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發展之軟肋
文章來源: laopika2020-12-17 14:30:44

      今年以來,由於全球疫情蔓延,各國經濟均遭受重創,呈現不同程度的下降已成定局,唯獨中國因為控製疫情相對較好,經濟增長出現了一枝獨秀的形勢,全年估計可以達到3%左右的增長,作為GDP排名世界第二的大國實屬不易。

       支撐中國經濟增長的主要因素曆來有三駕馬車之說,即投資、消費和出口。

       從投資看,目前國內投資增長穩定回升,1—11月份,全國固定資產投資50萬億元,同比增長2.6%,國家祭出的“新基建”短期有助於擴大有效需求、穩增長、穩就業,長期有助於增加有效供給,釋放中國經濟增長的潛力。

       說到出口,新一波疫情席卷全球,世界上多個國家進入了第二輪的關閉,而中國生產已經基本恢複,以至於出口數據遠超經濟學家預測,11月份外貿出口2680.7億美元,增長21.1%;貿易順差754.2億美元,大增102.9%,前11個月出口2.31萬億美元,增長2.5%。

      本文重點談談中國消費之不足,盡管11月份全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了5%,但是1—11月份累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5.1萬億元,同比仍然下降了4.8%。數據顯示,2019年中美兩國的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都超過6萬億美元,中國的消費僅比美國低兩千億美元,由於疫情關係,今年預計會超過美國成為世界第一,但是消費不足仍然是中國經濟增長的軟肋。

      11月9日,中國社科院發布的問券調查顯示,過去一年內,中國民眾年均休閑消費5647元人民幣。其中有44.4%的人一年休閑消費開支隻有高收入族群的十分之一,在人民幣1000元以下。

      我以自己家鄉中國最大最發達的上海為例,2019年上海GDP仍為全國第一,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為1.35萬億元,僅增長 6.5%,遠低於全國平均的8%;而消費品零售總額與GDP的比值,更是僅為35.4%,低於全國41.5%的平均水平,與十大城市中的消費重鎮武漢、成都比更是差距甚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並不是全口徑的消費,但可衡量一個城市對於實物消費和實體經濟的拉動能力。以此衡量,上海的實物消費嚴重不足,商品零售能力非常差。值得強調的是,上海的錢非常多,金融機構僅次於北京,外企眾多,本外幣存款餘額,達到13.28萬億,是中國存款超過10萬億的兩大城市之一,似乎全國各地有錢人都把錢存上海來了。在此背景下,上海的實體消費還如此萎靡,背後原因值得深思。

      產生消費不足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幾方麵:

     1、收入的不平衡造成消費的不平衡

      若幹年前,一個中國遊客在巴黎機場買了4萬多歐元的酒,成了法國報紙的頭版頭條,可以想見對法國人的衝擊,以為中國人現在個個都是大富豪,其實不然。從表麵上看,中國的奢侈品市場已經成為世界第一,但這隻是一小部分先富起來的土豪最愛。

      李克強今年在記者會上說:全國有六億人月收入才兩千;上個月國家才宣布七億多人剛徹底擺脫貧困;北京宣布最低工資2200/月,都說明大部分普通百姓遠沒到富裕的水平,中西部廣大農村人口都屬於此類情況,如此低的收入除了維持最低的生活水平外,很難想象他們還能去擴大消費。最近熱播的電視劇《裝台》就是反映了西北重鎮西安城中村裏草根階層的日常生活,打工仔為了謀生而整日裏辛勤工作的艱辛。

     2、儲蓄下降、負債上升也製約了消費的增長

       人均儲蓄率與負債率,是衡量國家經濟生活水準的重要指標之一。中國目前的儲蓄率降至曆史最低水準,由過去的50%,跌至現在的45%,據報載,甚至有5.6億人在銀行沒有存款;此外,中國居民的負債率從過去幾乎為0,到近十多年來快速上升,人均負債近人民幣13萬元,已經從儲蓄大國變成了”負債大國“。

       負債上升的主要原因:一是工資上漲速度趕不上物價上漲,民眾不僅存錢能力降低了,而且還背了很多債務。在物價上漲的情況下,很多家庭收入開支正好相抵,沒有多餘的錢存銀行,有的購買商品還分期付款消費,負債率上升也不奇怪。第二個原因,自從中國房地產市場化之後,房價猶如脫疆野馬,20年間上漲十幾倍甚至幾十倍。百姓為了購買房子,不得不傾其所有。而由於房價過高,絕大部分人隻能向銀行貸款20至30年買房,導致儲蓄率降低、負債率急劇上升。最近“蛋殼”長租公寓炸雷就是當前年輕人缺錢買房的真實寫照。第三,很多百姓除了買房之外,還要買車。盡管買1輛車僅需花幾十萬元,與房價相比價格並不算太高,但是1輛十幾萬的轎車同樣要在2年內分24個月還債,這對於普通家庭來說,壓力也是有的。事實上,除了分期貸款買車之外,車輛每年保養、維護等各種費用,也都是一大筆開支。對工薪階層來說,一旦既買房又買車,自然很難存錢(官二代富二代除外)。第四,負債率攀升還與年輕人的消費觀提升有關。資料顯示,(90後)群體,人均負債12.7萬元,要用18個月的工資收入還清。同時,這群負債的90後,每4個人就有1個人使用螞蟻集團的小額信貸機製花唄,每3個買手機的就有2個人喜歡使用分期付款,顯示90後年輕人群體消費觀念更趨向於歐美國家,更喜歡享受人生,追求生活品質。眾所周知:負債率過高孕育著金融風險,同樣也會影響社會的穩定。螞蟻股票被廢ipo其中就有此因素。

3、老年人有錢不敢花也是製約消費的原因之一:

      11/20中國銀保監會主席郭樹清指出,“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加速到來,未來5-10年時間,中國預計會有8-10萬億的養老金缺口,而且這個缺口會隨著時間的推移進一步擴大”。養老金出現缺口的原因是經濟增長率的下降及勞動力人口的急劇減少。中國的老年人為了將來應對可能發生的醫療和看護費用,即使手頭有點餘錢也不敢敞開消費,這也是眾所周知的。

      綜上所述,未來中國若要使三駕馬車齊頭並進地推動經濟發展,必須大力促進消費,讓更加多的低收入群體能夠去增加消費。否則即使在不遠的將來GDP趕上並超過了美國,也仍然不是完美的結局。

       好在中國財政部長最近發表文章:“十四五”目標是調節收入分配,改革消費稅,增加富人的所得稅、財產稅,即從鄧小平讓部分人先富起來轉變到走共同富裕的道路。

       後續效果如何,讓我們拭目以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