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燈會元】西天大聖之:非今亦非古
文章來源: 孔雀羽2021-01-31 09:01:14

二十一祖婆修盤頭尊者,羅閱城人也。姓毗舍導,父光葢,母嚴一。家富而無子,父母禱於佛塔而求嗣焉。一夕,母夢吞明暗二珠,覺而有孕。經七日,有一羅漢名賢眾至其家,光葢設禮,賢眾端坐受之。

嚴一出拜,賢眾避席,雲:“回禮法身大士。”光葢罔測其由,遂取一寶珠跪獻,試其真偽。賢眾即受之,殊無遜謝。光葢不能忍,問曰:“我是丈夫,致禮不顧;我妻何德,尊者避之。”

賢眾曰:“我受禮納珠,貴福汝耳。汝婦懷聖子,生當為世燈慧日,故吾避之,非重女人也。”

看來重男輕女不是中國獨有, 印度也是一樣。一和尚上門拜訪, 老爺出來迎接, 並供養寶珠, 和尚麵無愧色, 受之。 甚至屁股都沒挪一下。 夫人出來致禮, 和尚趕緊起身回禮。如此一來, 老爺不高興了。 我是男子漢大丈夫, 你不回禮, 我老婆一個婦道人家, 你們卻禮, 什麽意思?和尚說, 你老婆懷了聖子, 我們是回禮聖人, 不是你老婆。

這段故事,當然是後來說書之人神話尊者。我們中國人常幹這事,聖人或者君王出生,天降祥瑞。其他宗教也有類似的故事,比如聖母瑪麗亞少女生子,耶穌降臨。隻是這故事編的不好,因為這賢眾羅漢, 離一個“賢”字, 有十萬八千裏。 

還記得二十祖闍夜多尊者的話嗎?“我不禮佛,亦不輕慢。 ”

尊者婆修盤頭於二十祖處得法, 行化至那提國。彼王名常自在,有二子:一名摩訶羅,次名摩蝗羅。

王問祖日:“羅閱城土風,與此何異?”

祖曰:“彼土曾三佛出世,今王國有二師化導。”

王曰:“二師者誰?”

祖曰:“佛記第二五百年,有二神力大士出家繼聖,即王之次子摩蝗羅,是其一也。吾雖德薄,敢當其一。”

王曰:“誠如尊者所言,當舍此子作沙門。”

祖曰:“善哉!大王能遵佛旨。”

即與授具,付法。

偈曰:泡幻同無礙,如何不了悟,達法在其中,非今亦非古。

祖付法已,踴身高半由旬,屹然而住。四眾仰瞻虔請,複坐跏趺而逝。

我讀這些佛門故事的時候,常常會感歎,竟然有那麽多的王子出家。他們的父王也舍得,他們自己也毫不猶豫。而我們呢?

“泡幻同無礙”,泡幻是什麽?是相,相無礙,對什麽無礙?看了十七,十八,十九祖,二十祖的開示,你應該知道答案了,對性無礙!真如佛性, 是恒在的,無始無終, 無生無死,否則, 又算什麽真如佛性呢?

相,當然是有,我們生活的娑婆世界,當然是真真實實存在的。它並不是虛幻的,它時時刻刻在變化著,緣起緣滅。那佛陀為什麽會說,“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它明明不是夢幻泡影,為什麽是夢幻泡影,因為它無礙。所以,有也等於無。這個娑婆世界所發生的一切,一切的因果,一切的變化,一切的緣起緣滅,對真如佛性不產生任何影響,完全無礙,不相妨。

真如佛性, 是沒有時間的。沒有過去, 沒有現在, 沒有未來。非古非今。過去心, 現在心, 未來心, 三心不可得。

佛弟子要去參明白的,是為什麽無礙?我稍微提示一下,所有我們看得見摸得著的物質的東西,無論它如何生滅變化,對虛空有影響嗎?生老病死,對虛空不產生一絲一毫的影響。那佛性是不是就是虛空,當然不是。我隻是舉個例子。

世尊悟道,並不是他有多少科學知識,隨便一個現代人都比他知道得多。但他有妙觀察智,他極善於觀察身處的這個世界。當我們所有人的焦點都放在了這些看得見摸得著的相的上麵的時候,他觀察到了人們從來不注意的空。

世人看天空,會看到太陽,月亮,星星,雲,雨,雪。他看到了空。這是違背基本的物理學中的鏡像原理。照相機拍照,如果完全沒有物體,完全的空,是拍不出什麽來的。但世尊的眼睛就是與眾不同,他看到了空,他悟到了空,所以他成了佛祖。

空,是沒有時間概念的。時間其實是一段距離,比如我們說公元多少年,它是以耶穌降生的那一年為起點。我們說我多少多少歲了,是以你出生那年為起點。你告訴我,空的起點在哪?沒有起點,怎麽會有終點。空的界限在哪裏?空有邊嗎?空有中間嗎?無始無終,離開兩邊。

在眾生的肉眼中, 是有生, 有死的。 世人最害怕的就是死亡。俗話說, 天堂雖好, 沒有人願意去。兩千六百年前, 釋迦太子就是因為見到生老病死, 才決心出家求道。

而如果根本就是不生不死,而如果根本就是恒在不滅,又何須解脫?因為不需要解脫, 所以才是真正的解脫。當你還需要解脫的時候,你就沒有解脫。

摩蝗羅尊者, 是西天禪宗第二十二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