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燈會元】竹林精舍之 開粥相伴過夏
文章來源: 孔雀羽2021-06-17 22:50:35

有一位叫某甲的佛弟子, 年方二十四。

他一直是我的讀者, 回得不多, 悟得不少。 這一段時間看我的文章, 進步神速。 曾經因為他的一篇回複, 我甚至錯把他當成我的師兄,以為師兄也化名潛來佛教網和我逗悶子,哈哈。 他的那篇回複是契合玄旨的, 我叫他單獨寫一篇給我解釋為什麽, 可惜解釋得不對。

他的這篇《金鱗罕遇》的回複, 大家可以好好看看。

參公案就是要如此參。台上一分鍾, 台下十年功。 要多讀經典, 博覽群書, 隻有博, 有了深厚的基本功, 才可能精, 才可能破。

你已經能舉一反三了, 但還是在拾古人的牙慧, 什麽時候可以不用祖師的話, 而是用你自己的話回答, 本來麵目是什麽? 或者說, 佛是什麽? 如果說得一清二楚, 透透澈澈, 就可以了。

我在此再點你一下,這一篇最重要的是“釣盡江波”四個字。江波盡, 才是金鱗。你仔細品船子和尚的兩句話。

“棹撥清波,金鱗罕遇。”

“釣盡江波,金鱗始遇。”

你用棹去撥清波,是找不到金鱗的。“釣盡江波,金鱗始遇。”是雙關語, 既是欣慰, 又是讚賞, 更是點撥。

我在這裏借用一下馬祖的話,“梅子快熟了“, 好好用功吧, 二十四歲有如此見解, 當屬大根器。

 

鄂州百岩明哲禪師,

藥山看經次,師曰:“和尚休猱人好!”

山置經曰:“日頭早晚也。”(陷阱)

師曰:“正當午。”(中招)

山曰:“猶有文彩在。”

師曰:“某甲無亦無。”

山曰:“汝太煞聰明。”

師曰:“某甲隻恁麽,和尚作麽生?”

山曰:“跛跛挈挈,百醜千拙。且恁麽過。”

 

我不知道大家讀我的文章是什麽感受。

我讀這些祖師的對話, 如飲醇酒, 如飲甘露, 我真的能體會到當年大迦葉尊者的會心一笑。我會為祖師們的絕妙佳句拍案叫絕, 會心一笑。我會為世人的愚癡扼腕歎息。

明哲禪師一句”正當午“ 就把內褲都輸了。

藥山的問題和我們以前常看到的”汝今年多少?“,”汝在百丈處多少年?“等等一樣都是挖坑。你如果順著問題老老實實回答就錯了,因為你的答案定在了某一處,某一個時間點上。

不過呢,我還是認為明哲禪師是位開悟之人。為什麽?

1)當他看到藥山在讀經書,便譏諷他。

2)他說“某甲無亦無。”

所以,”正當午“應該是一不小心摔了一跤,嗬嗬。

 

洞山與密師伯到參,師問:“二上座甚處來?”

山曰:“湖南。”

師曰:“觀察使姓甚麽?”

曰:“不得姓。”

師曰:“名甚麽?”

曰:“不得名。”

師曰:“還治事也無?”

曰:“自有郎幕在。”

師曰:“還出入也無?”

曰:“不出入。”

師曰:“豈不出入?”

山拂袖便出。

 

師次早入堂,召二上座曰:“昨日老僧對闍黎一轉語不相契,一夜不安。今請闍黎別下一轉語。若愜老僧意,便開粥相伴過夏。”

山曰:“請和尚問。”

師曰:“豈不出入?”

山曰:“太尊貴生!”

師乃開粥,同共過夏。

 

明哲禪師問:“豈不出入?”

洞山拂袖便出, 其實是正確的回應。

明哲禪師第二天追問, 是怕洞山瞎貓碰到死耗子, 所以特地重新勘驗確定一下。

結局是師乃開粥,同共過夏。

在上麵明哲禪師和洞山的這樁公案中,明哲禪師和洞山在兩天之內打了兩場。洞山唯一的破綻就是第一天的第一句答”湖南“。我腦子裏記得的公案太多,但不記得以前的文章中有沒有講過不動道場。嗬嗬,如果以前沒講過以後也會講到的。

師問:“二上座甚處來?”

直接答”不動道場“ 就好了。

這兩場打鬥,都是明哲禪師進攻,洞山見招拆招,但沒有反攻。不過最後,師乃開粥,同共過夏。說明明哲禪師同意洞山的見解,間接說明他也是真的悟道了。

 

明天會很忙,可能沒時間,所以今天多貼一篇。提前祝大家周末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