徘徊在加拿大落基山脈(一)
文章來源: 海風隨意吹2023-09-09 15:13:35

 

加拿大落基山脈的班夫(Banff)國家公園聞名世界。公園官方網站是這樣介紹的

 

夫國家公園把落基山脈的山峰、碧綠的冰川湖和冒險活動融為一體,這裏是加拿大第一個國家公園,也是國家公園係統的旗艦

 

以前去班夫,順便把賈斯珀 (Jasper) 國家公園一起玩了,畢竟兩個公園之間隻有三個多小時的車程。這兩個公園雄偉的高山、廣袤的森林、碧綠的湖泊和河流、涓涓細流的瀑布交融在一起,美不勝收。加拿大落基山的國家公園百看不厭,成了常去的度假地,每次都住上幾天,享受美景。 

 

這次同樣,可也有不同。前幾次去,仍在工作,因年假有限,總是趕著在幾天內去最多的地方,旅遊日程排得滿滿的,有時精確到在每個景點可以逗留的時間。休假歸來,不是休憩後的精神煥發,而是東跑西顛後的疲憊,往往是坐在辦公桌後,竟有“終於可以鬆一口氣了”的感覺

 

這次來落基山脈不同了,因為退休了呀,可以篤悠悠慢吞吞的了,沒有任何旅遊計劃,隻帶著換換風景的心情。某人來此地隻有一個目的,就是看山。這裏確實是觀山佳地,山景隨著天氣的變化和太陽的移動,光色變幻萬千,每次抬頭看山,帶來的是不同的視覺和感受

 

我說,既然來了,也看看水吧,雪山冰湖的水特別清澈,能一眼望到湖底,湖水常帶著綠色,像透明的玻璃。與海水相比,更為平靜,更為溫柔,更容易讓人的內心寧靜恬蕩。

 

坎莫爾的三姐妹山,攝於同一天。每次看,光色都不同

 

從舊金山過來很方便,不足三小時就飛到了卡爾加裏,租輛車,上高速,一個多小時便可抵達班夫。可是我們這次租車非常不便,機場租車處擁擠不堪,每個租車公司的櫃台前都排著長龍。排了整整兩小時的隊,才拿到車。這是因為“報複性旅遊”嗎?以為過了勞動節,大家都回去上班上學了,卻單單忘了還有人數眾多的退休銀發族,這會兒開始外出了。 

 

班夫是許多人所愛,我們卻更喜歡離班夫15英裏遠的小鎮坎莫爾 (Canmore),一是因為該鎮相對大一些,生活更為便利;二是該鎮風景不遜班夫;三是班夫遊客太多,商業氣氛過濃,而坎莫爾當地居民多,更貼近真實生活”。

 

由於疫情,五年沒來了,第一感覺是,坎莫爾怎麽也變得擁擠了?上次來的時候,路上車輛不多,小鎮節奏很慢。而這次來,幾乎每家旅店都掛著“客滿”的牌子,主要交通幹道上,人來車往,不少地方成了建築工地,正在蓋新房,都是四五層樓高的公寓房。

 

坎莫爾的房價一直昂貴,看了新聞,說是跟美國不少地區一樣,也鬧“房荒”,人們能買得起的房太少了,該鎮小 condo 也差不多百萬加幣了 

 

不少condo 房主並不住在鎮上,而是做短租生意,所以訂房不是太困難,但畢竟坎莫爾離班夫開車才15英裏,附近有不少滑雪勝地,春夏秋冬都有許多度假者,因此最好提前兩三個月訂房,挑選餘地大,可以訂到自己喜歡的。

 

我們曾幾次住在某度假村小區,感覺不錯,去鎮中心可以步行,有些單元有山景,看到坎莫爾最著名的“三姐妹山”。這次又定了這個小區的condo,畢竟中間隔了五年,一進門就感覺到設施和家具有點陳舊了,而價格卻比五年前貴了60%。沒辦法,通脹嘛,什麽都漲。好在本來就對生活不那麽講究,住著方便就行了

 

 

 

 

由於沒有旅行計劃,第一天起床後打開手機隨便查找一下,附近有什麽好玩的,結果發現坎莫爾有個熱門步道,是去看格拉西湖(Grassi Lakes)。與班夫國家公園最著名的路易斯湖和夢蓮湖相比,格拉西湖不值一提,非常小,而且去起來不方便,先要爬山,坡度不陡,但一路上山,爬得較快的也要30分鍾才能到山頂。

 

八點多出門,到了步道口的停車場,車不多。某人爬不動山了,就把他扔在山下的湖邊,我一人上山。剛上步道,見到個警告牌,“附近有熊出沒”。嚇了一跳,心想,走路時多注意注意前後左右吧,然後努力回憶,見了熊該幹什麽,躺下裝死還是站立不動裝木頭人,回憶了半天也沒回憶出來,老朽如我,估計熊也不愛吃,吃也要找個鮮嫩的吧?

