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中國經濟增長展望
文章來源: laopika2022-07-17 18:53:19

      今年初,我曾經寫過一篇博文《今年中國GDP增速還能超 5% 嗎?》,探討了中國經濟增長的趨勢,後來兩會政府工作報告通過的指標是 5.5%,我在會後又寫了篇博文《再談今年中國GDP增速》,重申了我的基本觀點:“若疫情得不到控製,要實現這個目標難度還是挺大的”。

      如今,上半年已經過去了,前天國家統計局公布了經濟數據,國內生產總值同比增長2.5%,與全年5.5%的計劃增速仍有很大差距,受疫情影響,二季度經濟增速僅為0.4%,其中上海損失尤其巨大,二季度經濟下降了13.7%。

     7月12日晚上,我應自己公司邀請,又做了個線上技術講座,我講了一個半小時,留一小時回答問題,結果大家最感興趣的已不是專業問題,而集中在美國的疫情現狀和如何看中國全年的經濟走勢。我當時的回答是,上半年能夠達到5.5%的一半就算好的了,結果被我不幸而言中,最後發布的數據連計劃的一半都不到。

     正如一些經濟專家所言,二季度由於疫情肆虐,各地許多工廠停產,商店關門,供應鏈斷裂,房地產低迷,經濟肯定會遠低於一季度4.8%的增長率,但實際公布的數字還是令人大跌眼鏡,因為這個 0.4% 是中國2020年爆發新冠疫情以來最低的增速。

      眼看時間飛逝,要完成今年5.5%的經濟增長目標,意味著下半年必須達到 8%左右的高速度才行,而要達到此目標,國家需通過對基礎設施的大規模投資去刺激經濟,以拉高GDP增速,但在消費不振的背景下,一味靠投資去拉動經濟,難免會陷入穿新鞋走老路的怪圈。

      事實上,要讓國民經濟保持平穩運行,關鍵在於如何保持好防疫和經濟發展的平衡,魚和熊掌想要兼得是很難的。隻有讓人們看到經濟複蘇的前景,恢複對市場經濟環境的信心,才能讓經濟重上正軌。

      今年中國經濟增長存在的另外一個問題是,盡管自5月份開始,城鎮調查失業率連續兩個月下降,6月份已降至5.5%,但16-24歲人口調查失業率卻高達19.3%,創下了新高,眾所周知,今年大學生剛畢業就麵臨失業囧境,求職之路在疫情下也受到阻礙。而要提高就業率最主要還是要靠經濟發展,經濟增長率大幅度下滑,就業形勢就很難改觀。

       在此背景下,2022年中國的經濟前景確實十分嚴峻,疫情仍然還在持續延燒,由俄烏戰爭導致的全球性通脹,使全球經濟都陷入疲軟,中國經濟很難做到一枝獨秀。
      以上海為例,解封後,經濟形勢有所緩解,但許多人依然擔心新一波的疫情還會給經濟帶來進一步問題。

       我妹妹的小區剛接到楊浦區政府通知:本區將於7月18(周一)、7月20日(周三)、7月22日(周五)、7月24日(周日)晚間開展四輪全區全員核酸篩查,采樣時段社區、園區、樓宇、沿街商鋪、賓(旅)館等相對靜止實行封閉管理,采樣結束後即解除封閉,還好是在晚間測,否則烈日炎炎的大伏天白天,對於老人孩子真是苦不堪言,她鄰居們都在問:這漫漫核酸路,何時才是頭呢?
       綜上所述,我的結論是:下半年防疫政策若不做重大調整的話,今年 5.5%增長目標恐怕是難以達成,下半年或許能實現恢複性增長,增長率也會高於上半年2.5%的速度,但全年GDP增長能達到4%左右已經不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