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偷有“職業道德”嗎?
文章來源: laopika2021-11-18 20:09:17

      一轉眼我參加的秋季英語會話課就結束了,昨天是本學期最後一課,年輕的Emilie老師要我們各自說一下最近有什麽unexpected的事情,大家展開了熱烈的討論。

      在分享了同學們的體驗後,Emilie開始吐槽了她近幾天遇到的一件有點出乎意料的事。

      星期六上午,當她準備出門時,發現停在小區裏的車門被人打開了,趕緊一檢查,車裏放著的一些物品和現金被偷,她這才想起星期五下午回來停車時,曾發現有兩個人在停車場閑聊,而且不是小區居民,現在回想起來估計就是這兩個家夥橇開車門偷東西的,好在損失不大,她也懶得去報警了。在她仔細檢查後發現,駕駛室工具箱內小偷給她留下了三個quater,她說這是否說明小偷也是講Professional ethics,因為她進城停車時,這些硬幣是必備的,說著她自己也笑了。

      她說的這件事讓我聯想到,類似事情在中國曾經也發生過。記得上世紀八十年代,上海灘上下班時公交車非常擁擠,一些八級鉗工(偷皮夾子的人)經常出沒在高峰時段,許多上班族都深受其害。但那時仿佛有個潛規則,如果被竊的錢包裏有點現金的話,小偷會把錢拿走,然後把工作證、公共汽車月票、銀行卡連同錢包往公共郵箱裏一扔。郵遞員看到後一般都會設法把錢包送往失主的單位,這樣被偷者除了損失點錢外,不至於對工作和生活影響太大。但如果錢包裏除了證件其它一無所有的話,小偷也會惡作劇,幹脆把證件撕碎扔陰溝了,給失竊者帶來較多麻煩。所以我記得當年剛走上工作崗位時,前輩們都會關照我們,皮夾子裏麵多少得放點錢,免得讓小偷撕票(證件),我想這大概也能體現當年上海灘小偷的“職業道德”吧:)。

      話說回來,如今馬裏蘭的治安似乎也是今不如昔了,前幾天,一個住在Baltimore的朋友告訴我,他鄰居最近被第二次打劫了,朋友中還有被搶車的。由於他是做進出口生意的,家裏估計有放貨款現金,所以他非常擔心安全問題,為了防身,他兩個月前申請了持槍證,可馬裏蘭槍支管理非常嚴,據說要一年才能批下來。我勸他趕緊搬離這個以犯罪率高而聞名的城市,可他說由於有倉庫租約,隻能等到期了才能搬走。

      聽了他一番吐槽,我暗自慶幸,自己所住的區域還是非常寧靜和安全,四年多來,好像沒有發生過類似案件,我一次都沒看到過警車和警察,小區裏除了居民和送快遞的,幾乎看不到閑雜人員。但為了自身安全,我們每次出門還是不忘檢查門窗,在外停車時也檢查一番才離開。

      在疫情尚在肆虐的情況下,我們在享受美好生活的同時,還須時刻保持一份警惕,有備方能無患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