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花似錦,繁花落盡
文章來源: 海風隨意吹2024-01-10 18:49:24

 

前幾天《繁花》似錦,朋友圈裏都在論王家衛拍的電視劇《繁花》,偶爾也有人提起金澄宇的原作。30集的劇追完了,塵埃落定,重歸平靜,頗有繁花落盡之感。 

我還是蠻喜歡這部劇的。首先是視覺上的享受,王家衛一絲不苟,道具、背景、燈光、人物的拍攝角度,講究完美,呈現給觀眾的是美的享受。王導善用光影營造朦朧。

朦朧,因其不清不楚,時隱時現,增添了無窮的想象空間和層次感。因而從美學來說,我讚同博友Tina-芬蘭的讚譽,《繁花》是國內電視劇的天花板

朦朧代表的不明朗不確定也貫穿在人生之中。年輕人會因此煩惱焦慮,老年人因為經曆多了,學會了忍受朦朧,甚至愛上朦朧,一覽無遺對人,對事來說,不見得是最佳狀態。說來道去,還是得重提杜月笙說的,為人處世要吃好三碗麵,人麵、情麵、場麵。因此,能看懂《繁花》瑣瑣碎碎之後寓意的,一定是有點生活經曆的人。

能把金澄宇的白描拍得如此五彩繽紛,充滿愛恨情仇,應該說是王導的重新創作,更迎合了當下觀眾的口味。有評論說,老金的原著是在白描上海小市民的人生,輕輕落筆,沒有作者的價值觀,沒有主張,沒有心理描寫,不美化,不補救,一切盡在“不響”(不言)之中。 

老金談及自己創造的原意,是發現不少人對上海人有誤解,由於上海非常強大有特色的小市民文化,一些“知識分子”以為上海人都是這樣,或都是那樣,比如說,精明,小氣,女人愛作,男人娘娘腔...... 而實際上,每個城市都有階層,有小市民,也有大佬、精英、中產、赤貧等,不能一概而論。

上海小市民,說到底,跟全國各地,甚至世界各地的小市民沒什麽兩樣。他們明白生活是怎麽回事,有快樂有悲傷有不公有難處,但是他們人微言輕,懶得多說,也懶得去追根究底,因為說也是白說,還是努力經營自己的生活,過好當下吧。 

這樣的白描非常貼近人生。發生過的,隻能接受,無論痛苦悲傷,一概忍受,人生沒有回頭路,不可能重來一次,隻能是跌跌撞撞繼續過下去。從這點看,王導改編的《繁花》是忠實原著的。 

《繁花》展示的上海,是九十年代初的上海,那時候生活似乎充滿了希望,人人都在尋找商機發財,於是阿寶、玲子、陶陶、汪小姐、以及黃河路上一群飯店老板娘,眾多普通人跟隨著時代潮流,朝發財夢狂奔。生意場上風雲變幻,起伏跌宕,爾虞我詐,你死我活,過了幾天,幾個月,幾年,有的站住了腳,有的被踢出了局,有的甚至丟了性命,七零八落,各自一方。而這些站住腳的,也活得戰戰兢兢,擔心自己隨時出局。人生何嚐不是如此?時而繁花似錦,時而繁花落盡。

《繁花》把來無影去無蹤的人生變化演繹得淋漓盡致。寶總跟玲子、汪小姐的情緣,朋友之間的友情,生意夥伴之間的交情,時刻在變化,甚至變質。這令我聯想到“一期一會”這個源於日本茶道的成語。意思是,每次茶會,哪怕是同一個地方,跟相同的人相會,其實每次都是唯一的,過去了就無法重來。因此,每次相會都是一輩子隻有一次的相會,應該珍惜,各盡誠意。 

在茶道以外,這個意義可推而廣之,我們正在做的,是一生一次的經曆。這一分鍾過去了,便永遠消失了,時光不會倒流。就像我早上去散步,隨拍了海邊一景。大自然變幻萬千,一時一景,過了一分鍾,天空的雲彩也許有了微妙的變化,相同的景色永不再現。人心也同樣,一刻一念,分分秒秒在發生變化。既然所接觸的人、事、物轉瞬即逝,還是珍重當下吧。倘若當下遇到了令人生氣、憂鬱、惱怒、悲傷的事和人,這些也已過去,還是別回頭,往前走吧。

《繁花》讓我更體會到人生的無奈。天時地利人和,僅僅因為差了一絲一毫,兩個人的緣分盡了,一個人的命運改變了,一個人的生命結束了。“無可奈何花落去”可以說是貫穿了整部電視劇。全劇的最後一句,“人不響,天曉得。”道出了這部劇的精髓 

得到的,失去的,均為人生。知足常樂,隨遇而安是人生的大智慧。還是套用杭州林隱寺裏的一幅對聯吧:人生哪能多如意,萬事隻求半稱心 

 

繁花》裏幾次用《再回首》做插曲。喜歡這首歌的歌詞,抄錄於下 

再回首,雲遮斷歸途,再回首,荊棘密布 

今夜不會再有難舍的舊夢 

曾經與你共有的夢,今後要向誰訴說 

再回首,背影已遠走,再回首,淚眼朦朧 

留下你的祝福,寒夜溫暖我 

不管明天我要麵對多少傷痛和迷惑 

曾經在幽幽暗暗反反複複中追問 

才知道平平淡淡從從容容是最真 

再回首,恍然如夢,再回首,我心依舊 

隻有那無盡的長路伴著我,伴著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