嚐到了久違的家鄉菜
文章來源: laopika2021-05-06 15:04:40

       昨天上午,太太接到一位兩年前剛認識的朋友電話,說她先生早上挖了很多竹筍,要送點給我們嚐嚐鮮,這真是天上掉餡餅了:)。

      原來她當醫生的女兒有個老外朋友,家裏後院很大,種了一片竹林,每年春天,就會出現雨後春筍瘋長,老外又不會吃,所以都會請她去挖走,在送了人情的同時也省了雇人打理的人工費。去年春天因為我們在奧蘭多,所以沒有送給我們吃,今年她知道我們回到了馬裏蘭,所以就熱心地送貨上門了。

      沒過一會兒,她和先生就開車送來了一大包竹筍,說因為疫情,就不進門了,結果連口茶都沒喝就走了。

      竹筍是上海人春天喜愛的時令菜,可以做成各種美味佳肴。記得我們上次吃竹筍還是在2019年春天,我們結束了邁阿密兩個月的避寒休假,在三月初回到上海,清明節後就開始陸陸續續地買竹筍吃,除了做菜以外,還曬了很多筍幹,夏天帶回馬裏蘭,給女兒也嚐嚐。但去年1月來美被困至今,就再也沒有嚐到過竹筍的味道。

      如今看著如此新鮮的竹筍,真是令人欣喜若狂,太太中午馬上就做了上海人最愛的油悶筍,這個菜做起來非常簡單,就不贅述了。從照片上可以看出非常鮮嫩,因為是早上剛挖出來的,而我們在上海吃的都是菜市場上買的,經過長途運輸,肯定會老很多,所以每次做菜都得切掉許多嚼不動的老頭。

        晚上,太太又給女兒拷貝了一份同樣的,女兒吃的是不要不要的:)。

       今天繼續做了兩個上海菜,一個是竹筍烤黃豆,就是紅燒,然後再烤幹了,可以當零食吃或者當作喝粥的菜;另外一個就是我的拿手菜---醃篤鮮了。將排骨、火腿片、自己醃的鹹肉、竹筍、百葉結熬成一鍋湯(最好是五花肉,因為我們怕油,所以以排骨代替),味道可美了,上海話叫“吃起來,打耳光不肯放的:)”。

       剩餘的竹筍,明天還可以再做個典型的上海菜,竹筍紅燒肉,香噴噴,想想也饞:)。

       原想被困在美,許多家鄉菜都很難吃上,現在嚐到了竹筍,昨天我還買到了剛上市的蠶豆,看來馬裏蘭四季分明還是有優越性的,起碼可以解解我們對家鄉菜的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