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女倆
文章來源: 此岸_彼岸2021-08-20 09:48:20

母女倆

大年初一清晨,打開微信,一長排賀卡視頻熱鬧而喜慶,夾在它們中間的一條簡單的問候:"陳老師,一晃一年多了,你好嗎?",一下子把我的思緒帶回到2019年的秋天。那時我在上海休假,一次偶遇,認識了小君和她的母親。

 

那是一個周二,上海華山路上的一家連鎖餐廳《外婆家》,我坐在長條歺桌前,等待我點的飯菜上桌。一周前,和小妹一家去另一處的《外婆家》聚歺,品嚐了清蒸鱸魚的鮮美,於是念念不忘,這次去老年大學旁聽了一上午的課程,在去徐家匯辦事途中路過"外婆家",饑腸轆轆又適逢午飯時間,哪裏肯錯過再嚐一次的機會,立即入內點歺。在美國,可從來沒有吃到過這樣鮮美的清蒸魚呢。

 

年輕的侍應生帶過來一對母女,招呼她們在我對麵的空位上落座。母親70左右的年紀,滿臉的笑意,一看就是一位開朗隨和的老人。女兒大約40歲左右,剪著短發,穿著簡樸舒適,看上去仍是學生模樣。見我是一個人,女兒問我,能否和她換個座位,這樣她們母女對麵坐著說話方便。"當然。"我一口答應,換了座位,我點的菜正好上桌。

 

母女倆人有商有量地點完了菜,母親告訴我,她們經常會來這家歺廳,因為他們的食材新鮮,菜品的味道也好。她們點了一條鬆鼠黃魚,說是這是的特色菜,還點了另外二道菜,一道是炒素,另一道我不記得了。

 

在等菜的間隙中,女兒告訴我,她叫小君,從美國北卡州回國看望父母,除了去參加同學會,就是陪父母外出吃飯,逛街。聽說我也是從美國回上海休假,在美國住在維州,與北卡州相鄰,母女倆興奮不已,就象遇到了鄰居,一下子便成了熟人。小君母親告訴我她和小君父親去美國與小君相聚時的趣事,笑紋蕩洋,開心寫滿了她的臉上。

 

一會兒她們點的菜上桌,小君用筷子把鬆鼠黃魚?開,小心地除去當中的那根大骨頭,又仔細地剔除了小的魚刺,用公筷夾上中段的一大塊魚肉,放入母親麵前的小盆中,又夾了一塊讓我品嚐。母親也不閑著,不斷地往女兒的盆中夾菜,"這是你愛吃的","這個在美國可是吃不到的",直到小君的盤子滿到快要溢出為止。母女倆邊吃邊如數家珍地一一向我介紹,小君回來這幾個星期,她們去了多少歺館,吃了多少道好吃的美味佳肴。

 

看到母女倆人的親密互動,我有點發愣,眼前的情景使我不由得想起1995年秋天回國休假,陪母親去北京旅遊的一幅幅畫麵,那時的我們象極了現在的她們,不由自主地,心裏湧出一種感動。

 

那年我與小君現在的年齡相仿,到美國巳有五年,拿到了碩士學位,又辦好了綠卡,出國後第一次回上海看望母親,履行當初出國時就許下的諾言,回國休假要陪母親去一趟北京。母親當時的年齡也正與這位母親現時的年紀相仿,腿腳還算利索。我們一共在北京玩了十天,每天上午逛一個景點,找一家歺廳吃飯,下午讓母親睡個午覺休息,我則就近閑逛。那些天裏,母親雖然體力有點累,但心情愉悅,每次在歺館吃飯,隻要鄰座有人,總會主動介紹:這是我女兒,從美國回來看我,這次專門陪我到北京來玩。恨不得讓全世界知道,自己多有福氣,有這麽體貼的女兒。開始我很不習慣,扯扯她的衣角,不想讓她逢人便說,後來看到鄰座大爺大媽投過來的羨慕的眼神,或幾句誇讚,都會讓母親笑逐顏開,幸福和滿足藏都藏不住,我也就不再阻止,由她去說,去樂,去欣慰,去自豪吧。那一趟北京之旅,母親炫耀了一路女兒的孝順,收獲了一路羨慕與讚歎。母親當時的笑容和神情,與眼前這位母親多麽相象。

 

邊吃邊聊,一個多小時過去了,幾盤菜也已見底,小君母親起身說去洗手間,等她離開後,小君告訴我,媽一定是搶著結帳去了。"每次都是這樣。出去吃飯一定要她付帳,說是退休金用不完,請女兒吃飯心裏高興。"顯然小君拗不過母親,隻好隨她。

 

分手前,我和小君互加了微信,回到美國後,收到她發來的問候,在微信中還在回憶和她母親相處的時光。"我媽媽一直是這樣,從我大學畢業,我們倆一起兜馬路,她還是把我當成小孩。"她告訴我。

 

世界上的父母對孩子的付出慷慨而無私,一點一滴匯集成河,從無怨言,不求回報。而孩子僅需一句問候,一次陪伴,一趟相伴旅行,就足以讓父母感動。感慨,慶幸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我的母親巳離開我們多年,我巳沒有機會繼續孝敬老人,但我真心的祝願世界上所有的母親都能享受這種暖暖濃濃的親情,尤其是,那些耳鬢已經染霜,身體日漸虛弱的,年老的母親。

 

寫到這裏,想起了一首歌,閻維文唱的《母親》,一邊聽一邊又想起了自巳的母親,眼睛濕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