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奧運會
文章來源: laopika2021-08-01 19:28:04

    這幾天城裏都在談論奧運會,各路博主各顯神通,精彩的評論和觀感吸引著廣大讀者。今天我也來湊個熱鬧,談談我第一次在美國通過電視觀看奧運會比賽的體驗。

    本屆東京奧運會,是在疫情肆虐的背景下舉辦的,非常不容易,也凸顯珍貴。我在看開幕式直播時就深受感動,各國運動員麵對如此災難,繼續奮勇拚搏,為世界奉獻出無與倫比的賽事,真是值得尊敬。

    這次奧運中國隊的成績不錯,截至到目前,中國隊24塊金牌名列第一,美國以20塊金牌名利第二(若按獎牌總數計,則美國以59塊第一,中國51塊第二)。由於時差關係,我每天早晚必看cctv的奧運新聞,瀏覽每天爭金奪銀的賽況,球賽隻能有選擇地觀看部分中國隊參與的比賽,現記錄下我的部分感受。

     女足:自從賈秀全公布參賽名單後,全國球迷就感到不可思議,放棄了幾名經驗豐富的老隊員,也是出線的功臣,改用幾位毫無國家隊比賽經曆的年輕隊員,還辯稱奧運會隻是練兵,簡直是天大的笑話,結果0比5輸巴西、2比8輸荷蘭,連號稱弱旅的讚比亞也打了個4比4,王霜大四喜(連進四球)都沒有取得勝利,後衛線之不堪一擊可想而知。網上有球迷痛罵賈秀全任人唯親,恐怕也不會空穴來風。

    女排:自裏約奧運和世界杯奪冠以來,女排始終處於一片追捧之中,主力隊員做廣告(世界杯後24家廣告商找到女排)、拍電影(《奪冠》)、上綜藝節目,也是忙的不亦樂乎,或多或少會影響戰鬥力。前三場比賽連續輸球,雖然其中有主攻手朱婷帶傷出戰的因素,但另外一個重要因素就是心裏包袱放不下(昨天郎平說的),女排因身上寄托著全村人的希望而不堪重負。昨天反而在確認被淘汰後,在朱婷不出場的情況下,3比0戰勝前三場全勝已經出線的意大利(對方是主力出場),充分說明心理壓力的作用有多厲害。可歎郎平麵對女排頹勢,也是無力回天,前幾天有記者問她:知道朱婷有傷為什麽不讓她休息呢,她說讓她休息誰上呢?昨天深夜她含淚向全國球迷道歉,並將在奧運後辭去教練工作,也是精力交瘁啊。

    羽毛球:這次羽毛球賽中國包攬了混雙冠亞軍,獲得了女單冠軍,但男雙決賽中,中國隊組合李俊慧/劉雨辰0:2不敵中國台北隊組合李洋/王齊麟,令人感歎台灣選手的飛速進步。最大的新聞出自女雙,我們竟然出了一位奇葩運動員(2017年世錦賽冠軍),竟然在舉世矚目的奧運賽場上,連續不斷大吼國罵,使得看電視轉播的家長隻能讓孩子回避了。雖說第一局是韓國隊員先大喊大叫,可能影響了我們隊員情緒而輸球,但要反製也不能使用如此粗鄙不堪的下流話吧。尤其可笑的是,事後為了自圓其說,她還厚著臉皮解釋說是她發音不準,讓大家誤解了,簡直是丟臉丟到全世界。

    最後說說我的老本行—乒乓球:馬龍與樊振東的金牌“窩裏鬥”我沒看,但我看了劉詩雯和許昕對日本伊藤美誠和水穀隼的那場比賽,其實兩對選手實力也就在伯仲之間,關鍵是在決勝局,開局劉詩雯和許昕也許是走神了,也許是背負著隻能贏不能輸的壓力太大,被打了個8比0,後麵再急起直追也是奇跡難現,最終輸球也屬正常。也許有人會問為什麽伊藤美誠和孫穎莎半決賽裏,第二局7比1領先照樣被小孫翻盤,而劉詩雯和許昕卻翻不了盤呢?因為雙打與單打完全不同,需要兩人配合默契,偶然性更大,而單打完全靠一個人臨場發揮,意誌堅決就有可能翻盤。記得我年輕時有次比賽中,決勝局我14比20落後(那時是21分製),對方手握6個賽點,卻硬生生地被我翻了盤(那時規則發球是連發5個,我扳回一個球後,正好輪到我發球,對方連吃球帶失誤,方寸大亂,最終敗下陣來),看的我們教練連呼奇跡誕生了:)。

