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忘的畢業禮物
文章來源: 海風隨意吹2024-02-23 00:23:41

此生雖錯過了幾年好好讀書的機會,但也經曆過幾次“畢業”。第一次是從幼兒園畢業,得到的禮物是媽媽送我的《三毛流浪記》,那本書伴隨了我的童年,翻看了太多次,頁邊磨損了,後來書頁散了,一頁一頁少了,破舊的封麵也掉了。最後那本書不知去向,可能是文革中當毒草丟棄了吧。那會兒三毛也挨批,說是醜化了勞動人民的形象。不知一個饑寒交迫的孤兒應該具備什麽樣的高大上形象。濃眉大眼,紅光滿麵? 

小學畢業正逢文革開始,雖然發了一張畢業證書,但周圍的人都被突如其來的革命攪得暈頭轉向,馬路有人剪尖頭皮鞋小褲腿,有人砸商店招牌、有人大唱語錄歌什麽的。我們忙著看熱鬧,早把畢業忘在了腦後,更別提畢業禮物了。 

中學才念了兩年,全校學生被分配去黑龍江“集體插隊”,即整所學校的畢業生一鍋端,統統去黑龍江當農民,誰也逃不了。這次沒收到畢業證書,而得到一張上山下鄉通知書”。接到通知書後,大家惶惶然不可終日,哪有心思互送禮物?再說,禮物確實沒必要,畢業後同學不是各奔前程,而是從同學變成了同村的村民。 

大學畢業應該好一些吧?可那時經過了十年你死我活的鬥爭,周圍隱藏著許多口蜜腹劍,兩麵三刀的家夥,不知什麽時候會從後邊捅你一刀。今天批判他白專,明天批評我搞資產階級特權。我還真被班上一個極左分子盯上了,說我愛吃零食,典型的搞資產階級特權。這哪跟哪啊?畢業散夥,是多數同學夢寐以求的。我們的分配在大禮堂舉行,黨支書在台上念:張某某,XX中學;李某某,XX工廠;王某某,XX縣革命委員會......,一語定終身。那時候,調換工作談何容易?黨支書宣讀完,大家一言不發,直奔宿舍收拾行裝,甚至連一聲再見都懶得說,就迫不及待逃出了校園。 

因此,自《三毛流浪記》後,我沒收到過畢業禮物,直到在美國碩士畢業,才收到了畢業禮物,各種各樣的,有玫瑰花、筆記本、茶杯、衣服等,今天要說一件特別難忘的禮物,那是格羅特教授給我的畢業禮物。 

 

格羅特教授的禮物  

海濤 2024-02-21 01:01 ET  

四十多年前,我來美國讀碩士。鑒於留學機會來之不易,又有幸享受全額獎學金,便竭盡全力,每學期多修兩門課,馬不停蹄上暑期班,成了就讀大學罕見的兩年獲得兩個碩士學位的畢業生。在畢業典禮招待會上,教授同窗紛紛前來祝賀,政治學係的格羅特教授也笑盈盈走到我身邊,請我在招待會後,去他辦公室一趟。  

我在碩士班的第一學期曾修過格羅特教授的課。他的課排在下午四點至六點,因我住得離學校較遠,而回家的末班公車是五點三刻,不得已請教授恩準我提早幾分鐘離校去趕公車。格羅特教授聽罷,主動提議開車送我回家,他住得離我住處不遠。於是,搭了一學期便車,我跟格羅特教授熟了起來。1960 年代初,他從史丹福大學獲得政治學博士後,曾去華府參與和平隊(Peace Corps)的籌建管理工作。自那以後,世界和平和援助貧困國家發展成了格羅特教授的人生使命,他多次趁寒暑假去各國遊學或做誌願者 

在辦公室,格羅特教授開門見山:「聽說你秋季要去南加州念博士了,沒有得到全額獎學金。假如財務上有困難,我可以資助你,我不希望看到好學生因財務困難而放棄讀博士。」  

他的熱心慷慨令我感動。但我感謝了他的好意,謝絕了他的資助。雖然第一年的獎學金不足支付全部學費,但那所大學有不少校內工作機會萬事開頭難,隻要第一年能撐下來,之後的路會越走越寬,因此我有信心能靠自己完成學業 

格羅特教授欣賞我的樂觀和獨立精神,一邊笑著把寫有電話號碼的黃色小貼紙遞給我:「這是送你的畢業禮物。一旦遇到特殊情況需要錢,馬上打電話給我。」  

捧著小貼紙,感受到的是厚重的關愛和期待。我把貼紙夾在日記本裡每天打開日記本,暖心的小貼紙激勵我勇敢向前。有如此關心我的老師做後盾,我還怕什麼呢 

三年後,念完博士,我回北加州母校任教,跟格羅特教授成了同事。那時候,校內的國際學生越來越多,格羅特教授在教學之餘成了「文化大使」,想方設法幫助國際學生瞭解美國文化。他不說空話,而是從細微處入手,請從未嘗過漢堡的學生吃漢堡;帶不瞭解美國非裔文化的學生去非裔教堂做禮拜;感恩節安排外國學生去美國家庭吃飯;定期舉辦國際學生午餐碰頭會,分享各國情況。這些聽似微不足道的活動,卻需要大量時間落實細節,如每年感恩節聚會,格羅特教授需要聯繫幾十個美國家庭 

一日在校園遇到格羅特教授,得知他繼承了一筆遺產,並決定用這筆錢來資助財務窘迫、來自發展中國家的女生。之所以資助女生,是因為不少國家依舊信奉男尊女卑,格羅特教授要以一己之力幫助婦女受到更好的教育。他先後資助了二十多名女學生,其中好幾名來自中國。我稱讚他慷慨助人,他笑答:「這比開勞斯萊斯有意義,也有意思多了。」  

格羅特教授已離世數年,我卻依然保存著小貼紙,它是仁慈、愛心和慷慨的象徵,充滿了最美的人間真情。(寄自加州

 

原載2024年2月21日《世界日報》

網頁銜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