也沒有提及錢的事兒,都默認了在短信對話中商定的價格。他讓我選擇收款方式,現金,email,還是轉賬支票。他說帶現金怕我乘天鐵回家不安全(最近天鐵出過兩次持刀行凶事件),email 應該安全點,但隨我便。我說無所謂,既然你已經準備好了現金,那就現金吧,我這體格,還怕天鐵上出事?他把裝現金的信封遞給我後,連收據都沒有向我要。

我本來想通過乘 B-line 快車轉天鐵的,可是他堅持要送我到天鐵站。這時已經是下午五點多了,下班的高峰期。但他很堅持,說到天鐵站的路不是很堵。於是我就隨他了。

下了樓,我把我的車牌子卸了下來,這是二十多年沒有換的車牌,上麵的年保險貼已經厚厚地摞了很高了。我最後再看了它一眼,拍了一張照片留念。再見了,我心愛的小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