    說起本屆奧運會乒乓球賽,不得不提我們一位上海老鄉的奮力拚搏。她就是代表盧森堡出戰的倪夏蓮,她以58歲的高齡來到東京,且不是作為教練或工作人員,而是以運動員身份,站在乒乓球賽場。 

     倪夏蓮1963年在上海出生,父母都是普通工人。和我一樣,小學就加入了學校乒乓球隊,三年級就打遍全校無敵手,後進入江灣少體校,慢慢走上了職業道路。1983年,20歲的倪夏蓮作為國乒主力參加了第37屆世乒賽,與郭躍華合作拿下了混雙冠軍。當時鄧亞萍和劉國梁都還是不到10歲的娃娃。她27歲時,因為何智麗、陳靜等年輕球員的成長,失去了主力位置,從國家隊退役。退役一年後,漢城奧運會將乒乓球列入奧運會,倪夏蓮遺憾地錯過了。同年她選擇出國發展,嫁到了盧森堡。在歐洲的那些年裏,倪夏蓮先後轉戰各國,成績卓著,隻要她參加哪個城市的俱樂部,這個俱樂部就是國家的冠軍。倪夏蓮世界排名最高打到第四名。2019年歐洲運動會,她以56歲的高齡一路過關斬將拿到了女單第三名,以種子選手資格取得了東京奧運門票。

    本屆奧運會上,倪夏蓮在女單首輪就敗給了17歲的韓國新星申裕斌,對陣雙方的年齡差足有41歲,好比是奶奶與孫女比賽,成了乒乓球世界大賽史上奇跡。我雖然沒看到這場比賽的實況,但從相關報道中看到,申裕斌贏得非常艱難。倪夏蓮使用的球拍是怪異的正膠長膠(我是正膠中膠,比她的拍子好對付),在乒壇是有名的怪打法,由於她推擋是下旋、搓球是上旋,再加上其淩厲的快攻,17歲的韓國妹子開局就被打蒙,輸了個2比11. 兩人反複拉鋸,最後苦戰七局,申裕斌慢慢適應了她的打法,依靠年輕人的體力優勢才驚險獲勝,我以幾十年的乒乓球經驗判斷,如果是以前的五局三勝或三局兩勝製,勝利應該會屬於倪夏蓮,畢竟58歲的年齡了,體力和精力不能與17歲小將比。

 

    這是倪夏蓮第五次參加奧運會,58歲的她是所有運動員裏年齡第二大的,僅次於66歲的澳洲馬術選手瑪麗·漢娜,所以她們都獲得了全球觀眾的極大尊重。 

    本屆奧運會另外一位高齡選手是今年已經46歲的奧克薩那,是烏茲別克斯坦八屆奧運會選手和兩屆獎牌獲得者。她這次也是在東京參加她的最後一屆奧運會,以前也曾代表蘇聯和德國參加過1992年巴塞羅那奧運會以來的曆屆奧運會。在巴塞羅那,她與蘇聯隊一起贏得了團體金牌,在北京的2008年奧運會上,她為德國贏得了跳馬比賽的銀牌。此次東京比賽,這位46歲的選手以跳馬結束了她曆史性的奧運生涯,雖然未能獲得決賽資格,但她的離去仍然贏得了許多觀眾的眼淚和歡呼。奧克薩娜說,”我想我是先驅者之一,讓每一位女性知道,你可以成為妻子,可以成為女兒,可以成為母親,也可以成為一名奧林匹克運動員和奧林匹克獎牌獲得者。一切皆有可能,年齡隻是一個數字,“

    什麽才是奧運精神?不僅僅是看金牌的閃亮,還得看重在參與的體育精神,任何比賽,冠軍隻有一個,但比賽過程中的更高、更快、更強,不斷戰勝自我才是最重要的,而倪夏蓮和奧克薩娜這兩位優秀選手就做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