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步天下】大圓鏡智之:空本無華
文章來源: 孔雀羽2021-10-04 07:09:26

那是五月的一天, 晴。

我一個人, 坐在公園的長凳上。

太陽已經有點曬人了, 而長凳正好在大樹下。

我坐在那裏, 靜靜地讀《圓覺經》。

 

那不是我第一次讀《圓覺經》。

可是以前總是讀得似懂非懂。

那段時間我不是太忙, 所以每天上午都會到同一個公園, 坐在同一條長凳上, 讀一讀經書, 或者參一參公案。

我已經讀了太多的經書了,

所以都是重讀而已,

每天去公園的時候, 就隨手拿一本。

那天隨手拿的, 就是《圓覺經》。

 

我象往常一樣, 細細地讀。

當讀到“空本無華”的時候, 心頭忽然一震。

一股電流從心頭湧起, 散布全身。

我抬起頭, 垂下的樹枝在眼前隨風蕩漾。

三個字顯現在腦海中:空中有。

一霎那間, 過往讀過的經典, 參過的公案, 師父的開示, 祖師的話語, 在腦海中串聯。 以前是盲人摸象, 現在一幅清晰的圖畫展現在眼前。

以前似懂非懂的語句,

現在成了邏輯的必然。

我契入了玄旨。

 

我驚恐不已,

怎麽可能?

怎麽可能會是這個樣子?

本來麵目居然是這個樣子, 太不可思議了。

我有一絲頭暈,

我不敢確定, 我需要更冷靜的思考。

 

這就是我當時最開始契入玄旨的真實寫照。

所以《圓覺經》是和我最有緣分的一本經。

 

空本無華。

本就是本來麵目, 無華就是無相。

所以空本無華就是, 本來麵目是空而無相的。 這和佛陀在《金剛經》中說的是一致的, “實相非相。”

換了一種說法而已。

 

每個人悟道的機緣不同,我們在《五燈會元》中見過太多這樣的例子。以前讀《金剛經》時當然看到過“實相非相”,但完全沒有什麽反應,因為不是很了解這一句的意思,於是一掃而過。但那天讀到《圓覺經》中的“空本無華”的時候,一下就契入了,盡管兩句話說的是同一個意思。

 

我用“空為體”三個字, 隻是為了更形象的比喻。

在眾生的眼中, 任何的存在都有一個色相, 看得見, 摸得著。

比方說,

我們一說豬, 大家腦海中就出現豬的樣子。

我們一說牛, 大家腦海中就出現牛的樣子。

豬和牛都有一個形體在那裏。

可是我們的本來麵目, 你叫它法身也好, 佛也好, 是沒有形體的。 如果一定要來描述它的形體, 那就是空。

 

空中是可以有的。

空不是真空, 不是頑空。

我在前麵的文章中說過, 虛空之中包含著銀河係, 太陽係, 地球, 等等因緣和合而成的相。

這些相是變化的, 有生滅的, 無常的。

這些都沒有錯。

可是空中除了相以外, 還有其他的東西。

空中除了相以外, 還有性。

 

如果你把性和相混在一起,

把它們都當成自己的,

你就迷失了本性,

你就在生死中輪回。

你如果明白了隻有佛性才是恒在不滅的本自具足,

你就悟出了本來麵目,

你就開悟了。

 

你如果是法器,

讀了這一篇, 應該要開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