 

 

 

在樹林中獨自行走的感覺真好,很單純,就是無邊無際的鬆樹和自己,一步一步往上走,不覺到了山頂。

 

啊,山頂原來是這樣的,可以看到采石場湖的全貌,還有像一條飄帶似的,橫跨小鎮的弓河。格拉西湖非常小,但是景色迷人,湖水清澈,格外寧靜。沿著湖邊小道走到小湖的另一端,上幾級木梯,居然發現還有另一個小湖躲在山林之中,那裏杳無人煙,靜謐安寧擁抱了我,獨自享受仙境。

 

 

考慮到某人來是為了看山,仰望山峰固然樂趣無窮,但是不是也該去山頂往下看看呢?爬山是爬不動了,但是有纜車啊。上網找到一個最適合老人的纜車,班夫硫山 (Sulphur Mountain) 纜車 

 

這是班夫國家公園最熱的娛樂項目之一,一年四季相當擁擠。如打算去的話,最好避開中午12點到下午5點的時段。

 

我前一天晚上在網上買了纜車票,車票的價格是浮動的,在65-85加幣之間,周末較貴,能見度不太好的時候會比較便宜。提前買票的好處是,省去了排隊買票的時間,而且如果停車場非常擠,事先買好票的乘客停車優先。我買到的票是73加幣,加了稅和1加幣的環保費,78加幣一張。

 

 

定了上午9點以前的纜車,停車場很空。每輛纜車可坐4人,由於那個時段遊客不多,盡量讓每個旅行團夥獨立乘坐一輛纜車,上下山,纜車都隻有我們兩人。上山很快,8分鍾就到了海拔2200多米高的山頂,山頂上有一幢四層樓的建築,內有纜車站、觀景台、小博物館、展廳、放映室和兩家飯店。建築內有電梯,坐輪椅的老人也能享受到山頂美景。

 

山頂的風景氣勢磅礴,360度的觀景台,舉目望去,是連綿的山峰。一覽眾山小,天氣晴朗的時候,可以看到附近大大小小幾十個山峰。

 

 

 

硫山的北峰是桑森峰(Sanson’s Peak),山頂曾有個小氣象站。之所以把北峰命名為桑森峰,是因為曾有一位叫桑森的氣象觀察員,三十年如一日,上山頂觀察氣象。他徒步上山1000多次,最後一次上山已經84歲。傳說這位住在班夫的老先生,熱衷於探索自然,喜歡大山荒野無限的可能性,對於收集礦物、植物和動物富有熱情和天賦,並參與策劃了班夫博物館的展品。

 

桑森峰,能看到山頂的小建築嗎?

 

 

從桑森峰俯瞰班夫小鎮

 

桑森峰是俯瞰班夫的最好地點。從山頂纜車站,有一條600米的木板路直達位於桑森峰的小氣象站。該氣象站早已停止使用,但山頂這座小小的石頭建築,激發了人們的好奇心和對曆史的興趣。 

 

等我們十點半從山頂下來,停車場滿滿登登,等待上纜車的隊伍如一條細蛇,曲裏拐彎,有近百人,不由感歎我們早早到來的好運 

 

下山後去班夫鎮逛了一圈。以前會去逛逛禮品店現在對禮品店全然失去了興趣。想找家飯店吃午飯,可多數飯店尚未開門,隻得將就一下,去了仍在賣早餐的飯館 

 

 

 

之所以不願意在班夫鎮中心多逛,除了嫌人多,主要是因為迫不及待想去弓河(Bow River)邊散步。弓河橫穿班夫,給班夫帶來生命、美麗和靈魂。每次去,都被藍綠色的河水征服,情不自禁在弓河邊徘徊。分別五年後,能重新走近弓河,心裏滿是喜悅和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