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戰爭,挺俄是否是中國的主流民意?
文章來源: 趙大夫話吧2022-05-31 08:06:11

俄烏戰爭爆發已經3月有餘。如何看待這場戰爭,在華人圈發生極大分歧,有的立場針鋒相對。奇怪的是,對立的雙方都稱自己是愛國者,話裏話外都指對方是漢奸。但對立的各方或多或少地忽略了,華人的主要居住地 - 中國大陸人們的主流民意。不是講民主、講平等嗎?怎麽能不聽聽老家人們的意見呢?

 

之前也聽到過兩個民意調查,一個是人民大學的,講中國人對待俄烏戰爭的看法是:65%挺俄、25%挺烏、15%不置可否。不過我在網上找了半天,也沒找到出處。隻好對這一問卷調查打一問號。

 

還有見諸於報端的環球網於4月12日發起的一項民調結果顯示,近9成受訪中國網友認為,美國在烏克蘭問題上的立場不是公平正義,是挺俄的。由於胡主編及名下的“環球時報”在有些人看來立場太過偏激、飽受詬病,加之該民調缺乏更詳細的細節披露。如果拿該民調說事,底氣確實不足。

 

海島自稱民主化數十年,公布的民調有時都不靠譜,何況大陸目前的體製、民調傳統與水準,要想找到合適的數據確實不易。

 

還好位於亞特蘭大的非營利組織卡特中心(The Carter Center)和加拿大調研機構RIWI四月合作,調查中國網民對於俄烏戰爭的相關看法。

 

結果顯示,75%的受訪者同意“在俄烏衝突中支持俄羅斯”符合中國的國家利益,大約60%的受訪者支持中國應出麵“調解結束衝突”。而在那些已經聽過“俄羅斯在烏克蘭發現美國生物實驗室”陰謀論的人之中,大約70%的受訪者認為這個陰謀論是準確的。

 

研究團隊也發現,更高的教育程度、更常使用國家媒體和社交媒體,與對俄羅斯的支持程度和相信陰謀論的程度呈正比。老年人比起其他年齡層則更相信陰謀論,而女性(以及在某種程度上收入較高的人)相信的比例較低。

 

此次卡特中心公布的研究包含3個問題,共計收到4886份完整的答複。

 

問題一:受訪者是否認為“在俄烏衝突中支持俄羅斯符合中國的國家利益”?受訪者可以選擇回答“非常同意”、“同意”、“不同意”和“非常不同意”。

調查結果顯示,對於“俄烏衝突中支持俄羅斯符合中國的國家利益”說法,有75%的人表示同意(30%非常同意、45%同意),25%的受訪者不同意(14%不同意、11%非常不同意)。

 

問題二:受訪者認為中國對俄羅斯入侵事件的最佳行動方案是什麽?受訪者可以選擇回答“向俄羅斯提供道義上的支持”、“向俄羅斯提供武器”、“譴責俄羅斯的入侵”和“向烏克蘭提供武器”。另外,有4000位受訪者還可以選擇第五個選項,即“調解結束衝突”。

在隻有四個選項的問卷中,61%的人認為最佳行動為“向俄羅斯提供道義上的支持”,16%的人認為是“向俄羅斯提供武器”。其餘兩個選項“譴責俄羅斯的入侵”和“向烏克蘭提供武器”則分別隻占了13%和9%。

 

而在有五個選項的問卷中,58%的人選擇“調解結束衝突”,20%的人認為是“向俄羅斯提供道義上的支持”。另外三個選項“向俄羅斯提供武器”、“向烏克蘭提供武器”和“譴責俄羅斯的入侵”的百分比皆不到百分之十,分別為8%、7%和5%。

 

問題三:受訪者對“俄羅斯在烏克蘭發現美國生物實驗室”這一陰謀論的看法。受訪者以前是否聽過這個說法,以及他們認為此論述是“準確的”、“不準確的”或者“不知道”。

 

其中,49%的受訪者表示,以前曾聽過此說法;另外51%的人表示未曾聽過此說法。

 

