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念閻先生:二七家人寄語
文章來源: 黑堡閻粉2020-12-05 22:00:09

首發於runtaoyan.org
 

11月18日,當閻先生向博友們意味深長地說了那句“活著真好“時,想必是因為兩個女兒即將回家過感恩節,他無疑沉浸在期待已久的喜悅中。隨著體力的慢慢恢複,他已開始忙碌起來。接下來的幾天,他繼續清理院子,打掃房間,迎接女兒回家。11月22日,星期天的早上,在準備做女兒最喜歡吃的餃子和韭菜盒子時,他突然倒下了,對家人來說,時間就此凝固,世界從此再不一樣。

網上的哀思和追悼讓家人知道了閻先生的盛譽和影響,然而對家人來說,他首先是一個慈愛盡職的父親和一個體貼入微的丈夫,而對朋友來說,他是那麽值得信賴,始終如一。

他是一個受過苦難,但心中仍然充滿著愛的人。

他是一個聰慧過人,卻又極其謙卑的人。

疫情期間,他懂得新冠的嚴重性,不斷提醒親友和讀者要格外小心,珍惜身邊的人。可以欣慰的是夫人和女兒這星期的核酸檢測都是陰性。

雖然他走的這麽急促,卻留給我們大批精神財富。讀者們的心靈就是先生永存的精神家園,他的靈魂一定也會在這裏繼續以文會友,將他開拓的智慧、真誠、善良的篇章繼續書寫下去。


閻先生的書房照,在這裏他寫下了近千篇高質量的博文。

附:閻潤濤先生生平 (經家人驗證)

1956年:出生於河北省廊坊一個普通農民家庭。

1976-1979年:經推薦入北京農業大學(現名中國農業大學)學習。

1979年:以全校第一的優異成績,考取中國農業科學院首屆碩士研究生。

1982-1985年:碩士畢業後,入中國農科院從事小麥研究工作,在此期間榮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

1985-1990年:赴美國弗吉尼亞理工大學攻讀博士,並於1985在美國與未婚妻結婚。

1991-1994年:赴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做博士後研究工作(導師Peter C. Maloney)。 期間先後在世界頂尖科研雜誌《細胞》(Cell) 和《美國科學院院報》(PNAS USA) 發表學術論文, 首次闡述了葡萄糖轉運蛋白結構及功能機製。

1995-2016年:1995年一月舉家遷至阿拉巴馬州的伯明翰市,夫妻雙雙就職於阿拉巴馬大學伯明翰分校醫學院 (School of Medicine, University of Alabama at Birmingham,縮寫UAB), 從事視覺神經與感光細胞再生的尖端研究,二十多年來,兢兢業業, 成績卓然。

2016年:正式退休,傾心投入寫作生涯,直至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