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不跟命爭:回首來美20年感懷
文章來源: 牟山雁2021-01-31 06:50:08

二十多年前來美留學的人,雖專業不同,誌向各異,但似乎有一個相同的目的:追求更美好的生活。

本人不同於二十出頭來美的“小留”,在國內已是北京名校副高,工資加獎金每月800元,按市價等於100美元。那在京已是不低的收入,但和美加的副高8000美金月薪相比,相差80倍,落差還是太大了。當時在海澱區住一小三居,覺得相當狹小,自然也向往美囯寬敞的獨立屋。

20年過去了,自己在美也拿到了當年向往的工資,開上了小汽車,住上了獨立屋。可是回頭一看,北京高校教授的工資也漲了至少20倍。再看北京的房價,升了何止二十倍?哪個老同學的房子不值個百萬美金?反觀我這獨立屋,卻顯得黯然失色了。

當年自以為優秀,費盡九牛二虎之力出國,吃了各種各樣的苦攻博,到頭來發現,境遇竟然不比那些安於現狀、悠哉遊哉待在國內的老同學們好到哪裏去。過去的努力和付出,好像不值得。

這似乎是命。也隻能用命來解釋。否則你會夜不安眠。

但換個角度想,既然是命,何妨“安然處之”?古代智者老子、莊子都教我們,命運是不可改變的,那就接受吧。情緒須保持沉穩鎮定,不為得失所左右,就像陶潛詩中所說,“縱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懼。” 去領略一種超然的寧靜。

這樣一想,似乎就不再斤斤於比較收入高低、房價貴賤之類的東西了。反而覺得,現在一切都挺好。收入雖不高,足以保證溫飽;房子雖不貴,但卻舒適寬敞。吃飯也香,睡覺也甜了。有詩《步陶潛<歸園田居>》一首表達此種心境:

            盛年辭帝鄉,北美逰書山。          

            誤入陌地生,抑怏頗有年。

            忍辱兼負重,步步如臨淵。

            所幸身有托,小鎮傍園田。

            方宅十餘畝,洋房八九間。

            雜樹生院側,綠茵滿庭前。

            屋後湖麵闊,柔波泛輕煙。

            麋鹿戯岸際,翠鳥鳴樹顛。

            課餘賞詩書,著述趁悠閑。

            老來且任性,逍遙返自然。

                        (2021-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