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步天下】大圓鏡智之:變與不變
文章來源: 孔雀羽2021-10-19 15:26:27

老版《三國演義》的主題曲是《二十一史彈詞》中第三段的開場白《臨江仙》。 作者是明代的楊慎, 字用修, 號升庵, 四川成都人。

 

滾滾長江東逝水,

浪花淘盡英雄。

是非成敗轉頭空,

青山依舊在,

幾度夕陽紅。

 

白發漁樵江渚上,

慣看秋月春風。

一壺濁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

都付笑談中。

 

整首《臨江仙》, 充滿了淒涼和無奈。

用一個字概括, 就是變。

用兩個字概括, 就是無常。

用三個字概括, 就是轉頭空。

 

世事無常轉頭空。

你靜下心來, 仔細回想, 那些在你生命中曾經發生過的事情, 兒時的夥伴, 大學的室友, 情竇的初開, 艱苦的奮鬥, 都已經像夢一樣遙遠。

這個世界時刻在變化之中。

我在MBA的時候,修過兩門《企業發展戰略》的課。

中心思想就是, 市場時刻在變化, 所以企業不能守成不變, 要通過自身的不斷改進來適應市場的變化, 更重要的是, 一個有遠見的企業家, 要能洞徹未來, 引導世界新潮流。

 

這是入世法。

這也是一場悲壯的, 不可能贏的戰爭。

為什麽?

再好的入世法, 是非成敗轉頭空。

秦皇漢武走了。

唐宗宋祖走了。

一代天驕成吉思汗走了。

寫下“俱往矣, 數風流人物, 還看今朝”的毛澤東, 也走了。

就在最近, 喬布斯走了。

 

“人生除死無大事。”

可是, “人生自古誰無死?”

這個世界真的是變化無常嗎?

不是!

你如果認為這個世界真的是變化無常, 那是因為你的妙觀察智不夠。 你就落入了虛無飄渺主義, 落入了唯物主義, 落入了頑空。

 

以前學政治經濟學。

當然是弘揚馬克思辯證唯物主義, 批判唯心主義。

所謂物, 就是物質。

所以唯物主義簡單來說, 就是物質的存在是唯一的存在, 沒有獨立於物質以外的存在。

物質, 在佛教統稱為相。

相就是看得見, 摸得著, 有形體的存在。

 

相是變化無常的, 日月星辰, 莫不如是。

可是你仔細觀察, 觀察仔細了。

除了這些變化無常的相以外, 還有什麽是不變的?

我告訴你, 這個世界, 是由變和不變組成的。

世人隻看到了變, 看不到不變。

因為隻看到了變, 所以陷入了生死輪回。

而事實上, 那些不變的, 才是我們的本來麵目。

 

你要去參悟的, 就是什麽不變?

唯物主義不對, 唯心主義也不對。

你仔細去觀察, 我說過的, 禪, 就在生活中。

你參出來了, 就跳脫了生死輪回, 因為你悟到了不變, 就跳出了變, 生死輪回, 就再也困不住你了。

於是, 你就開悟成佛了。

 

空不變, 性不變, 相恒變。

這變與不變, 才是大圓鏡智。

是名圓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