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沉重且現實的話題
文章來源: laopika2022-10-18 19:19:29

      前幾天我寫了兩篇關於英語學習的博文,描述了自己參加的會話和閱讀課的情況,今天再聊聊每周六晚上的英語沙龍。

     上星期我們沙龍聊的話題是關於席卷伊朗的抗議活動《Why the hijab is at the center of protests in Iran》,大家從伊朗婦女的權利引伸到各國婦女的權利,聊的十分熱烈。

      而這個周末的沙龍,當值主持人是來自韓國的 sang 女士,她預先提供了兩個 topic供大家選擇。1、關於殯葬改革(If You're Worried About the Environment, Consider Being Composted When You Die);2、馬斯克要停止星鏈免費為烏克蘭服務(Musk’s Spacex says it will stop paying for key technology helping Ukraine fight the Russians)。

     按照我的想法,肯定是願討論第二個話題,可那天晚上一開始,來自委內瑞拉的jesulado 第一個發言說:halloween 即將來臨,我們就聊第一個話題吧!這下可好,其他幾位韓國同學也都點頭附和,那天也是巧了,隻有我一個華人(其他人都出遊了),由於她們的英語都比我好許多,所以除了輪到我主持外,我一般都隨大流的,所以盡管不太喜歡此話題,也隻能被動參與了。

      該文說的是加州州長紐森 (Gavin Newsom)上個月簽署了一項法律,使加州的人類堆肥合法化,繼科羅拉多州、俄勒岡州、佛蒙特州和華盛頓州後,加州成為美國第五個允許這種人類遺體處理方法的州,美其名曰“自然有機還原”。加州此法律將於 2027 年生效,以便讓監管機構有足夠時間去製定相應的實施規則,作者的觀點是:傳統的土葬占用太多土地,火葬又會汙染環境,而此方法將造福於人類後代。

       由於小韓老師缺席,所以沒人為我們就文章裏的疑難單詞做講解,所以在輪流朗讀了那篇文章後,我們的討論就此展開。

      Jesulado 介紹了他們南美的風俗習慣,基本還是土葬為主,但有的窮人連棺材都買不起,隻能草草下葬,他如今來到了美國,將來老了自然就入鄉隨俗,會按照美國的方式去處理,但他說被文章裏描述的傳統葬禮費用高達9400美元嚇到了,看來死亡也並不便宜哦,他還分享了一張印度河葬的照片,表示實在是不可思議。

      Sang 女士說自古以來,韓國人好像都是土葬,但隨著人口的增加,土地不足,人們的看法也發生了改變,越來越多的人選擇火葬,但韓國人非常重視“風水”,墓地都要選好風水,哪怕貴也無所謂。她說據說這是從中國引進的習俗,她用韓語說風水這個詞,問我知道嗎?我一聽就明白了,這不就是中文差不多的發音嗎?說明兩國曆史文化也是源遠流長:)。

      她說美國人好像還是以土葬為主,她公公多年前去世,就葬在馬裏蘭的墓地,前兩年她婆婆在外州去世,同樣也是把遺體運來葬在同樣的墓地,與老公在地下相伴。

      一位來自哥倫比亞的同學也發表了自己的觀點,總之我感覺外國人對於死亡都能侃侃而談。

      我是最後一個發言的:幾十年來,中國除了邊遠山區,基本上都實行的是火葬,公墓裏麵埋的都是骨灰盒而不是棺材。近些年中國還出現了更新穎的模式就是樹葬和海葬,應該也是有益於節約土地和保護環境吧,尤其是上海政府經常組織的海葬,受到許多開明人士的歡迎。

      最後我也實事求是地說了自己的感想,與老外不一樣,按中國習俗,死亡不是一個供討論的好話題,我們通常都忌諱與人談論死亡的話題,我不知道忌諱英語該怎麽說,就用avoid 來取代。記得小時候,每逢佳節(清明節除外),如果小孩子在大人麵前說有關死亡的話會被視為不吉利的,上海話叫做“要吃生活的(挨揍)”,我現炒現賣了上星期剛學會的那個單詞“get ass beat”,又引來了大家的一片笑聲,給那個沉重的話題劃上了輕鬆的句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