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步天下】天台法華之:身布施
文章來源: 孔雀羽2022-05-19 08:07:12

首先, 我想接著昨天的話頭說幾句。

這幾句是說給竹林宗開悟的弟子們的。

佛, 是常定。

眾生, 是常不定。

因果和相是恒在的, 就在我們周圍, 逃不了, 滅不掉。

但是, 我們明白了本來麵目, 我們可以不受。 無論我們麵臨什麽, 我們可以常定, 而不會恐懼和顛倒妄想。

 

常定有一個特質, 就是隨順。

這個隨順和人們常說的逆來順受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

隨順是心光的顯現, 智慧的顯現, 成就的體現。

而逆來順受, 是無奈之舉, 內心充滿了苦楚。

 

我們這輩子生為人, 這是我們的因果。

我們的肉身, 和普通人一樣會有生老病死。

這是相的本質。

但是, 我們明白了本來麵目, 就完全不受肉身變化的影響。

 

俗話說:“師父領進門, 修行在個人。”

沒有開悟的眾生, 就是連門都沒有進。

開悟了, 就算是進門了。 但是進門以後, 就全靠你自己, 沒有人可以幫到你。 隻能自己救自己。

要去掉累世的習氣, 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開悟以後不需要特別修什麽法, 就是在日常生活中慢慢把自己調整成“事理不二”。 這就叫“無修之修”。

 

每一個過來人都是這樣子的。

我在以前的文章中講過二祖慧可的這個公案。

今天特意重提。

 

祖付囑已,即往鄴都,隨宜說法。

一音演暢,四眾皈依。如是積三十四載,遂韜光混跡,變易儀相。

或入諸酒肆,或過於屠門,或習街談,或隨廝役。

人問之曰:“師是道人,何故如是?”

祖曰:“我自調心,何關汝事?”

 

酒肆入不入, 屠門過不過, 它都在那。

與其逃避, 不如麵對, 泰然處之。

二祖慧可, 正是在自我調整, 善自護持。

 

《妙法蓮華經》第二十三品。

世尊講個一個身布施的故事。

爾時佛告宿王華菩薩:“乃往過去無量恒河沙劫,有佛、號日月淨明德如來。 爾時彼佛為一切眾生喜見菩薩、及眾菩薩、諸聲聞眾、說法華經。是一切眾生喜見菩薩,樂習苦行,於日月淨明德佛法中、精進經行,一心求佛、滿萬二千歲已,得現一切色身三昧。。。從三昧起,而自念言,我雖以神力供養於佛,不如以身供養,即服諸香,栴檀、薰陸、兜樓婆、畢力迦、沉水、膠香,又飲瞻卜諸華香油,滿千二百歲已,香油塗身,於日月淨明德佛前,以天寶衣而自纏身,灌諸香油,以神通力願、而自燃身,光明遍照八十億恒河沙世界。其中諸佛、同時讚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是真精進,是名真法供養如來。若以華、香、瓔珞、燒香、末香、塗香、天繒、幡蓋、及海此岸栴檀之香、如是等種種諸物供養,所不能及,假使國城、妻子、布施,亦所不及。善男子,是名第一之施,於諸施中、最尊最上,以法供養諸如來故。”

 

世尊提到兩個人。

日月淨明德如來, 和一切眾生喜見菩薩。

一切眾生喜見菩薩做了什麽呢?

自焚! 也就是以身供養日月淨明德如來。

 

我首先必須要毫不留情地批評世尊:“這個一個糟糕透頂的例子。”

我們開悟的人就知道, 世尊真正想說的, 還是實相無相, 要大家不要受肉身的影響, 要舍身, 舍身才能取第一義。

盡管世尊在說《法華經》之前已經屏退了五千下根之人,

但是對上根之人也不能這樣說法。

畢竟開悟的人還是極少數。

 

這一段時間常有報道密宗的喇嘛們自焚。

我必須要嚴正地說:“自焚成不了佛, 也不是什麽身供養。”

這是極端的迷信的體現。

操弄這種事的人, 不過是以犧牲別人而達到自己的某種目的。 這也從反麵證明, 操弄的人, 是沒有證悟的。 隻知道照本宣科地引用佛經中的某一段, 斷章取義, 而實際上根本不知道佛在說什麽。

 

常定的佛, 是隨順因果的。

這輩子生為人身, 就是因果, 就讓它自然而滅就是了。

滅了以後, 不再入人身就好了, 就常住於虛空。

任何以外力去人為地改變, 要麽就是有所求, 要麽就是有所懼。 其本質, 就是受了。 通通都是刀斧痕。

所以, 自焚, 就算你把身體燒成灰燼, 依然是著了相。

你還是一個輪回的眾生。

 

在這件事上, 我對十四世達賴喇嘛是持嚴厲批評態度的。

就算如他自己所說, 他和這個沒有關係。

至少, 以他的密宗教皇的地位, 他可以輕而易舉地阻止此類事情的再度發生。 他隻需要在媒體上明令禁止就可以了。

他是有這個號召力的。

 

藏密有很多的陋習, 身供養是其中之一。

以前常常會有剁手剁腳供養佛的。

都是豬腦子啊?

也不想想, 佛會要你的供養嗎?

釋迦摩尼佛是太子出身, 應有盡有, 他都放棄出家了。 他要你那血淋淋的手腳幹什麽? 煮來吃嗎?

這明明是農奴主用神佛的名義來奴役大眾。

什麽時候見過達賴班禪他們自己把手腳砍下來供佛?

 

盡管藏密有許多陋習,

但我依然很推崇密法, 在各宗的方便法中, 密法是最好的。

但是密宗絕對需要進行脫胎換骨的改革。

以前是山高路遠, 地域壟斷, 沒有競爭。

現在是飛機, 火車, 汽車, 人來人往。

密宗如果不改革, 必遭淘汰。

 

北傳佛教曆史上有八宗, 但現在, 基本上就隻剩三宗了 – 淨,禪,密。

淨土和禪宗的興起, 是有原因的。

淨土簡便易學,老少皆宜, 占領了中低端市場。

禪宗以質取勝, 占領了高端市場。

密宗之所以還在, 完全是地域原因, 論現在的實力, 根本無法和淨土和禪宗競爭。 其繁瑣的儀軌, 森嚴的等級, 沒落貴族的心態, 不為現代文明接受的陋習, 若不徹底改革, 必滅無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