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疫情一瞥(續)
文章來源: laopika2022-03-28 18:51:38

      一星期前,我寫了篇博文《上海疫情一瞥》,原以為疫情會與前幾次一樣很快能得到有效控製,沒曾想到,近幾天形勢急轉直下。每天新增病例都劇增到數以千計,今天更是達到創紀錄的4477例(其中確診96,無症狀4381),人們都在問:魔都到底怎麽了?

      由於此次奧秘克隆病毒傳得快,使上海猝不及防,一開始考慮到上海國際大都市的特點,沒有采取西安、深圳等地的封城模式,說是因為上海在全國經濟社會發展中承載的重要功能,有防疫官員指出:如果上海封城,東海上就會多出很多漂在海上的國際貨輪,必將影響整個國家乃至全球的經濟。因此采取了分批次封閉小區的篩查,以達到最快速度實現城市的動態清零,用最小的成本、最快的速度恢複日常的生活。

      然而一星期下來,疫情非但沒有被控製,反而愈發嚴重,不得已之下,昨天政府宣布,從3月28日起到4月1日,上海浦東全封,4月1號起到4月5日上海浦西全封。

      突如其來的消息一公布,全市百姓被震動了。人們立刻湧向超市和菜場,采購蔬菜水果等食品,電商平台也在前幾天爆滿的情況下更加堵塞。我上海的兄弟姐妹在分別經曆了幾輪封閉後,再次麵臨更嚴峻的考驗。原來隻是封小區,現在改為要求居民足不出戶,其對日常生活的影響是顯而易見的。我妹妹不得不每天淩晨起來刷單,搶購蔬菜,我姐姐昨天趁著幾小時的臨時解封,趕緊去菜場購買囤積了一批蔬菜水果。

       從我在上海的親朋好友微信群裏發的信息看,此輪疫情產生的影響已遠超過了2020年初,主要表現在以下幾點:

  1. 菜價飆漲,低收入階層不堪重負。我姐給我看了張收銀單,其中蔬菜價格令人瞠目結舌,青菜竟然賣到30多元人民幣一斤,但小區被封,再貴也得買啊,還好社區還給每戶居民配送了點黃芽菜、萵筍、蘿卜等。

     

       2. 醫院門急診停診,給病人帶來極大的不便,我姐是糖尿病和高血壓患者,平時離不開常用藥,虧得我早就提醒她備足藥品,她在封小區前去藥房排隊買了一批藥,否則萬一發病,後果不堪設想。

      上海已經發生了東方醫院產科周護士因突發哮喘,自行用藥無解,在打120叫不到救護車的情況下,由家屬駕車送往自家醫院急診,可她不知道急診已停,在被其它數家醫院拒診後,最終來到十多公裏外的仁濟醫院東院,可醫生已回天無力,才49歲的白衣天使就這樣撒手人寰,令人唏噓不已。類似情況網上還有披露,但未經證實也不知真假。上海向來以精準防疫著名,在全國保持了難得一見的寬容,但從目前的防疫策略看,上海防疫政策已悄然邁向了“全國一盤棋”。

      3、由於全麵封控,很多弱勢群體的生活陷入了困境,其中許多是外地來滬打工的人們,他們沒有工作就沒有收入,但房貸或房租卻是必須要繳納的,加上菜價又上漲,甚至漲了還買不到菜,對於這些在疫情中掙紮的草根階層而言,光喊加油是沒用的。他們最需要的是錢和物資,有人在微信上大聲疾呼:染上病毒未必會死人(事實上現在上海公布的病例中90%是無症狀的,且基本上無人死亡),但是不工作沒飯吃,卻是會死人的。

      我家的鍾點工一星期前在微信圈發布信息,說由於她住處沒有封(因為她住的是臨街小屋,沒有小區和弄堂,自然沒有什麽鄰居陽性),可她打工的小區都被封了,所以她願為大家去采購食品送到小區門口,我想這是她在為他人服務的同時,也是在為自己謀求點微薄的收入吧(通常雇主在收到食品後都會給她些辛苦費)。

       我非常讚同一位公眾號作者的觀點:“對救災來說,有一個原則,就是救災造成的損害,不能也不該超過災害本身。”有道是:過猶不及,若不惜一切代價把病毒清零,實在是得不償失。這裏必須有一個平衡,周護士的悲劇,絕對不該再發生了(現在市區幾個大醫院又開始恢複了急診服務,這可是鮮血和生命換來的啊)。

       如今全世界都在陸續取消疫情防控措施,上海卻走向了更嚴格的病毒清零政策,若新冠病毒真像有些科學家說的那樣會長期存在,我們的嚴防死守還要持續多少年呢?

       但願上海此次鴛鴦式封城在清明節後能取得顯著成效,百姓能重回美好的正常生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