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步天下】阿彌陀佛之:三福
文章來源: 孔雀羽2021-11-27 07:37:50

王舍城的國王叫做頻婆娑羅。

太子阿世, 為了謀奪王位, 把父王禁錮在宮內, 準備餓死他。

王後韋提希, 為救夫君性命,

每次去探視的時候, 就在身上塗滿蜜和葡萄汁, 這樣就騙過了守衛。

因為父王一直沒有餓死,

後來太子阿世還是發現了這個秘密, 惱羞成怒, 持劍要殺母後。 因為大臣反對, 不得已作罷, 把母後幽禁起來。

 

王後韋提希悲憤難擋, 不想再活在人世。

於是向佛陀祈禱, 乞求往生到一個無憂惱處。

這就是淨土宗的第五本經的緣起, 《觀無量壽佛經》。

 

佛說, 欲往生西方阿彌陀佛淨土, 當修三福。

一者、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

二者、受持三歸,具足眾戒,不犯威儀。

三者、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

 

為什麽淨土弟子遍天下?

為什麽我說淨土法門是非常好的入世法門?

因為它是符合社會期待, 道德要求, 以及法律的要求。

除了第二和第三有一些宗教色彩和修行儀軌之外, 第一點根本是和我們本土的儒家思想一脈相承的。

嚴格按此三福修行的, 一個是個大善人。

我們的社會, 就是要多些這樣的善人。

這樣我們整個社會的道德和文明都會提升,

所以淨土法門是有絕對的正麵意義的。

 

盡管我一直說極樂世界是相,

但按淨土法門修行, 可以往生淨土是真實不虛的。

為什麽呢?

人去世的時候, 靈識從肉體遊離出來。

因為這是從來沒有過的情景, 沒有經驗, 所以會慌, 希望能盡快依附到某個東西上, 這樣會覺得比較安全。

 

這時各種各樣的相都可能顯現。

比方說, 過去的親人朋友來接你, 你跟著走, 就輪回了。

基本上來講, 你平時喜歡什麽, 當那個相出現時, 你就去了。

而淨土弟子幾十年如一日, 日思夜想的都是阿彌陀佛淨土, 通過幾十年的訓練, 當靈識出來時, 不會慌。

其他的相出現時, 他不會理會。

隻有當經典裏描述的淨土出現時, 他才會去。

因為通過幾十年的潛移默化, 他對淨土的景象太熟悉了。

 

這就是淨土宗的“是人終時, 心不顛倒。”

這就是淨土宗的“一心不亂。”

一心不亂的等待阿彌陀佛來接引。

你跟著阿彌陀佛走, 其他誰來接你都不去, 你就往生淨土了。

 

所以, 我把淨土法門稱之為外法, 依靠外力接引。

如果往生淨土就是你的終極目標, 就像王後韋提希一樣, 你不必懷疑, 就修三福吧。

如果你的終極目標是開悟成佛, 生死解脫,

那我告訴你,

阿彌陀佛是相, 阿彌陀佛淨土當然更是相。

修淨土法門, 就是以相入相, 以幻入幻。

就算是“一心不亂”, 還是亂了, 因為還有“心”在, 還有“不亂”在。

就算是“心不顛倒”, 還是顛倒了, 因為還有“心”在, 還有“不顛倒”在。

 

還有不亂, 就亂了,

還有不顛倒, 就顛倒了,

否定否定再否定, 連否定也要否定,

連心都沒有的時候,

就沒有亂和不亂,

就沒有顛倒和不顛倒。

心, 就是我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