在曾聽過此說法的人之中,72%的人認為這是準確的,28%認為是不準確的。而在那些未曾聽過的人裏頭,51%的人認為這是準確的、13%認為是不準確的,另外還有36%的人表示“不知道”。

 

對於民主聖地,前總統命名的中心提供的數據,我覺得是可信的。我想,其他意見不同的朋友也不會說它是胡說八道。難道他們調查的是窮鄉僻壤、目不識丁的農民,我想不會,那可是老總統的中心,他們有實力和水平獲得準確可靠的信息。

 

另有一則消息可能會更震撼,讓有些人不舒服。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布拉戈維申斯克(海蘭泡)5月27日電, 俄羅斯布拉戈維申斯克(海蘭泡)市市長奧列格•伊馬梅耶夫感謝中國對俄羅斯的支持。此前在社交網絡上出現了一段視頻,顯示在中國一側的天空中出現了一個帶有俄語的全息影像。

 

海蘭泡市與中國黑河隔黑龍江相望,兩座城市之間實行免簽製度。在中國沿岸的高層建築和摩天輪上會定期出現主題文字以及祝賀。

 

27日社交網絡上出現了一段視頻,視頻上天空中出現了一個寫有俄語的全息影像,內容是:“俄羅斯,我們與你同在!(Россия, мы с тобой)

伊馬梅耶夫在Telegram上寫道:“今天有一段視頻在網絡上廣泛傳播,我們的鄰國已經多次向我們表明,與俄羅斯和俄羅斯人民相互支持。為此向他們表示感謝!”

 

如果說黑河的這一全息影像是民間或個人行為,熟悉國情的人都相信,這不可能!如果是當地政府行為,是否違反了民意或黨意?我想也不會,如果民眾對此抗議如潮或上峰不滿意的事,地方政府也不會去做。看來挺俄還是符合中國利益和民意基礎的。

 

如果此時挺俄是漢奸,那麽全國一下子就冒出10億漢奸,你信嗎?我不信。就連卡特中心中國項目主任劉亞偉也表示,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近年來的對華態度引起中國人不滿,西方社會應客觀公正看待中國。

 

為什麽漢奸說,表麵上似乎也有些道理,但其實無理呢?原來是這些朋友偷換了時間概念,把不同時間和曆史背景的事混在一起說,看似有理,實則無理。如八國聯軍和火燒圓明園時,給英美帶路,就是漢奸;抗日戰爭時,支持英美就是愛國;韓戰時,支持聯合國軍,就是漢奸;60-70年代蘇軍陳兵百萬,那時投蘇就是投敵;尼克鬆訪華後,中美聯合抗蘇,中美就是朋友;蘇聯解體後,中美不再是朋友,中俄又成了戰略夥伴。不但中美俄(蘇聯)如此,美德日也是如此,昔日的仇敵,轉眼間就是盟友、夥伴。國家關係轉換如此迅速、複雜,背後就是國家利益。

 

國家間的關係既複雜,也簡單,變的是國家關係,不變的是國家利益。哪有一成不變的?

 

這些所謂的“愛國者”,一切隨老美的意誌轉,我是左看右看他們還是美分。用句趙本山說過的話,“別以為穿上馬甲我就不認識你了”。 挺美就挺美,別不好意思說,別老拿過去的事說事,曆史固然重要、時刻要銘記,但現實更重要,因為國家要生存、發展。

 

不要低估了10幾億人的智慧和力量。台灣前幾天想進WHA(世界衛生大會 ,World Health Assembly),此前獲得了拜登總統及美參眾兩院的書麵支持,結果WHA上美英一言不發,幾個小朋友的發言分量又不夠,台灣的觀察員身份還是拿不到。不用出兵出錢,台灣都得不到應有的支持,真難為了民進黨人。台灣如此,烏克蘭也是如此,不信,我們拭目以待。

 

還是希望中美關係別太緊張好。粉與不粉對你的處境不起作用,因為你的膚色決定你再怎麽粉也沒有用,一旦中美打起來,華人不管立場如何,絕不會有好日子過,除非你是翻譯官或帶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