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也要“內卷”了?
文章來源: laopika2021-08-22 18:07:15

      昨天是周末,我上海單位的同事與我微信聊天,說起他女兒在某民辦學校讀書的困惑。

     事情的起由是日前教育部等八部委聯合發文,全麵規範義務教育階段“公參民”辦學,過渡期兩年。全國已有多地全麵喊停名校辦民校,現存的民辦學校也在瘦身,各地紛紛調減民辦中小學的在校生人數。 

      所謂民辦學校,其實就是類似美國的私立學校,自誕生以來,以其昂貴的學費和卓越的教學質量吸引了許多財力較強的家長。據2019年的教育統計公報,民辦普通小學在校生人數占總在校生比例為16.8%,民辦初中在校生人數占總在校生比例為12.2%。 

      民辦學校的特點是機製靈活,聘請的優秀教師多,尤其是在聘請外教方麵更是比公辦學校方便。所以許多學校的外語教學質量明顯比公辦的要高出許多,還有的學校幹脆就直接采用雙語教學,這樣更能得到準備把孩子送出國留學的家長青睞。

      我同事的女兒就是在上海一所有名的民辦學校就讀(屬某著名學校參建的),從小學一直讀到現在的初中。畢竟自己選擇花錢讀私立,所以早就做出退出升學考試大戰的決定,他原本打算利用私校的英語教學優勢,讓孩子將來赴美留學,可最近隨著教育形勢的變化,焦慮的情緒開始在他們學生家長圈裏蔓延。

      家長的擔憂一是上海的小學生率先取消英語考試的去英語化,以後是否會蔓延到中學;二是前階段嚴打課外補習,讓家長也是措手不及,無所適從;現在這個教育部的新通知要求全麵規範名校辦民校,外地已經出現了將民辦學校重新改為公辦。所以他們家長十分擔心民辦學校是否以後會就此消亡?

       盡管我曾經也有過培養女兒成長的經驗,可對於目前國內的教育是一竅不通,所以也無法給出我的合理化建議。我隻能說,估計這些改變也是”內卷“在教育領域的體現吧,孩子以後的成長恐怕得兩條腿走路了,不能在出國留學一棵樹上吊死,要讓孩子提前做好參加中考和高考的準備,這樣未來才可以進退自如。

      突然想起幾個月前追過的電視劇《小舍得》,子悠媽媽念念不忘的私立學校恐怕以後也隻是南柯一夢了。

     PS:三天前,我收到一位朋友的好消息,她兒子終於在星期二從浦東機場飛到華盛頓,轉機去賓州州立大學讀研,去年因為疫情回滬一年,她兒子一直在上海家中通過上網課來維持學業,現在能夠重返美國校園上課真是非常辛運了,我佩服他能不怕疫情,毅然來美繼續完成學業,並衷心祝福他們這些留學生都能心想事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