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開國元勳與氣候變暖
文章來源: 小張老師3982023-08-13 14:15:33

Image

圖片來源:John Cuneo

氣候變化也許是21世紀最重要的問題。極端天氣、山火、暴雨、泥石流...每天一打開報紙或者網絡,這些新聞好像層出不窮。沒想到,這也是美國開國元勳們非常感興趣的話題。對此,托馬斯·傑斐遜 (Thomas Jefferson) 有一種近乎強迫症的興趣。1776年7月1日,就在他起草《獨立宣言》時,他開始寫日記,在接下來的50年裏,他每天記錄兩次溫度讀數。 

事實上,1776年7月4日上午,即美國宣布脫離英國獨立的那天,傑斐遜造訪了費城的Sparhawk文具店,為自己買了一個新的溫度計。我們從他的日記中得知,在向國會遞交宣言時,傑斐遜正忙著記錄周圍的溫度為72.5°F(22.5°C)。 

換句話說,在美國誕生之際,其主要構築師之一正在考慮濕度和大氣壓力。大概對手頭上的工具並不完全滿意,在宣布獨立後的第二天,傑斐遜回到Sparhawk文具店買了一個氣壓計,這樣他的發現就可以更加準確了。 

傑斐遜不僅僅是為了數據而收集數據。相反,他試圖找到證據來支持他的信念,即18世紀下半葉北美的氣候正在發生變化。他堅信“我們的氣候正在發生非常明顯的變化。中年人的記憶中,下雪不那麽多了,也不那麽厚了。” 傑斐遜繼續寫道,“老人告訴我,過去每年大約有三個月地麵被雪覆蓋,但現在這樣的雪景不複存在,河流也不像過去那樣經常結冰了。” 

製憲會議代表、科學家兼政治家休·威廉姆森 (Hugh Williamson) 同意傑斐遜的觀點。他認為,砍伐森林和耕種使北美表麵更加光滑,“像任何拋光金屬一樣”反射光和熱。但是以字典聞名的諾亞·韋伯斯特(Noah Webster) 反駁說這完全是胡說八道。傑斐遜依靠的是來自“老年人和中年人”的軼事證據,他們聲稱過去的夏天更涼爽、冬天更寒冷。韋伯斯特說,這樣的觀點是完全不可靠的。 

現在我們知道傑斐遜的擔憂並不是毫無道理,難得的是兩百多年前,他就注意到氣候變暖了。過去八年是世界上有記錄以來最熱的八年,科學家稱溫室氣體排放導致了變暖趨勢。也許當溫室效應最終摧毀地球的時候,馬斯克的火星移民計劃會成為人類的“諾亞方舟”。

我在自己小小寧園所觀察到的是,今年轉暖比往年早,水仙、玉蘭、鈴蘭等比往年開得早,有的品種早開足足有一個月。春季的氣溫跌宕起伏,猶如過山車,辛村的春日可以是這樣的:

清晨,看到車窗上結了一層厚厚的霜,地裏的花朵耷拉著頭;中午,氣溫直逼30攝氏度,院子裏的花一眨眼全部盛開了,站在太陽底下,一下子就曬出一身汗;晚上,微風吹來花香,總算有點沉醉在春天裏的感覺了。 

早春有幾天極寒的天氣,讓不少花樹的花蕾遭殃,據我觀察,今天的臘梅花、桃花、梨花沒有盛花期,櫻花也開得零零落落,當然了,今年本地的青梅、桃子、李子、櫻桃不會有好的收成。 

Image以前四月底五月初綻放的鈴蘭,今年四月中就開放了。

Image以前四月底五月初綻放的牡丹,今年四月中就開放了。

 

參考資料:

Peter Frankopan:Why America’s Founders Worried About Climate Change

 

尊重原創;轉載請在後台留言。

Image

請掃二維碼關注小張老師

感恩的心  感謝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