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價千萬卻生活在溫飽線上
文章來源: laopika2021-02-24 08:24:05

      自上世紀90年代以來,上海的房價突飛猛進,如今市區最貴公寓黃浦灣1號已經達到38萬/㎡(而且是建築麵積非套內麵積),別懷疑!真的是38萬一平方米!這個價格在三線城市差不多能買一套房了。

       目前在上海市區,地段、品質尚可的房子單價基本都在10萬左右,市中心的非學區老破小房最低也要7萬起步。所以許多房東都已經身價千萬,so what? 這也隻不過是一套還算體麵並不寒酸的普通住房而已。

       客觀而言,上海的生活品質和生活舒適度,確實在國內屬於上乘,明顯高於二三線城市。因為決定生活質量的因素,比如收入、商業繁榮度、交通便利性、環境舒適性,安全性,上海還是有一定的優勢。但上海的房價卻是二三線城市的4、5倍,而收入也僅比二線城市多一半左右。

      我的一位學生春節期間給我微信電話拜年,獲悉我去年在美國買房的經曆,興致勃勃地詳細問起美國的房價及相關稅收和物業費後,有感而發,吐槽起了他自己在上海生活工作10年的體驗。

      他是出生在北方的農家子弟,博士畢業後就進入大型國企當工程師,其間結婚生子,借助雙方父母的傾力相助,在市區按揭買房買車,在家鄉人眼裏也算是事業有成了。如今這套自住的房子市場價格已經過了千萬,如果加上一些微不足道的金融資產,總身價似乎也算千萬“富翁”了,可這又怎樣呢?這些所謂的千萬富翁們,生活不得不精打細算,不敢奢靡浪費。能在家吃,絕不下館子,能自己做,絕不點外賣。任何的開銷,都會在潛意識裏迅速換算成月供的幾分之一。

      平日裏同事朋友間的禮尚往來,能躲則躲。你結婚,我恭喜你,但你最好別來給我發請帖(上海人稱之為吃罰單)。你孩子百日,我祝福你,但你最好事後再來告訴我。別說財務自由,就是菜場自由、水果攤自由都遠未達到。看看一盒一百塊的進口車厘子,想買又舍不得,最後還是會選擇一袋十幾塊的桔子。

      他在國企工作還好,每天上班朝九晚五,按部就班。而那些在民企或外企工作的千萬富翁們,上班兢兢業業,生怕被老板炒魷魚,為了掙錢還貸、或攢錢買房。他們永遠在奔波,永遠在忙碌,過去自嘲為996族(即9點上班9點下班,每周工作6天),如今更誇張地出現了007族(每周7天不休息)。他們之所以能堅持下去的唯一動力就是,盡自己最大的努力讓孩子將來不用再買房。

      所以各位在上海如果碰到一個類似的千萬富翁,請別仰慕他,所謂的千萬富翁,其實都是生活質量毫無提高的“被富翁”,可悲的是,他們住在價值千萬的房子裏,卻依然過著溫飽的生活!在上海,身價千萬其實隻是掙紮在溫飽線上的純剛需、偽富翁。

       對於溫飽線上的上海千萬富翁們,最焦慮的不是事業的升遷,不是身體的透支,而是孩子的教育和父母的養老。因為對於弱不禁風的小家庭來說,看似安穩光鮮的生活,其實根本經不起任何的風吹雨打。孩子上公立的學區房,上私立的學雜費,五花八門的輔導班,父母生病的住院費手術費,任何一項都可以讓小家庭搖搖欲墜,穩定的生活立刻無以為繼。

      為什麽上海的出生率如此低?為什麽上海結婚率全國倒數,離婚率反而名列前茅?因為生孩子的開銷實在太大,所以有些白領結婚幾年為了買房不敢要孩子,因為每月收入的大部分都要去供房。這些千萬富翁身處繁華都市、置身現代社會,卻始終奮鬥在解決原始居住需求的路上。他們畢生的積蓄不是留給自己和孩子,而是留給了銀行和開發商。

      這些已經擁有住房的千萬富翁們,有一點始終感到慶幸,畢竟持有的房產價格年年在上漲,有的都已經翻倍,可是唯一的自住房又不能變現,哪怕漲到兩千萬又如何?因此,目前國內計算所謂高淨值家庭的財產均是指可投資資產,即一套自住房並不能計算在內的。根據《2019年胡潤財富報告》,可投資資產在600萬人民幣的為富裕家庭,可投資資產在1000萬以上的才算高淨值家庭。令人寬慰的是,盡管他們隻能算是自得其樂的千萬富翁,但生活在上海這樣一個海納百川的城市裏,仍然可以贏得人們的尊敬!

      需要特別關注的是,像上海這樣的一線城市,人口還在繼續流入,未來房價上漲的可能性依然存在。即便國家采取更嚴厲的調控政策,但無法控製住流通貨幣量的快速增長和經濟發展帶來的上漲動力,以及土地資源越來越緊帶來的上漲潛力。在此情況下,有條件的年輕人量力而行地購一套自住房還是可以放在首位的,因為這畢竟屬於剛需,至於想靠繼續投資或投機買房發財的,還是洗洗睡吧:)。

PS:關於國內房價的未來走勢,有興趣的讀者可閱我下麵的博文《中美房價比較》

https://blog.wenxuecity.com/myblog/77962/202102/53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