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新模式:經常搬家
文章來源: 海風隨意吹2023-02-25 00:10:22

 

 

不少人退休後會搬家,如搬到便於居住的老人社區,搬到離兒女較近的地方,搬到生活費用和稅收較低的地區。一般來說,老人希望這是最後一次搬家。

 

可是,也有人不是這麽玩的。前幾年認識了一位退休經濟學教授馬克,退休前住在芝加哥地區。因曾幾次來加州灣區旅遊,愛上了這裏的自然風景和氣候,計劃退休後遷居灣區。

 

馬克離婚多年,無子女,無牽掛,經濟壓力不大,早早存足了養老金,一到62歲便退休了。剛退休就賣掉了芝加哥的住房,用這筆錢在靠海的加州小鎮買了個隻有800多英尺的小康鬥,四十多萬,地段不錯,離海邊不遠。

 

馬克一邊在周邊地區遊玩,一邊對小康鬥做了些裝飾性的整修,如刷牆換燈具之類的,小康鬥顯得更時尚了。馬克注意到這個地區房屋供不應求,房價一直在上漲,他在康鬥剛住滿兩年,就轉手賣了,賺了十多萬。 

 

馬上追加投資十多萬,七十多萬買了個獨立屋,在同樣地區,去景區也很方便。馬克的聰明在於隻買需要小修小補的房子。與上次一樣,在享受生活之餘,修補房子成了消遣。花兩三萬請人刷了外牆,把院子美化了一下,房子外觀頓時亮麗起來。住滿兩年又賣了,九十萬出手,又淨賺了十多萬。

 

這會兒,馬克熟悉了灣區,對舊金山情有獨鍾,不過那裏房價略嫌過高,因此決定繼續留住小鎮 

 

下一棟買的是一百多萬的小房子,四五年前買的,三層樓,有海景,已裝修一新,兩臥兩衛,底樓是車庫,還有個小工作間。馬克請人把底樓的小工作間改成了臥室,加蓋了半衛,家裏多出了一臥半衛。樓上除了把廚房的黑色大理石台麵換成了白色的,其他什麽都無需改裝。原打算住兩年就轉賣,可是疫情來了,不得已多住了兩年。

 

人算不如天算,這兩年正好房價瘋漲。去年夏天,馬克的房子上市了,一百五十多萬脫手。在沿海小鎮生活了八九年後,他決定搬去舊金山市區體驗生活,賣房的錢在那裏買個舒適的康鬥不成問題了。馬克打算要好好品嚐舊金山生活,如果不喜歡,可以再搬家。

 

為了搬家方便,馬克不添置過多的家具和私人用品,家裏總是幹淨整潔,“極簡”風裝飾,歪打正著,這幾年時興的就是“極簡就是極奢” (less is more)。

 

十分欣賞馬克的生活方式,多瀟灑啊!世界那麽大,沒必要困在一處。經常搬家的好處是可以不慌不忙體驗各地風土人情。美中不足是到了人地生疏的地方,要重新開始建立社交圈

 

這對馬克來說無關緊要,因為他本來就不喜交際,習慣並享受孤獨,獨來獨往的生活自由自在,鄰居熟人隻保持點頭之交,離開了也沒什麽可牽掛留戀的。到了新地方,再要建立點頭之交,也不那麽困難。 

 

有朋友對我說,她從來不打算廣交朋友,交朋友應該挑剔一點,所以她挑選朋友標準很高,有三五個好友足夠了,這樣不必為點頭之交浪費寶貴時間。如此說來,馬克沒什麽朋友也是幸運,可以全副精力自得其樂。正如木心所說:生活的最佳狀態是冷冷清清的風風火火。