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密密宗】金剛薩埵之:宗喀巴大師
文章來源: 孔雀羽2022-06-30 22:57:46

宗喀巴, 生於公元1357年, 卒1419年, 本名羅桑劄巴。

出生在青海省湟中縣塔爾寺這個地方, 當時叫“宗喀”。 藏人為了表示對羅桑劄巴的尊敬,因此以地為名,稱他為“宗喀巴”, 又名“傑仁波切”,是寶貝法王的意思。

宗喀巴是藏密黃教格魯派的開山始祖。

藏人視之為文殊菩薩的化身。

他有兩位有名的弟子。

一個叫克主傑, 第一世班禪喇嘛。

一個叫根敦主, 第一世達賴喇嘛。

 

宗喀巴三歲時,遇到噶瑪派法王噶瑪巴遊戲金剛,授他居士戒。

七歲跟隨西寧當地的噶當派喇嘛頓珠仁欽出家,學習經論九年,並接受密教的灌頂。

十七歲到衛藏地區學習經法,以十年時間學習顯教經論。

所學主要論典有《現觀莊嚴論》, 《大乘莊嚴經論》, 《辨法法性論》及《究竟一乘寶性論》等五部大論。

這五部論,為他的學說、思想奠定了深厚的基礎。

此後,宗喀巴開始有係統地學習各派係所傳的主要密法,包括“道果法”、“大手印法”等。  通達所有顯密教法。

 

公元1385年, 宗喀巴跟隨楚臣仁欽受比丘戒。

此後, 經常對大眾講經, 曾經在同一時期宣講十七部經論而不發生混雜錯誤,其名聲從此遠播四方。

公元1409年,宗喀巴在拉薩創建甘丹寺。

後來與哲蚌、色拉二寺合稱為格魯派在西藏的三大寺。

 

格魯,意為善規或善行。

宗喀巴提倡嚴守戒律, 因此,他創立的教派稱為格魯派。

宗喀巴時代的宗教與政權都很混雜, 各政派間經常發生鬥爭。

佛教亦戒律廢弛,僧侶多娶妻生子,教風敗壞。

有鑒於此, 宗喀巴立誌改革佛教,提倡戒律。

主張僧人不結婚, 戒殺生,戒飲酒。 提倡苦行。 並以顯教為基礎, 主張修行先顯後密。 在這一點上, 深受噶當派祖師阿底峽尊者的影響。

宗喀巴在講經時, 一反往常, 改戴桃形尖頂黃色僧帽。

宗喀巴立誌從戒律開始, 改革西藏的佛教。

由此,格魯派又稱為黃教。

 

宗喀巴一生著作甚多。

公元1403年, 他在阿底峽尊者的《菩提道燈論》的基礎上, 完成了《菩提道次第廣論》, 內容為顯教的教法。

公元1408年, 完成了密法的《密宗道次第廣論》。

這兩本書,是格魯派建立理論基礎和思想體係所依據的根本論典。

 

黃教格魯派的興起, 是有其曆史原因的。

大家讀了昨天的文章就知道, 花教薩迦派威風的時候, 正是蒙古鐵騎打遍天下無敵手的時候。

薩迦四祖和五祖歸順了忽必烈, 並使整個衛藏地區歸順了大元。

按現在政府的說法, 是維護了國家的統一和領土的完整。

按現在網上流行的說法, 兩個都是帶路黨。

 

可惜啊, 蒙古鐵騎沒囂張太久。

一百年不到, 就被朱元璋幹掉了。

你說這大明上台了, 像薩迦派這樣的偽軍還有什麽好果子吃嗎。

幸好山高路遠, 否則早被老朱都推出去哢嚓了。

但是就算是老朱鞭長莫及, 有一件事是絕對會做的, 那就是在藏區扶植另外的勢力。 被選中的就是白教噶舉派。

 

白教噶舉派從馬爾巴傳至都鬆欽巴, 他創立了噶瑪噶舉派。

再傳至噶瑪拔稀, 他在楚布寺圓寂時有遺囑, 說他會降生在優莫雪山附近。 這是藏傳佛教活佛轉世製度的開始。 這一派的活佛稱為噶瑪巴。

噶瑪巴到第五世時, 成了明成祖的上師。

明成祖賜“大寶法王”稱號, 並賜黑寶冠。

所以又稱楚布黑帽係噶瑪巴。

噶瑪噶舉派除了噶瑪巴黑帽係外, 還有一個叫夏瑪巴的紅帽係。也就是說, 白教有兩大活佛係統。 噶瑪巴和夏瑪巴互相認證, 互為師徒。

 

白教有了活佛轉世製度, 黃教於是跟進。

1546年索南嘉措被迎至哲蚌寺內,成為根敦嘉措的轉世,自此格魯派實行活佛轉世製度正式開始。

 

到了大清了, 那些跟老朱家套近乎的不能用啊。

得另外扶一派。

藏密四派裏麵, 其他兩派被蒙古和大明用過了, 當然屬於打壓對象。

紅教寧瑪派比較鬆散, 多在民間, 政治影響力不大, 屬於扶不起的阿鬥。 那就隻剩下黃教格魯派了。

所以格魯派想不興旺都不行。

 

當時藏區是尊崇白教的藏巴汗統治。

1642年, 五世達賴喇嘛阿旺羅桑嘉措邀請蒙古顧實汗領兵入藏,推翻了藏巴汗政權,建立了“甘丹頗章”政權。

當時的蒙古, 已經被後金征服, 滿蒙一家了。

1653年, 順治皇帝冊封了五世達賴喇嘛。

1713年, 康熙皇帝冊封了五世班禪為“班禪額爾德尼”。

 

一朝天子一朝臣。

從此, 格魯派成了藏區占統治地位的宗派。

同時, 確立了活佛轉世認證必須有朝廷的確認。而且朝廷派有駐藏大臣, 統領西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